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万字讲稿,观点鲜明、结构清晰,针对性指导性强!

文摘   2024-09-18 13:14   安徽  
示范带动提质文旅赋能增效 以农文旅深度融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现场会议上的讲话
甘肃省庆阳市委书记黄泽元
2024年8月14日
根据录音整理

加强文化引领和旅游带动、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今天,市委、市政府在环县召开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现场会议,主要是学习借鉴推广环县洪德镇庄子峁农文旅融合发展经验,动员全市上下按照“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农文旅深度融合”思路,启动实施全市农文旅融合百千万工程,推动庆阳农文旅融合发展向前大跨一步,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里,我讲四个方面意见。

一、庄子峁的经验弥足珍贵,应当大力推广

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一种以现代农业为基、以乡土文化为魂、以休闲旅游为体,将农业、文化、旅游要素资源深度融合,推动三个业态互促共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模式、新业态。庄子峁是环县一个比较偏远的自然村,只有22户村民,基础条件不佳,生态环境不优,人口素质不高,过去是贫困落后的小村庄。这几年借助互联网平台,强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整体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这是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培育形成的一个典型案例。其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为传统农业现代化转型闯出了一条路子。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自从有了人类就没有离开过这个产业。如何让这一古老传统产业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体现价值已成为一个重大课题。庄子峁在传统农业转型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弥足珍贵的经验:这种转型是把传统工艺活态化。庄子峁的酱油、醋、豆腐等传统农产品的生产,过去都是以家庭为生产单元、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的生产,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扩张,现在大多数酱、醋都已经是标准的工业品,而传统的作坊式生产技术和工艺,逐步演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庄子峁适应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原生态的追求,用最传统的加工工艺进行生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活态化展示,让游客亲身体验传统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大大提升了游客的参与度与满意度,增加了游客品尝购买、宣传推介的兴趣,赋予了传统工艺现代价值。这种转型是把传统食品商业化。庄子峁生产的豆腐、油饼等都是传统食品,也是庆阳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见食物。现在庄子峁利用互联网这个最现代的技术手段,把线下生产与线上销售结合起来,使这些本来只是自家餐桌上的食物变成了走向广阔市场的时尚商品,变成非常受欢迎的畅销产品,构建起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商业模式,使得最不起眼的家常食品成为创造价值和利润的现代商品。这种转型是把传统农事体验化。庄子峁的种菜、养鸡、养黑山羊古已有之,是最传统的农业生产,在农村十分普遍,但对许多大城市的儿童都是少见的新鲜事;扎笤帚、碾辣椒面、绣香包等都是传统农事活动,在农耕文明时代就是代代传承的农活,但现在已是濒临失传的技艺。庄子峁运用手机直播的方式在网上展示,将其变成一种体验化享受,并让对农事活动感兴趣的网友变成粉丝和顾客,把传统农事变成旅游项目。

第二,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探索了一种模式。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在融合,核心在实现融合的途径和方式。庄子峁的成功出圈,就是因为探索出了一条比较有效的融合发展模式。一是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一二三产的分工是工业化的产物,听起来似乎很复杂,但实际上农村生产过程已经涵盖三个产业。有人形象地说养牛是一产、宰牛是二产、吃牛是三产、吹牛是四产,这是一二三产贯通产生的饮食文化。庄子峁从种粮养殖、产品加工、商品销售,到开饭馆提供地道美食,实现了三个产业的贯通,并在各个环节融入农耕文明、饮食习俗等文化元素,由此形成了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二是实现了农文旅三种业态的融合。农业是农文旅融合的根本,没有农业,农文旅融合就失去了源头活水;文化是农文旅融合的灵魂,农村到处都有农特产品,但庄子峁的农产品为大家所关注,就是由于乡土文化产生的吸引力;旅游是农文旅融合的载体,只有借助旅游这个载体,农特产品才能走出去,游客才能引进来。庄子峁刚开始只是通过电商卖特色产品,后来通过特色产品把更多游客吸引来,就有了各种各样的乡村旅游产品,农文旅三种业态实现互促共进,融合发展的牌子也越打越响,真正实现了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三是实现了乡土意境与时尚休闲的融合。这是农文旅融合发展产生放大效益的源头,因为高品质的旅游活动就是要让游客实现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高度统一。在庄子峁既可以体验耕作、喂养、采摘等农耕生活的乐趣,又能品尝地道正宗的乡土美食。庄子峁为满足游客享受乡土意境和追求时尚需求而开发了研学旅游、农事体验、书画创作、象棋比赛等旅游活动,适应了当前消费市场转型和个性化、体验式旅游需求增长的新变化,实现了最传统乡村意境与最时尚旅游活动的有机融合,因此产生了吸引力,具有了成长性。

