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推荐:拒绝焦虑,能解决人生80%的问题(建议永久收藏)

文化   2025-02-05 18:26   甘肃  



文/有书奕默
来源/有书(ID:youshucc

有句话说: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人这一生,每天都会遭遇无数难题。

事事烦恼,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让自己陷入自我怀疑。

过度焦虑,真的会拖垮你的人生。

今天,给大家分享《人民日报》推荐的这9句箴言,助你摆脱焦虑,掌握人生主动权。


  • 你所有的焦虑,大多都是因为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请受试者把未来一周的烦恼记录下来,投进一个提前设置好的“烦恼箱”中。

3周后,心理学家将箱子打开,邀请受试者逐一核验。

结果,大家惊奇地发现:

原来之前担忧的90%的烦恼,根本没有发生。

正如作家松浦弥太郎所说:

那些经常困于不安和焦虑的人,对未来往往有想太多的毛病。

很多时候,烦恼和焦虑的产生,就在于我们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还没开始,就担心前路太崎岖,害怕难关过不了,思前想后,犹犹豫豫,最终一事无成。

可是,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任何事情也只有做了才知道后果,做完才知道结果。

与其思虑过度,不如脚踏实地。

舍得逼自己一把,才能知道自己究竟能走多远。


  • 真正困住你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在臆想中对自己一遍遍地负面暗示。



在辽阔的撒哈拉沙漠,生活着一种土灰色的沙鼠。

它们终日囤积草根,即便草根早已多到腐烂,沙鼠也绝不停息。

原来,沙鼠曾经经历过旱季,从此这种对食物的担忧,就深深印刻在了沙鼠的基因里,使得它们再也无法安稳生活。

生活中的很多人,正如沙鼠一般。

他们整日担惊受怕,觉得生活困难,前路迷茫。

其实,难住他们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内心制造了太多的负面暗示,让自己深陷焦虑和烦躁之中。

生活最可怕的,就是活在臆想之中,让悲观的暗示,扼杀了我们的潜能。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爬不上的坡。

一个人只有敢于面对恐惧,才能真正将它从内心驱逐出去。


  • 考试失利,不代表前途尽毁;职场失意,不代表人生无望;感情受挫,不代表一辈子孤独终老……



《逆商》一书中指出:

在这个处处充满变数的时代,逆境无处不在,只要你还在前进,就一定会经历起落和失败。

人活一辈子,其实就是在一路闯关打怪。

偶尔出现拦路虎与绊脚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倘若因此自暴自弃,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影响自己的人生。

而那些生活中的失意、受挫,不过是漫漫生命的插曲。

也许在当下,会让我们彷徨,但当你回首往事,反而会感谢这些经历曾带给我们难得的人生财富。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别为一时的挫折而焦虑,活好每一天,才能活好这一生。


  • 过度焦虑的后果,就是不断加深对未来的恐惧,进而削弱你的行动力,让你一事无成。



某科研机构一项针对2000名成年人的调查发现:

大约有72%的人,不同程度上存在焦虑心理。

更有甚者,因为过度焦虑,变得紧张、疲惫、失眠,幸福感显著降低。

过度焦虑,真的会毁掉我们的人生。

其实,同样的一天,可以选择烦恼地过,也可以选择开心地过。

与其总是活在对未知的恐惧里,不如试着冷静下来,克服内心的焦虑,专注眼前的行动。

下一次,当你感到焦虑不可避免地袭来时,不妨试试《焦虑缓解手册:如何从焦虑中自愈》一书推荐的几个方法:

尝试腹式呼吸3~5分钟,让自己的内心渐渐感到平静;

给信任的人打个电话或者聊一聊,倾诉一下烦恼;

到户外走一走,做做家务放松自己……

大胆尝试,趁早行动,若干年后,你会感谢曾经努力的自己。


  • 不任由焦虑发酵,冷静审视自己的内在需求,把大难题拆解成小任务,从压力最小的部分开始着手。



有人说:

