导言
办一所人类学野校的念头也就诞生于近2周之内,但实际上,自打我于今年3月开始做“卡皮拉工作室”这个以人类学为锚点的知识迁移与应用品牌以来,所做的事都围绕着公共教育展开:书目推介、课程、研究、学术辅导、工作坊、田野营、游戏卡牌、人文社科就业信息交流等。
截止8月,创业的4个月内累计撰写人类学科普贴(书目推介&案例分析)约30篇,人类学工作坊6场,人类学田野体验共创活动2个;作为导师,教授人类学线上课程2门,线下田野营地2个,1v1辅导学术辅导4名,其中2名国际高中生,2名海外TOP30学校硕士研究生;研究层面,发起1个以独立杂志为输出物的田野研究项目,参与1个洞察报告的研究与写作;展览方面,参与了1个艺术科普展。此外,还发布了3期播客,举办了1场线上社群沙龙。
有了前期这些积累,于是一所面向人文社科爱好者的野校自然而然地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因为命名为摩登野人院,姑且先自封一个院长吧。
——卡拉
初心:在野的人类学+
在介绍野人院的内容和特色之前,先按照时间线索梳理下野人院诞生的前因后果:
如果是从开始就关注卡皮拉工作室的盆友可能会知道,最早期的栏目是“在野的人类学+”:旨在走出书斋,打破学术系统内的知识生产与传播,立足人类学与当代生活的结合点,结合相关理论与学院外的实践,进行系统化又兼具应用价值的公共教育。“在野”,即一种非学院派的立场,但是策划人和每一期栏目的主持人都经过系统化的人类学或相关人文社科训练,以确保知识的学术严谨性;“+”则表达了人类学的无限延展性和跨学科性,即人类学研究在公共领域内的实践与合作。“+”可以是我们曾经完成的、进行中的以及未来规划的实践,也可以是大家被栏目启发后的尝试。
第一阶段围绕以下五门分支学科展开:
艺术人类学:艺术、物质文化、博物馆、遗产、手工艺等
饮食人类学:饮食文化、食品消费、产业、品牌等
设计人类学:用户体验、产品设计、服务设计、社会设计等
环境人类学: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多物种民族志、可持续等
技术人类学:数字化、科学技术哲学、技术批判、AIGC等
书目推介、案例分析、在线课程、工作坊、分享会等内容都在策划和逐步落地中,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卡皮拉Capyra”及小红书“卡皮拉工作室”,或点击以下图片。
社群:摩登野人+
我自己在辗转学术圈、互联网科技和艺术文化行业的折腾之旅中,积攒了不少血泪经验,过程中也离不开同温层的支持和启发。因此我意识到信息对路径选择和人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候人和人的差距只是始于信息差。同时我也相信人文社科在当下社会的价值,“转码”不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归宿,坚信我们可以走出属于自己的多样化的路。因此我又创建了“摩登野人+”社群,搭建人文社科学生在面对“文科无用论”的社会舆论下,一个抱团取暖、互通信息的交流平台。重点分享学术圈以外工作的经验,并举办了一期社群线上沙龙“人文社科博士退学家的旷野生活——给文科朋友们一点点职场自信”。
这次线上沙龙邀请到四位人文社科博士肄业的嘉宾(分别是地理学、政治学、人类学、语言学),他们分享了博士退学后的职场打拼经验分享,包含各自的学术和工作经历、如何做职业定位和规划、CV与面试技巧、职场沟通与汇报、人文社科技能如何迁移到职场、高薪悠闲的外派工作体验等。集聚了近100名参与者,在感受到大家热情的同时,也反映出人文社科学子求职上的迷茫。学科的系统层面难辞其咎,而作为个体的我们更需要打开思路和视野,发挥主体性与能动性,寻找多种可能性。
圆桌沙龙下半场已上线小宇宙,请点击以下图片查看:
在此基础上,我又开设了播客节目“摩登野人+”,“野人”即“在野的人类学”的缩写,而“摩登”则强调即使是野人,也融入了当代生活,打破大家对于“传统”和“现代”的二元对立认知,野人也好,原住民也罢,他们的另一种(alternative)智慧启发我们打破对主流价值观和单线进化论的迷信,看到当代生活的可能性。同时,我们也应提醒自己不必陷入对“他者”浪漫化的想象和猎奇中。不管是原住民、少数民族、乡村生活或者是任何非主流的群体,他们应该受到尊重,他们的声音需要被听见,同时也不能被美化包装成“乌托邦”。
