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浦江文化名人郑志法先生的散文集《年轮》近日与读者见面了。拜读以后,我感觉这本书题材丰富,感情细腻,形象丰满,思想深邃,文笔优美,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
作为浦江乡土历史的第一见证者、忠实的记录者,郑志法先生的一生,亲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十年“文革”时期、四十年改革开放时期。他当过半年的民校老师,十年的民办老师,半年的县教师进修学校老师,五年的浦江中学党委书记,五年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十年的金华日报社浦江发行的站长,一直与宣传、文化、教育事业结缘。
笔者与他以文字相交十余年,相互切磋,相互启发,亦师亦友,知根知底,所作文章具有三大特色:
一是精心构思。做文章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下笔如飞,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求全责备,然后反复修改,不厌其烦,直到满意为止;还有一种是打好腹稿,深思熟虑,形诸文字,不用再反复修改什么了,因为在脑子里已经改过无数遍了。他的写作习惯必先确定立意,搭好框架,搜集素材,自然是汩汩滔滔,水到渠成。他对作品的要求很高,有时为确定立意苦思冥想,有时为搜集素材四处奔波,费时费力。
二是忠实记录。这部散文集是郑志法个人的记录、家庭的记录,也是社会的记录、时代的记录,更是历史的记录。这里记录了他个人的历史,从出生到上小学、中学、大学、工作、退休,如《一个大馒头》《大串联》《不堪回首的“文革”十年》《结婚》《民办教师》《遭人诟病的检举揭发》《高考》《黄土山坡上的大学》,基本涵括了他一生的精彩时刻;记录了亲人、老师、同学、朋友、同事的历史,如《草根父亲》《妈妈》《老房子里的人家》《童年印象》《“贵人”相助》《文长老弟》《智慧人生》《多面卓人》;记录了家乡的历史,有传说,有风俗,如《张亚居得宝》《牛先生轶事》《端午节记忆》《试水龙》。譬如,《端午节记忆》写家乡端午节的风俗,既丰满,又厚重,写出了在各个不同年龄段见识的不同风景:幼年时代,戴银项链、银手镯,挂银牌、香囊,系五色线;少年时代,刻香包印,飞香包印;青年时代,钟馗符、艾叶、菖蒲以及香包印等传统习俗销声匿迹;中年时代,除了吃传统的灰汤粽,还吃上肉粽、火腿粽、豆粽、枣粽等各种花样的粽子,恢复贴钟馗符,插艾叶、菖蒲的传统习俗。
三是反思意识。对人生反思的深度,决定了文章的深度。郑志法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学会独立思考,从不人云亦云。他反思子女教育,“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对特定孩子的教育,无论是魔鬼式训练,还是放鸭式管理,只要父母用心,能让孩子出色成才,都不能简单地用对错、好坏定论,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起跑线上输赢”之我见》);反思交友之道,“第一,要与人为善;第二,要真诚相待;第三,要互不为难。”《交友之道》);反思个人创作,“我身边的几个朋友,文字功底都不错,评论人家的文章头头是道,在情在理,而自己呢,要么眼高手低,要么怕被人说三道四,就是拿不出东西,水平再高,还不如句子不通的作者,他那出版的书还是凭毅力一个一个字写出来的!你还不得不佩服他!至于好坏,再好的也有人批评,差一点大不了批评多一点,下一本写好一点,不是进步了。”(《从一副春联想起》)。
郑志法先生的一生,有逆境,也有顺境,有得意,也有失落,坎坎坷坷,历尽沧桑,成就了一个大写的人。到了晚年,思想日趋深邃,臻于炉火纯青的化境,从心所欲不逾矩,真可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他的写作,不仅是教人如何做文,更是如何做人。从2011年到2014年的三年时间,他写了四十多篇文章,数量不多,多是精品,特别是《结婚》《多面卓人》《张亚居得宝》,堪称神品,真有“此文只应天上有,何时遗落在凡间”之感,无论放在浦江,还是放在浙江,还是放在中国,都不为过。
人,说小也小,百年一瞬,匆匆过客,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说大也大,解剖麻雀,以小见大,因微知著,折射社会,反映时代。郑志法老师的散文集《年轮》记录的虽然是个人和家庭的历史,因为折射社会,反映时代,必将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原载于《今日浦江》报2024年6月17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