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有一种奇怪的“快乐教育”论调大行其道,认为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不该逼孩子做不想做的事情,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乍一看,这个观点并没有错,但是,孩子哪里懂那么多。
她哪里知道不学习的人,未来要多吃多少苦,要经历多少生活的磨难。
她只会觉得,眼前的快乐最重要。
你现在不逼她,将来她长大了只会埋怨你:为什么当初你什么都不逼我学?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决定孩子未来的,并不是智商,而是坚持。
“艺多不压身”,有才艺傍身,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还能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树立更多的信心。让孩子学一两样才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现在很多家长的做法。但实际上没有哪一样才艺的培养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
孩子选了一个兴趣班,但是学了一段时间又不想学了,这是很多父母都会遇到的问题。那怎么培养孩子坚持的品质呢?陪着她一起坚持,也许是最好的示范,也是最好的方法。
有一个朋友,7个月早产出生,从小体弱多病,一遇天气变化,她必然是班上第一个伤风感冒的小朋友。为了帮助女儿锻炼体质,六岁的时候,妈妈给她报了舞蹈班。
学舞蹈十分辛苦,“当时的感觉是痛不欲生,尤其是看到别的小朋友都在外面玩,自己却要学那么枯燥的基本功。”她也曾万般不情愿地哭着喊着:“妈妈,我不学舞蹈了!”
可是妈妈在这件事情上从来没有退让过,为了帮助女儿把舞蹈练下去,这位母亲想了很多办法。她让女儿给自己当小老师,记住老师课堂上的动作,回来教妈妈。还买了一套光盘,有空就看视频学舞蹈,陪着女儿一起练。
学校里组织的舞蹈比赛,她都鼓励女儿参加,不得不说女儿在舞蹈上颇有天分,从学校的小舞台到市里的大舞台,有一次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拿到了金奖。兴趣就在一次次的成就感中慢慢形成了。
“刚开始学的确很辛苦,可是后来也就习惯了,成了每天的生活。”一直到现在,舞蹈依然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即便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舞蹈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每年年会,她都能带着部门的同事拉练出一支相当有看头的舞蹈节目。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技术技巧,也不仅仅是锻炼了身体,更是养成了一种凡事都需要坚持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将伴随他们的一生。
很多父母都会说,我们并不希望孩子成为舞蹈家,只希望他能够享受舞蹈的乐趣。然而舞蹈是极具技巧性的,不训练,不坚持是学不出来的,而所谓的气质也是长年累月坚持训练的结果。
大学时候的闺蜜,小时候学过舞蹈,可是小孩子心性,学了一段时间之后怎么也不愿意去了,闺蜜妈妈也不想她的童年被强迫学这学那,于是就这么半途而废了。
现在闺蜜跟人聊起来还是会感慨,“如果当年妈妈逼着我学了就好了,不至于现在没有一样拿得出手的特长。”话里话外流露着遗憾。
对于年仅几岁的孩子来说,喜欢和兴趣并不能完全划等号。当孩子说她喜欢什么时,也许真的只是喜欢,但兴趣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这个过程孩子能不能坚持下来,很多时候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如果频繁终止或者更换课程,孩子的兴趣就只能一次次地止步于每一次脱口而出的“喜欢”。
很多人常常会妖魔化各种兴趣班,觉得上兴趣班就是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其实,任何学习,不管是舞蹈、乐器,还是学科知识,都是需要花费时间和努力的,没有什么是可以轻轻松松就取得成果的。
虽然不赞成把孩子淹没在兴趣班的汪洋大海中,但是也并不赞同纯粹的快乐教育,什么都不学,任由孩子自由发展。
在陪伴孩子上各种兴趣班的时候,考验的不仅仅是坚持,还有大人对时间的掌控能力,这对孩子来说,也是必须在漫长的生活和学习中所必需掌握的技能。
那些被逼着上兴趣班的孩子,长大了以后,回想起当年的经历,大多数会庆幸自己在小的时候就坚持get了一门技能,而这让她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感觉到非常的自豪。
网友小飞鱼:小时候没机会学什么,学过几个月画画,很感谢那时候的自己。当时学的很辛苦,却换回一点儿美术基础。现在可以偶尔陪孩子玩一下,让她赞叹说:妈妈好厉害!
网友宁静致远:小的时候学过一段时间的书法,还拿过市里的书法比赛三等奖,现在春节可以写幅春联挂在门上。当然这对于收入而言并没什么卵用,但是有点小乐趣生活也会变得津津有味。
网友七七七七七:小时候和我妈打的百分之八十的仗都是因为钢琴。从五岁到十八岁,也没成为什么大师或者音乐素养多牛的女孩子,也不属于有天赋的人。然而现在,快乐或难过时弹些自己喜欢的曲子却成了生活中有滋有味的调剂品与莫大的安慰。谢谢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