人类学常说,我们要让不可见可见(make the invisible visible)。我们要“转生为熟”、“转熟为生”,“转生为熟”即“像土著一样思考”(from the native point of view),抛弃掉中心主义的立场,从当地人的视角去做整体性的理解。“转熟为生”则要求我们对日常“陌生化”,不要把一切当作理所当然(don't take everthing for granted),而是看到其背后的历史条件与社会文化意义。
因此,跨文化的比较让我们认识到天地之大与文化之多样,在生与熟的转化中,我们也能发现各文化的普同性与差异性,更深刻地思考“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不管我们浸泡在怎样的文化系统中,我们也存在一致性的需求:我们既需要吃饱穿暖、健康生活等基本条件作为保障,也会有对爱、尊重、信任、连结等精神层面的追求。然而,不同的文化是如何理解和实践这些人类一致性的?这是人类学家在探索的问题。
全新版块:野人围炉
37度的高温,我们想加把火🔥。全新版块“野人围炉”开烤啦!什么是“野人围炉”?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围绕特定话题对话和议事的公共空间。不同地区和文化的人们有不同的公共空间:成都市民有茶馆,侗族族人有鼓楼,汉族村民有祠堂和庙宇,各文化圈层也有他们的网络虚拟空间。公共空间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野人围炉”要做什么?“野人围炉”即描绘了一幅公共议事的场景:大家围坐在一起,围绕某个话题展开讨论和实践:聊天、舞蹈、游戏.......具体而言,我们每一期将会围绕一个话题,以人类学为出发点,吸收包括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设计学等人文社科的养分,衍生出包括研究、播客、沙龙、工作坊、课程、研学等诸多共读共学共创的内容形态。
首期的话题为“幸福”,首先我将会介绍人类学如何研究幸福和跨文化的民族志案例。8月将在研究的基础上,有一场围绕跨文化的幸福体验工作坊,于2024含山夏日造梦共创节(浙江湖州)亮相。此外,我们还将呈现从其它学科角度出发对“幸福”的研究和探讨。这个版块对于卡皮拉工作室而言,具有阶段性的意义:是我在扩大了团队,招募了志同道合优势互补的小伙伴,组建了共创小组后的首次尝试。共创小组是一场实验,受到罗安清的世界松茸小组的启发,我们将采用合作民族志的方法,争取孵化出越来越多有意思的内容!
你们对什么话题(关键词)感兴趣,希望得到人类学等人文社科的解答,请回复告诉我们,您的意见可能被采纳,进入我们的选题库。
希望能燃起你们心中的那团火🔥,希望我们的心火不灭。
摩登野人院的特色
那我们这个人类学野校究竟有什么特色呢?简言之:接地气、有深度、有乐趣。
我们关注当下与大家切身相关的话题,及时跟进国际学术圈动态,尤其关注人类学前沿话题和方向(说实话,这一块在大陆人类学界非常欠缺)。我们的内容从研究出发,比一般性科普更有学术深度,比学院派研究更贴近大众。
同时,我们保持开放性和跨界合作,正在探索多种寓教于乐的创新方式。我们提倡一种“非学术性的研究”(non-academic research),带领大家超越学术文本写作,用多样化的内容形态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呈现和应用研究结果,为创建一个更加可持续的社会而努力。这些尝试也可称之为“多模态人类学”(multimodal anthropology),前期已经进行了包括公共写作、艺术展览、卡牌设计、创意工作坊等内容形态的尝试,接下来也希望继续探索更多通过图像、声音、装置等多媒介表达和落地的内容形态,与公众建立起更生动且广泛的联系。
如果你对我的多模态人类学实践感兴趣,请点击以下图片了解详情:
写在最后
最后我想说,创业是一个不断自我觉察和自我探索的过程。从3月开始创业,成为独立研究者&策划人创业以来,我得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也在与大家的碰撞中共创出了越来越多有趣又有意义的事。
随着一路上越来越多的同行者加入,如今我也有信心办这样一所人类学野校啦!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野人加入我们,与我们一起发疯撒野!
文字:卡拉
卡皮拉logo设计:兔子
野人围炉海报设计:Yiyi
其它视觉设计:卡拉
公众号版面:卡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