第三,为乡村全面振兴打造了一个样板。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兴旺。庄子峁通过产业发展,推动乡村建设、环境治理、整体风貌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大的转变。庄子峁22户村民打破原有产业边界,先后建成8个小作坊、3个养殖中心和8个产业基地,实现了家家有产业,而且是一户一品,2023年全村人均收入2.2万元,超过全省农村人均收入水平近1万元。通过产业带动,乡村面貌大幅改善,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柏油路到村、硬化路到户,村庄变成了景区。更为可喜的是带动群众精神面貌大为改观,群众心态积极乐观,生活昂扬向上。正因为有了产业、有了收入,过去积累的一些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富而安、富而康、富而和,“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的乡村善治在这里得到生动显现。

这三个方面的成功经验充分说明,庄子峁这种产业形态和发展模式拥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推广应用和挖掘提升,我们实施农文旅融合百千万工程就是要在全市范围内学习推广庄子峁的成功经验,开展更多更生动的农文旅融合创新实践,使之成为庆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庆阳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正当其时,必须抢抓机遇

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一个新的时代课题,也是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历史性机遇。农文旅融合发展有国家政策支持,有市场需求潜力,有富集的资源禀赋,大有可为、未来可期。

第一,从国家政策导向看,农文旅融合发展是支持的重点。乡土中国是中国文化之根,乡村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绕不开的课题,也是重点和难点所在。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立即接续启动了乡村振兴,并制定了一系列方略、政策,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是重要的一招、关键的一步。

首先,开发“土特产”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农文旅融合发展是有效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土”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也造就了一方文明。我国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70%以上在农村,就因为一方水土造就的文化独特性。“特”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庄子峁村和连家砭村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前者地处环县北部山区,干旱少雨、生态脆弱,后者地处子午岭林区,森林和植被覆盖率非常高,不同的地域特点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形态、产业结构,甚至鲜明的文化特征。“产”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就是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形成规模优势,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事实证明,做好“土特产”文章,农文旅融合发展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载体,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加快推进。

其次,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农文旅融合发展是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是党中央部署的一项重大战略,确定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制和组织领导体系。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是市县乡村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从发展规律来看,乡村振兴不是逆城市化,不是让进城农民再返乡种地,而是要用好用活乡村有限资源、有限土地,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全面提升乡村品质和农民生活水平。农文旅融合发展就是盘活利用乡村要素资源,促进产业深度融合,最大限度提升农产品价值。自古以来,“谷贵伤民、谷贱伤农”始终是一个政府必须关注并解决好的社会问题。粮价过高就会损害城里人的利益,粮价过低就影响到种地人的收益和种粮的积极性,这一规律决定了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不可能大幅上涨。纵观千年历史,粮价的涨幅极其有限,对比改革开放前后的粮食价格上涨不过三五倍,但全社会的收入水平已经增长了近百倍。因此,农村不种粮不行,但只靠种粮种菜也很难真正富起来,而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很好地破解了粮食生产低价低效的问题,通过把粮食用石磨加工成不含任何添加剂的原生态面粉,价值增加数倍;再用石磨面粉加工成手工馒头,赋予农家特色、手工工艺等文化符号,价值又有大幅提升。以文化赋能、旅游增效,实现传统农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值,这就是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奥妙所在,也是通过产业振兴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选择。

再次,绿色转型是大势所趋,农文旅融合发展是现实途径。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之一,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应有之义。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其中农业绿色转型首当其冲。农文旅融合发展,就是通过将文化、旅游这些最为绿色低碳的产业与农业产业互融互嵌、互促共进,让农业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真正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在绿色低碳转型上迈出坚实步伐。因此,我们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方向,必须盯住大势、抓紧抓好。

