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不好惹”的省,承包年货圈的顶流

文化   2025-02-01 18:27   甘肃  



文/小妹

来源/槽值(ID:caozhi123

“身为广西人,有时候真挺绝望的,感觉我比猪都害怕过年……”


过年了,又到了狂炫砂糖橘的季节。


但关于“砂糖橘”这几个字,只能说,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


最近的外地朋友:炫砂糖橘炫到焦黄了;


最近的广西老表:沉默不语,正在修复年前剪砂糖橘的工伤……

年前,身在家乡果园的广西老表,每天忍受着“网络周扒皮”们的“压榨”:

“快点剪砂糖橘啊,都等着吃呢!”

“能不能发明一种头盔,检测到你10秒没剪砂糖橘就放电啊……”

年关从外地赶回家乡的大学生,人还没坐下,已经背上了砂糖橘指标——

“不必那么辛苦,要劳逸结合,一天剪23小时就行了。”

全国各地朋友迎春节的这点仪式感,全压在广西老表身上了。

来源:柳州日报社

广西砂糖橘,年货圈真正的王者

“砂糖橘!10块钱3斤,不甜不要钱!”

这声充满自信的吆喝,是中国人都懂的年味密码。

每年当一筐筐砂糖橘在全国各地的超市和地摊占领高地时,就知道是过年了。

三十的祝福可以不多,初一的鞭炮可以不响,但是整个春节,砂糖橘绝对不能断供。

来源:xhs@麻将


大概没有一个水果如同砂糖橘一样,统一着全国各地的年货市场。


炫砂糖橘、烫头、嗑瓜子一起被列为雷打不动的过年三件套。


而广西作为全国砂糖橘的最大产区,承包了全国近1/3的砂糖橘供应。


2022年砂糖橘的种植面积是325万亩,总产量是684万吨,相当于够全国14亿人每人分10斤。


春节限定的精致下午茶/来源:xhs@纯溪


百万吨的产量背后,是广西果农们忙到从天亮剪到天黑,从天黑又剪到天亮。


一名采摘工人平均每天采摘8~9个小时,大概能采摘300公斤砂糖橘。


而对于广西老表们剪砂糖橘的效率,远方吃橘心切的网友们是永不知足。


“冒烟是剪刀的极限,不是你的极限。”



压榨的语气像极了自己那个天天花式PUA员工的老板:


“剪冒烟了暖暖手,不冷了就多剪一会儿。”



一口一个老表叫着,却只记得叮嘱“老表干活细致点,杆杆别剪太长,会把橘子皮戳破还压秤”。



关于砂糖橘,有一个定律:一旦开炫就停不下来,没有一袋砂糖橘能活到第二天。


“砂糖橘是上午买的,手是中午黄的,三斤砂糖橘是晚上没的。”


从剥皮到下肚,整个流程不过10秒钟,哪怕聊着八卦,也能腾出空档一口一个咔咔炫。


全国人民对砂糖橘风卷残云般的爱,让广西老表不得不负重前行。


即便广西老表承诺,回家吃口饭就回来接着剪,似乎还是赶上外省人炫的速度。


《贴心》《我哭死》

“你怎么不直接带饭,还要回家吃啊?多浪费时间。”


不仅要求老表加班加点,还要情感投入


当然,网友们如此自信地大规模催收砂糖橘,还得益于它的确实惠、供应量大,是咱老百姓自己的顶流水果。


不知什么时候起,“水果自由”成了“财富自由”的一个分支。


而砂糖橘不一样,它在旺季的价格一般在6~9元/公斤,不用家里有矿,也能以筐为单位地囤。



来源:微博@名场面All


性价比胜过一切营销,光是便宜好吃这一点,就足以让砂糖橘在年货顶流之座上再待个500年。


来源:xhs@秋秋学姐在大理


全网都在监督广西老表加快输出,把砂糖橘价格再打下来一点。


可是砂糖橘在广东、福建、四川、湖南等地都有种植,为什么过年加班的重担,偏偏落在广西老表头上?


