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学课文里的浦江人——郑济

文摘   2024-03-15 19:59   浙江  
       旧时浦江最繁华的一条街道被人们称为大街。大街南北走向纵贯浦江县城,今天的年轻人都只知道它叫做和平路。每逢县城集市或者时节庙会,大街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是浦江县最引人瞩目的地方之一。大街之上,曾经立有多座牌坊。这些牌坊大小不一,其所标榜纪念的意义也不尽相同。最为醒目的当数大街北端县衙前的忠清良翰坊,是为浦江籍的云南按察司副使张元谕而立,忠清良翰四字,既是对张元谕的嘉赏,同时也是对管辖治理浦江的历任官员的提醒和鞭策;其次是大街与横街交叉口两两相对的四座牌坊:东曰忠文,西曰孝义,南曰登云,北曰遗爱,似乎在表达着浦江人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追求,这个十字路口也因此被人称为四牌楼;另外在大街南端的文明门前,还曾经树立过一座名叫五凤齐飞入翰林的牌坊,记录的是当年浦江人引以为傲的一段历史:明初的洪武、建文两朝,曾先后有5名浦江人在翰林院有关部门任职,五人分别是宋濂、郑济、王懃、郑沂、宋怿。区区小县,能有五人进入翰林,堪称佳话。
       这五人中的宋濂和郑沂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宋濂担任的最高职务是翰林承旨,相当于翰林院的首长;出身郑义门的郑沂,最高职务做到了礼部尚书,是六部之一礼部的首长;另外三人中的宋怿是宋濂的孙子,建文时任翰林侍书;而对于郑济和王懃,知道的人则并不是很多。
        其实相对于我们对郑济的陌生,在海峡对岸的台湾,郑济的名声则要大得许多。正如多数大陆人因为宋濂的一篇《送东阳马生序》知道了金华东阳曾有个叫“马生君则”的青年,在海峡那边的中学国文教科书中,收入了一篇方孝孺的《指喻》,这篇课文的开篇第一句,让宝岛的许多学子记住了“浦阳郑君仲辨”。这里的浦阳郑君仲辨,就是作者方孝孺在浦江东明精舍读书时的同学兼好友——浦江人郑济,字仲辨。
        2000年,鼓吹台独的民进党开始取得台湾地区的执政权。为了达到台独目的,民进党在台湾不断推行“去中国化”,企图切断台湾与中华文化的血脉联系,类似《指喻》这样的古文名篇在教材中的地位变得前途未卜。但在大陆这边,《指喻》的命运却迎来了峰回路转,某一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出现了题为《浦阳郑君仲辨》的文言文阅读题。此后,《浦阳郑君仲辨》屡屡出现于各类中考、高考辅导书、模拟卷中。但关于浦阳郑君仲辨其人究竟是谁、是个怎样的人,却很少有人知道。各种材料大多笼统地跟着原文说他是浦阳人,或者说是浦阳县人,更有的说是诸暨人甚至湖州人。看到一个靠谱点的资料注释说是浦江县人,但又加注“今属浙江义乌县”。上世纪六十年代浦江曾一度并入义乌,七年后又分开,该注释显然没有跟随形势及时更新,估计也是从海峡对岸直接转抄过来的。
        方孝孺的这篇文章写了郑济(仲辨)的一次患病经历。郑济的身体一直非常好,但有一次他的左手拇指上长出了一个粟米大小的丘疹。郑济心生疑虑,但却被人笑疑神疑鬼。后来丘疹变大,郑济忍不住再跟人提起,又被人笑多事。最终拇指肿到了象鸡蛋那么大,手象针刺一样的痛,全身症状也开始出现。郑济找到医生,医生说,这病如果一开始就治,当天可愈;现在拖成了大病,弄不好手臂就没了。医生让郑济内服外敷,经过三个月的治疗,郑济的身体终于得以恢复。方孝孺由此悟出一个道理:有一些问题,开始往往因其小而被人们忽视,到后来却发展得无法收拾。及早处理,原本以很小的成本就能解决;如果养痈成患,最终将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国家天下,其实也是如此,当深引以为戒。
  这篇文章写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也就是方孝孺离开宋濂先生回到宁海老家的第二年。当时郑济46岁,方孝孺25岁,宋濂先生则在方孝孺离开后不久受胡惟庸案牵连,发配茂州,此时已客死四川夔州。宋濂先生在浦江所教的弟子按时间先后大致可分为两批:一是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宋濂加入朱元璋政权前所带的学生,这一批学生大多为郑氏子弟;第二批则是洪武十年(1377年)宋濂退休回到郑义门后所带的学生,这批学生不限于郑氏子弟,其中多数是浙东的优秀青年学子、文化菁英。这批人当中,方孝孺是宋濂先生着重培养的思想文化界的新一代领袖,而郑济则是其中的重要骨干。洪武十年郑氏刊刻《宋学士文粹》,由郑济牵头,方孝孺、楼琏等一众弟子参与;建文三年(1401年)刊印《宋学士续文粹》,由则方孝孺和郑济共同牵头。洪武十三年(1380年)宋濂受胡惟庸案牵连时,方孝孺曾设法营救,但此时的他人微言轻、资源有限,未起任何作用。孝孺心灰意冷、羞愧自责之际,郑济写信安慰,肯定他的努力,并寄望他日后能为先生辩诬洗冤、扬先生美名于后世。方孝孺对郑济则推重有加,称赞其博闻广识而不偏离正道,能够抓住关键而又不固执死板(多学而不杂,执中而不滞);品德与才识都超乎众人,处事睿智且为人可靠(德器宏深、明智笃厚),“交友中不可多遇”。在《指喻》一文的最后,方孝孺也称赞郑济考虑问题周密严谨、行动处事刚毅果断(虑周行果),并预言其日后必将有所作为,“非久于布衣者也”。