第二,从庆阳资源禀赋看,农文旅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农文旅融合发展,“农”和“文”是内在基础,而“旅”是载体通道,前者必须通过后者才能实现其价值。庆阳的旅游发展离不开资源禀赋的支撑,也受制于资源禀赋的约束。其特点可以用两句话概括:资源禀赋有优势也有短板,农文旅融合才能扬长补短。

从资源本身看,庆阳有优势也有短板,庆阳具有足够历史长度和文化厚度,发掘出土的中国第一块旧石器见证了人类在庆阳10万年前的活动迹象,南佐遗址实证了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庆阳文旅资源有足够的维度和丰度,农耕文明悠久,能源资源富集,生态环境多样,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资源禀赋及发展要素最为齐全的地方之一。但资源禀赋的短板也非常明显,突出表现为独一性和特异性明显不足、知名度和辨识度不高。甘肃最重要的文化旅游品牌是敦煌,因为是儒家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西方文化四大文化的交汇地,具有文化上的独一性。张掖的七彩丹霞是全球唯一的彩色丘陵,具有地貌上的特异性,而庆阳的旅游资源在独一性和特异性方面显然无法与之比肩。由于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旅游宣传手段单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庆阳的旅游资源在知名度和辨识度上也有明显差距。

从旅游发展的趋势看,农文旅融合才能扬长补短。资源禀赋上的短板客观存在,短期内无法改变,我们就要研究如何扬长补短。敦煌和七彩丹霞虽然有独一性和特异性,但都基本上不具备重复可进入性,而庆阳的生态环境、地貌形态、气候特点、物产丰度是体验式、康养式旅游发展的宝贵资源,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就可以扬长补短。庆阳既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又是全国数字经济算力高地,庄子峁把最古老的农耕文明与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把农文旅三个产业的要素潜力通过融合最大限度释放出来。庆阳区位优势明显,有着便捷的交通条件,已经构建形成高铁、高速、航空并存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加上深厚的农耕文化、浓厚的乡土气息、闲适的田园生活、独特的生态农庄、悠久的传统技艺等自有的天然吸引力,就会催生一大批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因此,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就可以克服单一资源的不足,弥补自然要素的短板,产生“1+1+1>3”的放大效应,也可以实现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的互促共进。

第三,从市场变化趋势看,农文旅融合发展有巨大潜力。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千行百业,也在赋能千行百业,农文旅产业也不例外。从农业看,已经从过去的供给决定消费转变为消费影响供给甚至决定供给。传统农业受自然环境和技术条件影响,能种什么就消费什么,过去环县只能种小麦和玉米,生活消费也就离不开这些农产品。现在老百姓不仅要吃传统的面食,而且还要吃南方的大米、河海的鱼虾,消费的升级必然带来生产的转型。随着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部分农产品已经实现工厂化生产,冬煨火炉吃西瓜已经成为现实,消费引领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正在加速演进,不仅改变了农业供给消费关系,也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创造了更大的需求、增添了更大的发展动力。从旅游看,已经从大众化走向个性化和分众化。改革开放之前旅游是奢侈消费,只有极少数人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后全民收入增加,旅游成为大众消费,旅行社遍地开花,以观览为主的大众旅游迅速升温。但现在更多呈现分众化和个性化特征,因为通过互联网的信息整合,解决了线下组团、定制旅游等难题,促使碎片化旅游消费成为可能,催生了旅游新业态。发展乡村旅游恰好能够满足分众化、个性化旅游消费需求,未来前景广阔。从文化看,已经从奢侈品变成了必需品。进入互联网时代,大众对文化的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传播文化、获取文化的方式途径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信息、传播文化,如果内容素材足够吸引人,就可能一夜出名。全国现有网络直播用户达8.16亿人,占网民总数的75%,电商直播企业194万户,今年上半年就增加了41万户。生产文化、传播文化、获取文化已经成为群众的普遍生活方式,供给侧和消费侧拥有了广泛精准的对接平台,也为个性化和分众化文化旅游消费打开了巨大市场。只要我们应时而动、顺势而为,把深厚的农耕文明、多元的现代农业,用农文旅融合的方式充分呈现出来,就会创造出更大价值。

