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翔临古】系列视频是木木堂曾翔工作室自拍、自剪、自制的视频内容,记录了曾翔老师的日常书写和临帖示范。自2016年起,在本公众号【木木堂曾翔工作室】连载推送,跨8个年头,已有70余期。秉持着曾翔老师公益分享的初衷,无偿分享给各位书友。仅供个人交流学习,请勿用于商业等其他用途。最终解释权归曾翔老师和木木堂曾翔工作室所有。
今次重温的是曾翔老师于2017年5月临写的米芾《留简帖》。曾老师在临此帖时提到书法和音乐一样都讲究节奏,在书法中有起笔、运笔、行笔,而在音乐中也有急和缓,刚和柔,高潮与低潮。
❀
米芾《留简帖》,书写于绍圣元年(1094);纸本,行书,信札。
凡九行,共六十五字,纵31.7cm,横 39.4cm;现收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曾翔临古
口述 | 曾翔 整理 | 木木堂曾翔工作室
“很多人问我:站着临帖的目的是什么?站着写,眼界和视线会更宽一点。但是相比坐着,就是不容易写的稳。但若经常这么训练的话,在用笔方面能够让线条更厚。还能够锻炼对整幅作品布局的把控。
此帖中,上下笔之间的衔接交代的比较清楚。有的上一笔的收笔,就是下一笔的起笔,这就是帖学的好处,文人书法就强调这种细节。
书法和音乐一样都讲究节奏。在书法中有起笔、运笔、行笔,音乐中有急缓、刚柔。”
曾翔 临米芾《留简帖》
2017年日课临写
临写对比
左侧为原帖图,右侧为临帖图
此节内容源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曾翔,号一夫、曲堂、木木堂、三牖竹榴斋。
1958年出生,湖北随州人,国家一级美术师。
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曾翔书法工作室导师,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视频往期推荐
▼
▼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