       事实正如方孝孺所预言的那样,十二年后的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为东宫选人,令郑义门30岁以上子弟到京备选。郑济、郑沂等24人同赴南京,接受朝廷的选拔。朱元璋选中了郑济,任命他为左春坊左庶子(正五品)。此前一年,太子朱标刚刚因病去世,新的东宫主人是皇太孙朱允炆,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
        此次同时被朱元璋选中的还有另外一位浦江人,就是与郑济同为“五凤”之一的王懃。《明史》为我们记录下了此次选拔的大致经过:
  (洪武)二十六年,东宫缺官,命廷臣举孝悌敦行者,众以郑氏对。太祖曰:“其里王氏亦仿郑氏家法。”乃徵两家子弟年三十上者,悉赴京。擢郑济与王懃为春坊左、右庶子。
        因为东宫缺少官员,朱元璋要求大臣们推荐孝义可靠的人员充实东宫官员队伍,大臣们一致推荐郑氏义门。朱元璋说,浦江与郑义门同乡同里的王氏义门也仿效郑氏的家规。于是朝廷徴召两家三十岁以上的子弟全体赴京以供选拔,最后分别任命郑济、王懃为左春坊左庶子、右春坊右庶子。郑济、王懃两位浦江人的名字也因此载入了史册,流芳后世。
        郑济在左春坊左庶子职位上任职凡四年。郑氏宗谱记载其在任职期间兢兢业业,每日陪侍皇帝和皇太孙的左右,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郑济还积极向朝廷推荐优秀人材,提携后进,他推荐的人材后来许多成为了朝廷的名臣。因他精于书法,每天退朝回到住处后,向他讨要作品的人络绎不绝,而他也是来者不拒,“竟日不倦”。方孝孺也评价:“浦阳郑君仲辨最博雅善书”。
       洪武三十年(1397年)八月,因郑济的从弟郑沂被提拔为礼部尚书,郑济辞职回家。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次年建文元年(1399年)开始编修《太祖实录》,以董伦、方孝孺等为总裁,郑济被重新召回南京,到史馆参与实录的编修工作。郑济在史馆又工作了三年,一直到建文三年十二月,实录编修工作完成。一年两个月后,郑济死在南京,终年68岁。
  关于郑济的死,宗谱里只写了三个字:“卒于京”。但他的死,地点和时间都显得有些特殊。中国人历来强调叶落归根,古人在外为官,感觉自己时日不多了,往往会向皇帝请求准许回家,免得死在外乡,被称为“乞骸骨”。但郑济却死在了家乡以外的京城。他的死可能有些突然,非我们所说的“寿终正寝”。而他死的时间是在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前一年即建文四年的六月十三,建文王朝被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推翻。朱棣攻入南京后,大肆屠杀建文旧臣,史称“壬午(1402年)之难”。方孝孺就因为拒绝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并面斥朱棣篡位,于六月二十五被处磔刑,株连而死者八百多人。郑济的另一同学楼琏也因不愿为朱棣起草诏书而上吊自杀。朱棣对建文旧臣的屠杀前后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壬午之后的癸未年(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是第二个高潮,有史料记载景清、叶惠仲等大臣都在这一年殉难。而郑济之死也正是在永乐元年。
        另外查阅郑氏家族的资料,我们发现郑氏家族当年对郑济之死的态度异乎寻常,似在有意避讳。郑济死后归葬家乡,但他的葬礼可能十分低调。象郑义门这样的名门望族,家族中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若是去世,一般都要请名人写圹志、墓志、哀辞、行状之类,郑氏的《麟溪集》中就有五十多篇这类文章,然而我们却没能在其中找到与郑济相关的文字。郑济在当年似乎是被无声的下葬了。二十多年后,郑济的从侄郑柏编写《金华贤达传》,其中有记述郑济生平的《郑济传》,关于郑济的经历仅提到洪武年间任左庶子及后来辞职,对其在建文朝参修《太祖实录》以及永乐初年死于京城则一字不提,就仿佛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联系永乐前期严酷血腥的政治氛围,加上郑氏家族对郑济之死的异常态度,笔者认为郑济很可能是在朱棣对建文旧臣的大屠杀中遇害。