三、农文旅融合百千万工程是重大行动,必须抓实见效

农文旅融合百千万工程是庆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市委、市政府已经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百个示范村、千家直播账号和万户参与的任务,现在关键是紧盯目标不放松,全力以赴抓落实。在实施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着力重点。

第一,既要学习借鉴,更要创新转化。学习借鉴,就是要重点学习借鉴庄子峁融合发展的理念、创新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新业态新模式的有效做法。创新转化,就是要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根据各村的地域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人口构成等优势特点,因地制宜构建多点开花、多业融合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场景。从庆阳的自然条件和禀赋特点看,至少可以重点发展以下六种类型:一是景区带动型。南梁的红色大景区、合水县的花溪谷景区、环县的东老爷山景区都具备这样的条件,应当加快培育。要以成熟的景区为依托,借力发力,带动周边村发展民宿、餐饮、娱乐等旅游服务业,形成乡村旅游新业态。二是农业观光型。庆阳大面积的苹果园、设施农业园区、中草药种植园等很有特色,只要配套相应的旅游设施,借助互联网开发家庭小果园、小农场等业态,都有可能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样板。要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突出乡村特色,发展农业观赏、农事体验、休闲采摘等配套产业,把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产品优势。三是主题民宿型。庆阳的陇东特色民居、窑洞等都是高端的民宿题材,加上黄土大塬上良好的植被和生态环境、丰富的物产,发展主题民宿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要突出黄土特色、地域文化、乡土气息,将个性、特色与舒适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批类型多样的特色民宿。四是民俗文化驱动型。依托庆阳香包、剪纸、刺绣等民俗文化资源,加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力度,以传承人、工坊为带动,全村全员参与形成几个专业村,建设民俗文化产品的生产基地,吸引民俗文化爱好者交流学习,带动民俗文化“火爆出圈”。五是红色文化赋能型。庆阳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宝贵红色基因,南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时间最长的地方,宁县太昌诞生了甘肃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山城堡、包家寨子等革命遗址星罗棋布,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响红色文化特色招牌,实现红色文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教育效益最大化。六是特色餐饮聚集型。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特色餐饮是旅游中渗透性最好、经济价值最高的项目之一,庆阳的特色饮食品种多、品质优、仪式感强,是十分优良的文旅资源。我们可以深度挖掘陇东饮食文化,利用本地特色美食资源,制作传统美食和风味小吃,以“舌尖上的消费”助推文旅市场持续升温。

第二,既要遵循规律,更要大胆探索。现代农文旅融合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支撑,是数字经济时代农业、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呈现出三个鲜明特征:一是流量经济。互联网时代,流量决定规模效应。爆款产品、创新模式、名人效应等决定了流量多少,流量创造了许许多多造富神话,创造流量、激活流量才能有更高的价值、更大的规模。二是信用经济。互联网消费的一个重要价值贡献,就是重塑了中国人的商业信誉,改变了一个时期消费者市场上货比三家、精挑细选还可能买上假货、高价货的局面。现在消费者在既不见人也不见货的情况下就敢于下单付款,是基于平台的信用,如果信誉缺乏或丧失则意味着商业模式的坍塌崩溃。因此,不仅庄子峁必须在发展中强化自己的信用,所有借助互联网进行产品营销的商家、示范村都必须从一开始就塑造良好的信用。三是创意经济。旅游是自觉追求差异化的活动,差异化越大越有吸引力,差异化不仅来自禀赋的差异,更有赖于创意。在互联网时代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农文旅融合需要创新性思路、创造性模式、创意化产品,这样才能有魅力,才能创造更大价值。

学习庄子峁不能拘泥于单一模式,要敢于在三个方面大胆探索创新。一是技术手段上的大胆探索,围绕区块链、云计算、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用好消费互联网,盯住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加强信息技术综合运用,加大农文旅产品创新力度,实现更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二是商业模式上的大胆探索,庄子峁的成功首先是构建了一套亲情利益相互交织、线上线下共同发力、生产销售体验梯次推动的商业模式。各乡镇村社都应当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分析,挖掘潜在商机,定位目标客户群体,大胆探索资本、技术、产业等融合创新的商业模式,实现效益最大化。三是核心业态上的大胆探索,农文旅融合的成功案例虽在形态上各有千秋,但都离不开核心业态的塑造。示范村要立足村情实际大胆创新,聚合要素资源催化裂化,培育一个甚至多个拿得出、叫得响的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农文旅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第三,既要强化行政推动,更要依靠市场驱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一个新模式,是对各个产业的重构性变革,既要靠各级政府的行政推动,更离不开市场主体的有力驱动。

