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是古文字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齐国陶文则是战国陶文中资料较多、较为重要的一类。它见于陶器,有刻划、戳印等不同形式,内容常带有制陶者乡里、姓名,官营的有时会带有职官,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商标”。青州博物馆就藏有一定数量的陶文,但是有明确出土地点的仅有两例,“蒦阳邑匋里人談”即是其一。它发现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采集自高柳马庄遗址。
一
陶文及出土遗址情况概述
此次发现的陶文见于一陶器残片上,从形制上推断应为陶罐口颈部残片;陶片为泥质灰陶,陶片残长约15.2、高约7、厚约1.1厘米,推测口径在14~15厘米之间;陶文位于颈部,戳印而成,长1.7、宽1.5厘米,皆为阳文,全文共六字,释为“蒦阳(邑)匋里人談”。
▲ 青州高柳马庄遗址齐国陶文拓片
该陶片系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自青州高柳马庄遗址采集所得。马庄遗址系青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州市高柳镇马庄村西南200米处,东临北阳河,为一平原遗址。遗址现为大棚及农田所覆盖,现存遗址东西最长约200米,南北最长约200米,总面积在3万平方米左右。该遗址文化堆积厚约2米,第二次文物普查时采集有大汶口文化白陶鬶把,龙山文化夹砂褐陶鼎足、鼎口、弦纹盆口,岳石文化夹砂褐陶罐口,商代夹砂褐陶绳纹鬲口等标本。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采集到龙山文化时期的弦纹磨光黑陶片、商周时期的陶鬲口沿、战国时期的残陶盂、汉代的绳纹筒瓦片以及这片带有田齐陶文的口沿残片。该遗址延续时间长,标本丰富,文化内涵深厚,而且保存相对较好,是青州市众多遗址中较好的一处。
▲ 马庄遗址全景及陶片出土地点
二
陶文的释读
经过学者们的共同努力,学术界对齐国陶文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基于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对于青州新发现的陶文释读相对比较容易。该陶文自右向左分为三列,由于比划清晰,因此不难识别,六字依次为“蒦匋里人談”,“”为“阳邑”合文(孙敬明《齐陶新探》),所以该陶文亦可读作“蒦阳(邑)匋里人談”。该陶文的隶定亦有直接证据,高明先生所著《古陶文汇编》(以下简称《汇编》)中收录的两例陶文也可作为例证。《汇编》中编号3.198和3.199的两例陶文在比划结构、文体书法、布局方式以及形状尺寸均与马庄陶文毫无二致。因此我们可以肯定,青州高柳马庄遗址发现的陶文确为“蒦阳邑匋里人談”无疑。
▲《古陶文汇编》3.199陶文与马庄陶文对比
齐国陶文中,“物勒工名”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不难识别青州高柳马庄遗址所发现陶文的含义:“蒦阳匋里”即制陶者的籍贯,齐国陶文中,“蒦阳匋里”常见,《汇编》自3.170号陶文至3.257号陶文皆为“蒦阳匋里”,而其他如“东蒦阳”“中蒦阳”者不可胜数,“蒦阳”系齐国制陶业较发达的一个中心已是学术界定论;文尾的“談”当指制陶者之名;全文共同说明作此陶器的陶工是一个叫做“談”的蒦阳邑匋里人。
从陶文内容的组成来看,“蒦阳邑”+“匋里”+“人談”的结构符合孙先生《齐陶新探》中关于私营制陶业者陶文第四类“某邑某里人某”的分类特点。因此,我们也可以断定,该陶文出自私营制陶业者。根据孙先生在《齐国陶文分期刍议》中的论述,该陶文年代当在战国晚期,即田齐闵王元年(公元前301年)至田齐王建末年(公元前221年)之间。
三
青州博物馆藏陶文概述
青州博物馆藏齐国陶文共计134例,均为戳印文,多数字迹比较清晰,较易分类。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于个人捐赠,如古董商人李徵山捐献99例,青州市口埠镇(今何官镇)孙阪村人李方德捐献6例,段发仁捐献1例;采集标本中1例采自凤凰台遗址,另1就是上文提到的马庄遗址采集标本;其余26例来源不详。2009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山东省青州市邵庄镇中晨电力公司工地发掘过程中曾出土1件带铭文的陶豆,资料现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从陶文的格式和内容判断,青州博物馆藏战国陶文均为战国时期的齐国陶文,其中绝大多数为民间手工作坊的产物,共计130例,属于官营制陶业作品共计4例。从器物的制作工艺和规整程度分析,多数器物不规整,制作较为粗糙,未见使用的痕迹,初步推测可能为生产过程中的残次品。
从器型类别上统计,青州博物馆藏战国陶文中129例位于豆柄上,3例位于壶底部(2例)和颈部(1例),2例位于陶片上(器型无法判断),按照内容可分为城类、蒦类、豆里类、塙闾类、楚郭郷类、单字类、其他类以及不可辨识共计8个大类,大类下面再细分为32个小类。总体来说,青州博物馆藏战国陶文数量较多,种类较丰富,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文图|李亮亮
编辑|王雷
校审|徐清华
核发|杨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