而导致郑济被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他参与了太祖实录的编修。就在建文帝被推翻后三个多月,为掩盖自己作乱篡位的事实,朱棣决定对《太祖实录》进行重修。当年十月初十,朱棣“怒斥”建文时所修实录,称其中充满偏见,详略失当、是非颠倒,“神人共愤”,要求“认真”重修。史载南昌知府叶惠仲,即因建文时编修实录有涉及评论朱棣的内容,于永乐元年二月被杀。郑济的死比叶惠仲早了十多天,因此也有可能是为了不连累家族,郑济象楼琏那样选择了自杀。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我们后人的猜测而已。由于没有史料记载,而郑氏家族当年也有意避讳,真相早已被岁月所掩埋。
      浦阳郑君仲辨,姓郑,名济,字仲辨,浦江郑义门人氏,生于重纪至元元年(1335年)二月,卒于永乐元年二月,享年六十八岁。因为朱元璋的一次特殊选拔而流芳青史,又因为方孝孺的名篇《指喻》而扬名后世,最后却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黯然离场,隐入了历史的烟尘。由方孝孺笔下的浦阳郑君,不由得联想到了宋濂笔下的东阳马生。相比于载入《明史》的郑济,马生君则当年的影响实在难以与郑济相提并论,以致今天我们还不得不花费精力去研究东阳马生到底是谁、是个怎样的人。然而由于两岸文化传播的不同,今天的大陆大多数人都知道宋濂笔下有个东阳马生,却很少有人知道方孝孺笔下的浦阳郑君,即使是在浦江本地,也少有浦江人知道自己的家乡曾有过一个名字载入史册的浦阳郑君。联想到郑济起伏跌宕人生遭际,真不由得让人平添许多的感慨。
(作者:俞荣良)

附:方孝孺《指喻》原文: 
                指 喻  
       浦阳郑君仲辨,其容阗然,其色渥然,其气充然,未尝有疾也。他日,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之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刺状,肢体心膂,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生。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 三日,越旬可愈; 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 至于既成,其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 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 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 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 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盖众人之所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其势虽危,而未足深畏。惟萌于不必忧之地,而寓于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此则君子之所深畏也。
       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壮无疾者乎?爱天下者,有如君之爱身者乎?而可以为天下患者,岂特疮痏之于指乎?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况乎视之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余,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 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谓智也与哉?
        余贱不敢谋国,而君虑周行果,非久于布衣者也。传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医”?君诚有位于时,则宜以拇病为戒。                
                                  洪武辛酉九月二十六日述


选摘教材如下:

浦江县江南第一家文史研究会
学习研究《江南第一家》文史,体会其中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实践。不忘初心,传承精髓,古为今用,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