行政推动要抓住三个关键:一是组织引导。充分发挥工作专班的统筹协调作用,通过召开现场会、组织培训、外出参观等方式,把最先进的理念、最前沿的技术、最成功的经验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推广到每个村。二是政策支持。要用好国家培育产业强镇、和美乡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和已出台的包括贴息贷款在内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有重点分步骤地创建一批示范村、示范项目,下一步还要根据实际需求分层次出台新的支持政策。三是环境营造。广泛宣传动员,开阔各级干部的视野,优化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软环境。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强化重点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硬环境。

市场驱动要做好四篇文章:一要善于挖掘整合盘活资源。大力挖掘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岐黄文化、民俗文化、名贤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办好香包民俗文化节等特色节会,提高庆阳文化知名度和辨识度。盘活现有景区景点闲置资源,加大土地、房产等要素资源整合力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合作经营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二要善于引进项目资金资源。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决策部署,激活农村沉淀下来的大量资源,以此为基础扩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并通过合作经营、入股投资等方式,大力引进外来项目资金资源,引导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为农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三要善于发现培养用好人才。农文旅融合发展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生产,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成败的关键。要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借助“万企兴万村”等行动,促进各类人才回乡发展,把现代生产要素、先进理念带到农村,让“土专家”“田秀才”搭档“乡创客”“新农人”,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四要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农文旅融合发展离不开好的机制,巩固提升、持续壮大更需要有好的机制,这个机制的根本是利益联结和风险共担。既要形成强固的利益纽带,使要素得到有效聚集,利润得到合理分配,又要有矛盾纠纷调处和风险防范的措施办法,确保建得起来、活得下去、壮大发展。

四、抓好开局起步工作至关重要,必须全力突破

文旅产业是朝阳产业、富民产业,具有一业兴而百业旺的乘数效应。庆阳文旅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前景广阔、未来可期。今天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正式启动,开局决定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当下要做好五件事:

一是策划为要。农文旅融合发展,并非农业、文化、旅游三种要素的简单叠加,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规模扩张,而与传统种养业有质的区别。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是通过文化的激活、数智的赋能让产业更具价值,策划的水平决定发展的层次,甚至很大程度上决定成功与否。一要找准定位。按照差异化发展原则,立足村域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突出本地特色培育壮大产业体系。文旅部门要科学合理引导,组织一批专家进行调查研究、会诊把脉,使策划具有前瞻性。同时要把专家眼光和农民智慧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发挥群众智慧,让文旅产业定位更接地气、更有效益。二要突出创意。以传统特色农业为基础,以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为导向,用创新的模式、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措施把文化价值挖深挖透,不断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力度,让传统特色农业资源和生产方式更具灵性,使生产活动和产品承载更有艺术性、仪式感和吸引力。

二是培训为先。文旅产业是最需要创新引领和人才支撑的行业之一。要充分借鉴庄子峁成功经验,把庄子峁打造为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培训基地,分批次组织乡村干部、直播播主、合作社和企业负责人等到庄子峁进行现场培训,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的“新农人”。商务、文旅、农业、人社等部门要整合培训资源力量,将农文旅融合发展人才培训作为重点,变“单打独斗”为“攥指成拳”,不断推动观念转变、共识凝聚、视野开阔、思路创新和落实水平提升,形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最大合力。各县区、市直各有关部门要统筹谋划,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有力有效推进落实。产业基础好的村要先行一步,组织龙头企业、能人大户等到庄子峁面对面、点对点实地交流学习,真正把庄子峁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学好学深,助推群众增收致富、村域经济提质增效。