答案很简单:天时地利。


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降水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且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宜耕期长。


可以说砂糖橘生长所需的自然条件,广西都是顶配。


你永远不用怀疑广西砂糖橘会打甜蜜素,因为它本来就很甜。


来源:企查查


由于广西山区气温较低,砂糖橘成熟期略有延迟,刚好在11月底~次年2月。


有些地区还采用特殊盖膜防寒“三避”技术,将成熟期延长至次年3月上旬,完美覆盖春节前后。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砂糖橘可不就得指望广西老表。


“砂糖橘之乡”荔浦盖膜种植的万亩砂糖橘/来源:荔浦文化旅游


中国最“甜妹”的省,你想象不到

在催促广西老表剪砂糖橘的评论区里,还有另一种声音:


“别太累了老表,砂糖橘一天剪20个小时就行,剩4小时砍点甘蔗。”


这场令人心寒的“果园PUA”背后,透露着另一个关键信息:


作为名副其实的“水果王国”,“甜妹”广西,真不止砂糖橘。



一月有武鸣沃柑、火山岛香蕉,二月有大青枣,三月田林三月李正当季;


四月的菠萝,五月的荔枝,六七月的芒果火龙果不能错过;


八九十月黄皮果恭城月柿沙田柚接连上市,十一月的融安金橘又能立马接上。


来广西吃水果最好的季节,是一年四季。


广西一大学校园结满水果学生随便吃‍


在水果生产这块,广西无淡季没瓶颈。


2023年时,广西水果产量超300亿公斤,连续第六年居全国第一相当于每年可供应每个中国人40多斤水果。


水果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相当于平均每3个广西人就有一亩果园。

全国的果树品种,有七成能在广西种植,甚至你印象中的“北方水果”,广西也能拿下:


不少人以为,柿子挂满枝头是河北、陕西、山西才有的景象,实际上广西柿子产量全国第一,全国有1/3的柿子来自广西。



几乎每个市,甚至下辖的区、县、乡、镇,都有特产水果。


如荔浦市的砂糖橘、南宁市武鸣区的沃柑、百色市田东县的芒果、崇左市上龙乡的西瓜、玉林市凤山镇的杨梅……


有人调侃,要是一个广西人拿你当朋友,一定会在各个季节都问候你一句:


“家里寄果了,给你一箱。”


广西各市的特产水果/来源:广西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


量大,同时也意味着便宜。


兜里揣着10块钱的你,也许只能在楼下便利店买一小盒果切,还得提心吊胆生怕是烂果做的。


但是在广西,直接让你实现水果自由。


火龙果10元70个、西瓜10元3个、金煌芒10元4斤、菠萝蜜10元2盒、百香果10元1袋……


曾经上热搜的10元70个火龙果/来源:广西新闻频道


这一刻,全国人民都在寻找一个失散多年的广西朋友。



广西不大,创造神话
广西不大,话题不少。

这里除了盛产水果,还盛产网络热梗,隔三岔五就能在热搜榜找到广西的身影。


从一场广西婚礼传出来的科目三舞蹈,在海底捞的助推下,一度丝滑摇向国际。

世界拉丁舞冠军、 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英国芭蕾舞团、杨丽萍舞蹈团队都在演出中跳起了科目三。

