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赶超到何时超越,本土PLC品牌与全球市场的重合与分化路径

科技   2024-11-29 16:30   北京  


在全球工业自动化进程中,PLC长期以来由国际巨头主导。然而,近年来,国产PLC品牌依托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逐步崛起,在市场竞争中从追赶者变为挑战者。结合现有市场数据及行业案例,我们将深入剖析国产品牌崛起的驱动因素、技术进步、国际市场竞争格局。



国产PLC发展的驱动力:政策与市场共振


政策支持是国产PLC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从“中国制造2025”到《“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国家明确提出工业控制领域的自主可控目标。工信部推动的工业软件专项规划也强调要突破工业控制设备和软件的核心技术瓶颈。这种政策加持不仅提升了本土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优先权,也驱动企业加速技术攻关。例如,2023年中控技术延续了高增长势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6.54亿元,同比增长36.54%,净利润达到4.6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2.88%。这表明其在过程控制等领域的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变化为国产PLC带来了独特的机会。后疫情时代,工业领域面临着从传统劳动力依赖向智能化生产的过渡。工控网数据显示,2018-2022年间国产PLC市场占有率连续五年增长,并在2022年达到17.7%。同时,中大型PLC系统市场在2023年增速达到近年来最高值,特别是在新能源、电力和冶金等领域的项目型行业中,国产品牌通过成本效益与快速服务的双重优势,加速市场渗透。



技术重合到突破,从模仿到引领的演进路径


国产PLC品牌的崛起,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近年来,国产品牌在关键领域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的质变。例如,汇川技术的运动控制与PLC集成方案,在新能源汽车制造和智能物流中表现优异。另外一边,汇川技术今年上半年的表现也十分稳健,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161.83亿元,同比增长29.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18亿元,同比增长1.98%。虽然净利润增速较低,但整体保持了收入规模的稳步扩展。


不仅如此,在分布式控制、模块化设计等新兴领域,傲拓科技通过灵活创新满足市政污水处理和小型工业设备的需求。例如,在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部门推动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本土品牌的PLC产品凭借灵活扩展性和较低成本优势占据了广泛市场。这种结合特定行业需求的技术突破,充分体现了国产品牌对本土化市场的深刻理解。


然而,国产品牌的突破不仅局限于成本效益层面。在高端市场,中控技术推出的高性能PLC产品,已逐步切入石油化工等传统外资品牌垄断的领域。结合市场数据分析,这一发展与国产品牌对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的逐步提升密切相关。



市场格局重塑:全球品牌的战略分化


尽管国产品牌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国际巨头的传统优势依然稳固。例如,西门子、施耐德电气等品牌在高端PLC市场的技术稳定性和全球服务网络难以撼动。西门子的S7系列产品以其强大的系统集成功能,在航空航天和高端制造领域继续保持领导地位。



然而,市场格局正在悄然变化。一方面,外资品牌因全球供应链危机出现交付延误问题,使国产品牌抓住了替代机会。在新能源和物流等项目型行业中,国产PLC凭借快速响应和灵活服务,逐步占领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国际品牌在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力明显下降,其较高的成本和僵化的解决方案难以满足中小企业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国际品牌已开始调整策略,通过与本土厂商合作推出定制化方案,以巩固市场。例如,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市场推广基于本地化需求的经济型PLC产品。尽管这一转变为国际品牌保住存量市场提供了支撑,但也反映了外资品牌对国产品牌崛起的压力。


从现有发展趋势来看,国产PLC品牌的未来充满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政策对工业控制设备自主可控的重视,将继续为国产品牌创造市场空间。例如,轨道交通、电力调度等行业对国产PLC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技术能力的突破也为国产品牌进入更高端市场提供了可能。工控网2023年数据显示,国产PLC品牌市场占有率已达17.7%,未来十年内这一比例有望持续增长。


然而,要实现从区域化向全球化的转型,国产品牌仍需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突破,例如高速处理器等关键技术目前仍依赖进口;二是国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建设。这不仅需要企业参与国际行业标准的制定,还需要通过全球化的市场活动提升知名度。例如,汇川技术已着手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数字化服务。这种生态化转型,不仅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也为国产品牌开拓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此外,国产品牌还需在智能化、绿色化领域开辟新方向。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低碳化转型,PLC产品需要更加关注能源管理与系统优化功能。国产品牌若能在此方面实现技术领先,将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外资品牌的强势与裂隙:竞争中的机会


国产PLC的崛起,是中国制造从“追赶者”到“挑战者”的重要转折。结合政策驱动与市场需求变化,国产品牌通过技术突破和市场渗透,正在重塑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格局。然而,这并非一条平坦的道路。从技术差距到品牌建设,国产PLC仍需在多个维度实现持续提升。


具体来看,目前大中型PLC系统市场主要供应商仍为外资,罗克韦尔自动化、西门子、施耐德电气、欧姆龙是外资品牌的主要代表。中国品牌份额虽然相对不高,但近年来也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汇川、中控技术、和利时也已经成为市场主力军。在2021年以来,由于外资品牌供应链压力导致严重的货期问题,叠加部分行业本土化率要求的持续推进,中国品牌获得了较多的市场机会。且未来伴随中国品牌的逐步成长,预计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外资品牌凭借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优势、系统优势、存量优势,短期内仍然会是该市场份额主流供应商。


未来,随着全球工业智能化的加速推进,国产PLC品牌不仅将在国内市场扮演重要角色,更有机会成为全球工业自动化的中坚力量。国产PLC从模仿到创新的历程,不仅是中国制造业崛起的缩影,更是全球工业技术多元化的象征。



工控网
工控网订阅号为工业自动化、工业互联及智能制造全产业链的从业者,提供有用、有料、有趣的专业资讯,让您及时掌控行业动态、洞悉产业趋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