三是抓点示范。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目标是利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市打造100个产业链条完整、农特产品丰富、景区景点多元、交通便利畅达、生态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和谐的示范村,今年集中打造20个村。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要建立“一把手抓总、分管同志主抓”落实机制,主要负责同志要定期调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农业、文旅、商务部门分管同志要各包抓一个点,全力协调落实好规划定位、资源配置、资金扶持、产业发展等重点环节工作,确保示范村创建工作有效率有质量。抓点示范工作既要做好100个示范村创建,也要兼顾支持引导自发探索发展比较好的村,既要推广以村为单位的典型,也要推广发展潜力大、增收效益好的创新性项目和模式,从而吸引带动更多村组和农民参与到农文旅融合发展中来,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农民增收致富、乡村繁荣发展。

四是外引内联。农文旅融合发展是外向性和内生性深度融合的业态。外向性是指它的价值是外向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不是村内的封闭循环,更不是运动式自娱自乐,而是通过电商直播等方式,推动农文旅资源走出去活起来,让各类产品占有更广阔的市场,进而宣传庆阳文化、打响庆阳品牌。内生性是指发展动力来自农民、来自村社,必须突出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动力活力,通过村级党组织带头引领,带动农民自发自主参与文旅产业发展,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外向性和内生性的结合要求我们必须将外引内联结合起来。

“外引”就是要引市场主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原则,精准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文化旅游企业、电商平台企业和快递物流企业,突出企业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主体地位,发挥企业注重长远收益的优势,让企业真正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主力军。要承办好全国农村电商现场会,向外界推广庄子峁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吸引更多市场主体来庆投资,为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内联”就是推动合作联动。突出抓好区域、产业、主播三方面联动:区域要合作联动,不能故步自封、无效内卷,影响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整体质效。要借助庄子峁已形成的影响力吸引度,加强产品供给、宣传推介、物流销售等区域内部合作,最大限度提升全市农文旅产品整体竞争力。产业要合作联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示范村之间要相互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解决好产品供应不足、种类单一、品质不优等问题。要加强产业要素整合,形成村社合作联动,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多元化农文旅产品的需求。主播要合作联动,引进知名直播播主带动,组建高水平团队策划推广,同时要鼓励引导主播相互成就、抱团发展,形成庆阳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网络矩阵。

五是聚能成势。农文旅融合发展是新形势、新技术手段支撑下的经济活动,是产业培育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既要“聚能”来推动发展,又要“成势”以体现效益。关键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要突出产业的基础支撑。农文旅融合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要尽可能丰富农业产业、特色加工业、乡村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休闲康养业等业态,形成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乡村产业格局。二要突出数智化的强大动力。数智化文旅是将数智技术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为游客提供更便捷、更丰富、更具个性化的文化旅游体验。要把饸饹面、豆豉、老豆腐等传统美食和风味小吃的历史渊源、原料挑选、烹饪过程等制作成短视频,既让游客享受到美食,又了解到传统食品技艺做法,提升消费者获得感满足感。要让更多的农民熟悉手机这个“新农具”、网络这块“新田地”,以数智化的深度运用,开创农文旅融合的崭新境界。三要突出增收的根本目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融合发展无论选择什么模式路径、培育何种形态产业,都要把促农增收作为第一目标、终极目标,用增收效益作为检验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尺,通过发展产业让群众聚在产业链、富在产业链上。

从成势的角度来讲,要实现三个目标:一要形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庆阳模式。百千万工程本身就是一种模式,要建立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研学体验、休闲康养等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体系,及时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拓展思路,创新产业和产品形态,形成看得见摸得着、有影响力和巨大效益、可复制可推广的庆阳模式。二要形成数字赋能产业发展的庆阳品牌。把庆阳的农业、旅游、文化资源优势和“东数西算”优势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算力场景应用优势,用好手机这个“新农具”,干好农文旅融合发展这个“新农活”,培育有市场眼光、有经营能力、有品德素养的“新农人”,打造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庆阳文旅产业品牌。三要形成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庆阳形象。乡村振兴最终靠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产业培育壮大的有效载体。要积极推广转化庄子峁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抓好示范村建设,在乡村建设、产业布局、村庄风貌改造等各方面考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要求,在全市培育出更多的“庄子峁”,形成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良好局面。(来源:中共庆阳市委办公室)

办公室学问
办公室里有“大学问”,个人微rcdabi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