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珙县苗族蜡染入选第二批“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
旅行
2024-10-10 18:01
四川
为推动四川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2023年4月,省文旅厅根据财政厅等6部门《关于实施财政支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点工程的通知》(川财教〔2022〕160号)文件,制定了“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建设工作方案。方案的核心工作目标是:通过开展“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评选活动,讲好非遗故事,打造城市品牌,凝炼城市形象,增强非遗传承活力,用三年时间集中打造100个四川非遗品牌。“古歌唱阑干斑布,诗经记素衣黄玄。东汉遗址出残片,长沙楚墓现缬染。”据史料记载,蜡染起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在元明清时代得以延续。《贵州通志》记载:“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印花技艺之一,但在清末民初却一度濒临失传,“唯苗人尚传此术”(日·鸟居龙藏1904年《苗族调查报告》),且艺传至今。珙县苗族,历史悠久。《珙县志》乾隆和光绪版记载:“珙之苗,谓是荆扬旧族。珙之西南山谷,苗居八九。此处苗氏,自万历初隶入,二百余载未尝轻动”。据《四川珙县苗族蜡染图谱》记载:蜡染百褶裙,是苗族最原始的迁徙图,是苗族历史的缩影。追溯历史,才发现这项传统技艺,一直伴随着苗族走过千年时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至简之色,开出至繁之美。珙县苗族蜡染色泽单一却大方简洁。栽靛种麻,纺纱织布,画蜡染色。山间的蜜蜡、手绩的棉麻、单纯的蓝白色、稳定的纹样完全是自然的馈赠。山环水绕的居住环境和湿润的气候成就了靛蓝的生长。珙县苗族蜡染所用染料,就是当地传承人用靛蓝茎叶发酵自制而成。民国至以前,这种染料种子在珙县苗区多有种植。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新型化工染料的出现,靛蓝几近濒危,近十年又重获新生。蓝靛染料色彩清纯,性质稳定,天然环保,杀菌养生,是化工染料永远无法替代的色彩。从传统服饰的“刚需”到对传统文化的欣赏,珙县苗族蜡染重回民众视野的历程漫长而曲折。从普通技艺至国家级非遗项目,从杨少安、黄贵芬到王力洪、熊宗会,从一师一徒到“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的“十名传承者、百名持有者、千名知晓者、万名爱好者”,从苗乡村寨一人一锅一刀一布的作坊,到全县数十家传承场所及国内最大的苗族蜡染主题文化展陈馆。正是因为有历代技艺持有人的坚守和广大民众对蜡染的认知接受,苗族蜡染技艺及作品最终让大众爱不释手。以国家级非遗苗族蜡染为题材的文化符号让偏安一隅的珙县文化更加厚重。苗族蜡染赋予了珙县这座城市的文化荣光:“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项目”“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百佳公共文化·美丽乡村文化空间奖”、四川群星奖、全国非遗工作先进单位,到如今的“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可以说,一项技艺,筑牢了城乡文化形象的根基,让一个城市有了文化名片。
“创牌子”塑形象。坚持系统观念,深挖苗族蜡染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非遗+IP”建设等,实现非遗活化利用及文创开发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珙县苗族蜡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找路子”走出去。立足资源优势,在坚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珙县苗族蜡染艺术品延伸塑造、文创作品开发,推动行业协作和跨界联盟等,让苗族蜡染走出一条更新更高的路子,为搭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桥梁作示范。“挣票子”促增收。深入与专家团队、高校师生、文旅企业在实现“活态流变、见人见物见生活”与解决“符号转化、价值创新问题”方面的合作,以此激活非遗资源的商业开发价值,弥补基地培育不足、品牌塑造缺失、市场空间狭小等问题,让珙县苗族蜡染赋能乡村文旅,带动致富增收。
来 源|珙县文旅(部分图源珙县发布)
编 辑|袁 清 清
审 核|杨 友 元
珙县文旅
推荐最新旅游资讯,搭建沟通门户,珙县旅游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