秦始皇可能也想不到,真正实现“统一世界”梦想的,是广西老表和他们的科目三。

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在谢幕时跳起“科目三”/来源:环球网

顺着科目三往上数,广西人的科目二“嗦粉”,同样嗦出了传奇。

柳州螺蛳粉让无数年轻人上瘾,网红美食火过一茬又一茬,只有它销量还遥遥领先。

热爱螺蛳粉的人都懂它的浪漫:臭了全世界,只愿香你一个人

来源:《乘风破浪》

科目一唱山歌,从广西大山唱到了所有年轻人的耳边,吹起一阵想放假的风。

每年的三月三,世界那么大,只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放三天假。

来源:广西共青团

活在山歌传奇里的女人刘三姐,走出广西,走进了年轻人的表情包库。

那句“你发癫,人家问地你答天”至今仍是互联网最强嘴替,怼人当如刘三姐,嬉笑怒骂之间绝不精神内耗。

来源:电影《刘三姐》

广西人用来装酒的白色塑料罐,一度被网友戏称为“广西公文包”。

去广西人家做客,你总会不自觉放下戒备。

先是“就聊聊天,也不是非要你喝”,再接“不喝没关系,倒点压压杯”,紧接着还有“自家酿的没什么度数,吹吹风就没事了”。

结果,酒是初一喝的,人是初三醒的,觉是在田里睡的。

虽然酒是什么味,多数人喝完已记忆模糊,但你要知道,当一个广西人掏出25公斤的“公文包”招待你时,已是把你当成了自己人。

当一个广西人开始说以上台词时,就要开始警惕了

广西口音更是生产爆梗的热土,不仅包揽了视频平台的大量AI配音,还造出了不少家喻户晓的网络热词。

2016年,一位广西网友失恋求安慰时的一句“蓝瘦香菇(难受想哭),是互联网热梗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火爆程度能与之匹敌的,是2019年一位广西外卖小哥吐槽算命先生的:“我信你个鬼,你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连2024年的现象级爆剧《边水往事》,广西演员,广西口音也能爆火一把

无论是简单快乐的歌舞、酸爽过瘾的美食,还是魔性传神的方言梗……

每个互联网赛季,广西都在稳定上分。

图源:微博

频频出圈的“爆梗”体质背后,是广西人随性、松弛、开朗的快乐基因。

看似略带自嘲的“土味”狂欢,实际情绪价值满满除了广西老表,谁能忙到剪刀冒烟还有心情跟你玩梗。

但广西创造的,远不止流量神话。

被誉为“天下第一滩”的北海银滩/来源:北海市旅游文体局

走遍大半个中国的徐霞客,在60余万字《徐霞客游记》中,把三分之一的篇幅留给了记述游历广西的《粤西游日记》。

我们就知道,这片土地一定美得不简单。

全国人民大概都是在上小学时,就凭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对这片土地有了风景如画的遐想。

齐白石就最爱画桂林山水,他说:“我在壮年时代游览过许多名胜,桂林一带山水,形势陡峭,我最喜欢。”

离开桂林几十年后,齐白石还是感慨:“画山水,到了广西,才算开了眼界啦!”

齐白石画过的独秀峰/来源: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更别说广西“甜妹”的表象背后,还有坚韧、乐观、热情的底色做加持。

作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广西的奔放热情和乐天,离不开各族风情的滋养。

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是广西民族风情“四绝”,唱、跳、吹、斗、踩五大元素则构成了广西独特的民俗文化。

歌舞游艺的民俗数不胜数,也让快乐的因子渗透在广西的每一个角落。

广西人的隐藏技能

他们永远能找到唱歌、起舞的理由,将任何一个平淡甚至辛苦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电影《刘三姐》里,受尽地主欺负压迫、死里逃生的刘三姐,流落江边仍在唱:

“唱歌不怕头落地,阎王殿上唱三年。唱起山歌胆气壮,过了一滩又一滩。”

不加粉饰的胆气、直白的歌词,折射出的是广西人的乐观、勇敢、不屈不挠。

图源:《刘三姐》

“广西不大,创造神话”真不能不服——

至少过年这几天,你不能不服,不然你们省将痛失砂糖橘品尝权。

“玩归玩,闹归闹,别拿砂糖橘开玩笑。”

最后,祝大家“大橘大利”、红红火火!

点击蓝字查看往期推荐

套公式走捷径?不要小瞧易烊千玺

“过年,去奶奶家还是姥姥家?”孩子的回答太真实,父母别埋怨

刘震云:如果你混到没人找你吃饭,没人喊你聚会,连电话也没几个,那真要庆祝,你不是人缘变差,而是真正觉醒了!

第1批免签来华的韩国人,赚大了

“一点破事就发朋友圈的人,没见过世面”

作者:槽值小妹。本文转自网易新闻公众号“槽值”,情感八卦吐槽,能走心也能讲道理的妹子,既能提笔写文,也能教你把妹撩,关注槽值寻找共鸣。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责任编辑:祁学敏。



读者
《读者》杂志官方订阅号。 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全家人的精神纽带。每晚相约,陪你读书、看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