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的回忆,在固原街头你还能看到多少这样的老手艺

时事   2024-12-10 18:13   宁夏  

儿时的记忆里,行走在市区的街头巷尾,总能遇到那些身怀技艺的手艺人,他们有的是修鞋的、有的是缝衣服的、有的是弹棉花的、有的是配钥匙的、有的是理发的……大家都喜欢亲切地叫他们“师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听听这些老手艺人的故事。

▶ 王福海:铝锅倒出生计倒出技艺

倒铝锅是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是将易拉罐、破锅、破壶等铝制品回炉熔化后倒入模具中,冷却定型后打磨修整,制成各种大小的锅、盆等厨具。

手艺人王福海从16岁开始就跟着大哥学习倒铝锅,学了3年,才算掌握了这门手艺,开始走街串巷找活干。

在王福海看来,倒铝锅既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铝水温度高低,全凭肉眼辨色识别,浇铸时需十分小心,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废品。

35年来,王福海凭借这一传统手艺养家糊口。他那布满裂口、粗糙的双手,见证了他坚守的岁月。“现在倒铝锅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我都50多岁了,转行干其他活也不容易,为了生计只好坚持干下去。现在基本上一周做一次,一次能做五六个,以后这样的手艺会越来越少。”王福海感叹道。

▶ 李建有:旧棉花里弹出温暖旋律

在市区南关街的一家弹棉花店里,一台弹花机、一台铺网机、一台缝纫机、一堆白绒绒的新疆棉,这是浙江人李建有店铺里的家当,他在固原弹棉花已有27个年头。机器看上去很旧,却是他传承手艺的伙伴。在李建有祖父、父亲那一代人的岁月里,弹棉花完全依靠手工操作。“那时,爷爷用弹弓、木槌,一点点地把棉花纤维弹松弹软,特别耗费体力和时间,需要多年的经验才能熟练掌握技巧。”李建有说,1997年他刚入行时,接手了父亲开在市区的一间30平方米的小店。“以前在小平房工作时,机器一启动全是棉絮、灰尘,弹完之后脸是黑的,只有眼球是白的。

从他这一代开始,接纳了现代化的机器弹棉花技术。每次使用弹花机前,李建有先检测棉花的质量、湿度,只有合格棉花才能进入机器进行弹制,投入时要均匀放棉,出棉时用挑杆缠绕。“以前弹一床被子需要3个小时,现在只需花费一个多小时。”李建有说,这样一来,就可以满足寒冷季节或婚嫁高峰期等旺季需求。

经过几次搬迁,2017年,他的店面在南关街重新开业,扩大到了150多平方米。

▶ 郭维旗:匠心开启万千家门的安心

在市区和平街与利民路交叉的十字路口附近,有一个配钥匙的手艺人,人称郭师傅。郭师傅名叫郭维旗,74岁,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这附近摆摊,一干就是20多年。

回忆起自己的配钥匙生涯,郭维旗满是感慨。他快50岁时才开始跟着师傅学这门手艺。当时闲在家,身体还硬朗,就想着找点事情做,补贴家用。那时候,配钥匙还是一门吃香的手艺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它。

郭维旗见证了从传统的铜锁到现代的各种复杂锁芯的变迁,他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掌握了各种类型的锁具、汽车钥匙的配制方法。然而他也清楚地意识到,因为科技的进步,密码锁、智能锁逐渐普及,这门手艺逐渐式微。“那时候生意很好,一天能配10多把钥匙,现在三四天才配一把。”郭维旗说,顾客少了,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尽管如此,郭维旗并没有放弃,他依然每天按时出摊,坚守着自己的小摊位。

“这门手艺陪了我好多年,我就要坚守下去。多一个人掌握,就多一份传承的希望。”郭维旗用一份情怀,守护着一份属于旧时光的技艺,成为了繁华街道上一道独具烟火气的风景线。

▶ 刘冬梅:一双巧手只为修旧如新

12月5日,市区利民路与中山北街交会处,修鞋师傅刘冬梅正在忙碌。她低着头,腿上铺着一块布,左手拿着鞋,右手灵活地在鞋上穿针引线,只见钩针从鞋底穿进去,然后拉出线,再用另一根线打结,勾出漂亮的一针就搞定了。

“我66岁了,在这修了20多年的鞋。那时候家里条件差,为了生活支了这个摊,给人补补鞋、挣点钱。2003年,我花130元买了第一台补鞋机。”刘冬梅回忆。

每天上午10点出摊,下午6点收摊,除了遇到大雨大雪,20多年来刘冬梅从未间断过。“自打干了这行,每天都在跟各种鞋打交道,前前后后已经用坏了4台补鞋机。”刘冬梅说,“刚开始补鞋时,手受伤是常有的事,有一次钩针从大拇指里戳进去,我把针拔出来后用纸包住,继续补鞋。补鞋最便宜是2元,最贵的10元左右,这些年一直是这个标准,没涨过。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无法预知哪一种职业是“昙花一现”,也无法预知哪一种职业是“持久之计”。但我们始终相信,每一门技艺、每一种手艺,总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记者 闫 蓓 李 兴 罗占虎 见习记者 王文莱


编辑:李飞龙   责编:李  慧  审核:张维强


固原电视台
播发本地新闻资讯、即时消息、专题视频,特色以电视新闻为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