直面焦虑,是最好的人生态度。

仔细想想,的确如此。

如果任由焦虑发酵,只会打乱自我节奏,搅乱生活计划。

只有懂得向内探求,冷静审视内在需求,才能明白困扰自己的真正原因。

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制定一些小目标,将所有难事,细分成一项项切实可行的小任务。

从压力最小的部分着手,循序渐进,化繁为简。

记住,打败自己的永远只有下一秒的自己。

冷静看待每件事,才能客观、完美地找到每一个突破口。


  • 试着转移注意力,读书、运动、培养简单的爱好,让自己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朱光潜说:

人须有生趣才能有生机。

生趣是在生活中所领略到的快乐,生机是生活发扬所需要的力量。

爱好,是挣脱焦虑的良好方式,也是充实人生的有力途径。

如果你对现状感到焦虑,不妨试着转移注意力。

读几本好书、坚持一项喜欢的运动、学习绘画,让自己接触新鲜的事物。

正如梁启超所言:

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

当人生有了爱好,生命便有了生机和活力。

唯有心怀热爱,方可抵御岁月漫长。


  • 把行动交给现在,把结果交给时间。努力是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要沉得住气。




“所有对未来的恐惧,无非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会感到焦虑,就是因为现阶段的思维方式和工作能力,无法应对未来复杂的状况。

实际上,没有人天生强大无比,也没有人天生什么都会。

成功者之所以能够登高望远,并不在于先天高人一等,而在于后天全力以赴。

别太计较眼前的得失,别太在意将来的结果。

静下心,沉住气;不会就学,不懂就问。

当你拼尽全力,自然会收获想要的结果。


  • 一个人未来去哪,不是靠纠结想象,而是靠今天你都干了什么、干得怎样。



有这样一句话:

你的当下,是由你的过去造就;你的未来,取决于你的当下。

每个人都希望顺风顺水,拥有美好前程和幸福生活。

但即便构思得再完美,倘若不付诸行动,终究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说到底,一个人能走多远,最终取决于当下干了什么、取得怎样的成绩。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将时间和精力花在当下。

做好每一件小事,过好每一个今天;

每天进步一点点,利用好每一个碎片化时间。

时间久了,你会发现,每当事情推进一步,自己的焦虑就会减少一分。

你与他人的差距,会逐渐拉开;想要的未来,也会慢慢实现。


  • 做好该做的准备,踏踏实实地过好当下每一天,才是对未来最好的馈赠。



心理学上,有个费斯汀格法则。

是说生活中发生的10%,是由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取决于我们如何应对。

面对未来,关键不在于世界如何变化,而在于我们是否已经做好准备,懂得随机应变。

正如《朱子家训》中说的: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从现在开始,提前准备,过好当下,把握眼前。

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也别为了未来而日日担忧。

踏实走好每一步,才能到达想要的地方。

你要知道,最好的生活,从不是在将来,而是过好现在。


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说:

当外界环境变得恶劣的时候,我们至少还有一种自由,选择如何面对它的自由。

人生活得焦虑与否,其实主动权,就在我们自己手中。

就像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艰难的时光,挺过去,人生才会豁然开朗。

人生总是苦乐参半,别害怕,别放弃。

愿所有人在往后的日子里,都能摆脱焦虑,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点亮“在看”,与君共勉。


点击蓝字查看往期推荐


春节假期最后一天,他们的样子,让人心疼

妈妈最大的悲哀,就是一辈子都没弄明白这几件事

正在消失的中国雪糕

套公式走捷径?不要小瞧易烊千玺

愿所有的风尘仆仆,都是人间值得

作者:有书奕默。来源:有书(ID:youshucc。责任编辑:毛新雯。


读者
《读者》杂志官方订阅号。 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全家人的精神纽带。每晚相约,陪你读书、看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