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名药|安宫牛黄丸,冬至服用预防脑中风

健康   2024-12-21 15:37   陕西  

北京同仁堂制药




冬至服安宫

预防脑中风

清热解毒

镇惊开窍

同仁安宫


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自冬至这天开始,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每年冬至后都会有强大的冷空气和寒潮来袭,造成骤然降温以及长期低温。而人体血管受到寒冷刺激后,引起血管的收缩,尤其是心脑血管的收缩,使血压骤升,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做好养生预防很重要。

冬至为什么要服安宫?


安宫牛黄丸的“宫”指君王居住的宫殿。以它来比喻人的脏器,则心为“君”,心包为“宫”。安宫就是使心安居在心包之中,因此得名
天气多变的时节,有心脑血管病病史的患者除了注意驱寒保暖、定期体检、保持好心情之外,还应把握冬至节点,提前备好安宫牛黄丸,为全年的健康养生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安宫牛黄丸具有清除血栓,软化血管的作用,日常体内多痰湿、湿热人群,也可在冬至期间选择服用,这有助于涤荡邪气,平衡阴阳,使心血管系统、脑神经系统保持干净。
温馨提示:安宫牛黄丸可于冬至节气前一天、当天、后一天,也就是12月21、22、23日,每天1粒,3粒/节气,嚼服,或温水化开送服,最佳服用时间中午11:00-13:00,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

预防脑中风

安宫牛黄丸






同仁堂|安宫牛黄丸

01

主要成分

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

02

组方分析

牛黄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熄风止痉;
犀角(水牛角)咸寒,清营凉血,安神定惊;
麝香芳香,通达经络,开窍醒神,共为主药。
黄芩、黄连、栀子苦寒泄降,泻火解毒,以助牛黄、犀角清泄心包之热;
雄黄解毒豁痰;冰片、郁金通窍醒神,化痰开郁;
朱砂清心镇静安神,熄风止痉定惊。
诸药合用共收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效,为治疗高热神昏、中风痰迷的要药。中医界也流传着“稀里糊涂牛黄丸”之说。该方后由清宫传入同仁堂,纳入同仁堂药目和配本。

03

经典传承 百年名方

安宫源起大疫,由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研创,被誉为“温病三宝”之首,有“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的美誉。

04

古法炮制 品质保证

包金衣,手工搓制,8次吊蜡,多道工序最大限度保护药效,重则急救,缓则护脑。

05

退热开窍 醒脑护神

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麝香开窍醒神,共为君药水牛角清心凉血解毒,为臣药黄芩、黄连、栀子清热泻火解毒,助牛黄以清心包之火;冰片、郁金芳香避秽,通窍开闭,以加强麝香开窍醒神之效;朱砂、珍珠镇心安神,以除烦躁不安;雄黄助牛黄以豁痰解毒。有效清热解毒、镇惊开窍、保护大脑。

安宫牛黄丸可用于持续高热、甲流危重症患者,有效退热、开窍、醒神、护脑!甲流高发季,备安宫、退高热、预防重症。

06

用药注意事项

1、安宫是治疗实热证的,一般发热三天不退,病邪由表入里,舌红苔黄,这时候服用安宫是可行的。
2、如果发热前三天就使用安宫,则需要看舌象,白腻苔,则为寒湿重,此时不对证,是不适合使用安宫的。
3、需要注意的是,在未发热前,患者的病情到底向哪个证型发展是不易预测的。所以,不建议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安宫牛黄丸来进行预防。
4、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孕妇慎用;用药期间,需注意忌食寒凉、生冷以及辛辣油腻食物;儿童用药须在医生指导和成人监护下进行。
此外,安宫牛黄丸并不是越陈越好安宫牛黄丸中含有冰片、麝香等挥发性成分,时间久了,有效成分会有所降低。所以,从药效上来考虑,不建议盲目追求年份久远的安宫牛黄丸。
同仁堂牛黄丸选材地道,工艺精良,匠心制作,包裹金衣,是您的不二之选。



小编后语

今日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感谢粉丝朋友的支持和关注,希望我的分享能让你了解更多的用药知识,读到最后记得给小编一点点创作的鼓励,加个关注,点点赞,朋友圈里分享走一走,让更多喜欢中医药健康养生的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古老又有智慧的中医药文化,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贡献责任和力量。文中分享了几款北京同仁堂健康养生产品,需要的朋友可以自行下单,祝大家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END-




往期回顾


1

同仁堂中成药|柏子养心丸,补气安神,体虚失眠多梦患者的常用药

2

同仁堂中成药|鱼鳔丸,补肝肾、益精血,补气和中的经典名方

3

同仁堂中成药|复方丹参片,守护你的心血管健康!

4

同仁堂养生茶饮|五指毛桃茯苓薏米茶,一年四季都可以喝的祛湿茶

5

同仁堂养生|艾草足浴包,秋冬养生祛湿寒,让你远离亚健康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

用心分享健康知识

做一个有爱有温暖的公众号

兴庆小讲堂
传承中医药文化,弘扬国药之精髓。 本公众号主要分享北京同仁堂药品知识及相关健康养生常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