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课视频50 | 曾翔临古 米芾《竹前槐后诗帖》

文摘   2024-11-27 19:36   北京  


【曾翔临古】系列视频是木木堂曾翔工作室自拍、自剪、自制的视频内容,记录了曾翔老师的日常书写和临帖示范。自2016年起,在本公众号【木木堂曾翔工作室】连载推送,跨8个年头,已有70余期。秉持着曾翔老师公益分享的初衷,无偿分享给各位书友。仅供个人交流学习,请勿用于商业等其他用途。最终解释权归曾翔老师和木木堂曾翔工作室所有。



▎引 子

今次重温的是曾翔老师于2017年4月临写的米芾《竹前槐后诗帖》。谈及此帖,曾老师说道:“当中的单个字是斜的,但整体很稳。米芾用侧锋取势,但不薄,这点很高,临来非常过瘾。”他也提到在创作前可以适当临一临古帖的办法,“跟歌唱家似的,得先预热一下”,以此来启发创作。






米芾行书《竹前槐后诗帖》,纵29.5cm ,横 31.5cm;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曾翔临古


视频档案
临写文本 | 米芾《竹前槐后诗帖》
临写时间 | 2017年

临古三言

    口述 | 曾翔  整理 | 木木堂曾翔工作室


“书法家眼界要宽。凭空杜造的人多,但是鲜少有成功的人这样做。即便如颜真卿这样的大师,也都是有来源的。所以平时说的原创,不是空穴来风,是在古人的基础上进行的生发或加工。

临帖在书法中是很重要的。创作前可以临一临,然后再去创作。跟歌唱家似的,得先预热一下;或者像足球运动员那样,提前热个身,不然就容易摔跤。

米芾这个帖,看着当中的单个字是斜的,但整体很稳的。站着临帖很考验对笔的掌控,相比坐着临,视野更开阔,可以纵观全局。临此贴我也受到很大启发:笔要慢,要有节奏和情趣。米芾用侧锋取势,但不薄,这点很高,临来非常过瘾。”


——曾翔
临米芾竹前槐后诗》有
2017年4月木木堂工作室






曾翔 临米芾《竹前槐后诗帖》

2017年日课临写







临写对比

左侧为原帖图,右侧为临帖图


「 芾非才当剧,咫尺音敬缺然, 比想 」

「 庆侍,为道增胜,小诗因以奉寄 」

「 希声吾英友 。芾上 」

「 竹前槐后午阴[环]繁,壶领华胥屡往还。雅兴 」

「 欲为十客具,人和端使一身闲 」





临写作品全貌


 请将屏幕向右翻转,观赏全卷






延伸阅读


此节内容源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堂主简介
曾 翔
 


曾 翔

曾翔,号一夫、曲堂、木木堂、三牖竹榴斋。

1958年出生,湖北随州人,国家一级美术师。

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曾翔书法工作室导师,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视频往期推荐












end




 点击阅读原文· 看最新上架

木木堂曾翔工作室
木木堂相关事宜宣传与推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