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椽大笔2025新年献词丨文稿写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文摘   2024-12-30 11:43   安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全文共3316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 文稿写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 文稿不能生硬空洞,一篇好的文稿一定要有一些心有灵犀的句子,会突然击中你,用最朴实的力量抵达人心。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如椽大笔1” 

《如椽大笔文库》2025新年献词:
文稿写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龙绣华章辞旧岁,蛇舞笔底迎新春。在一往无前的奔赴中,在跋山涉水的砥砺中,转眼之间,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如椽大笔文库”团队向广大会员朋友和粉丝文友,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愿你们每一天都充满阳光与欢笑,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文稿写作亦如此,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文治武功,相辅相融。枪杆出政权,笔杆治天下。


图片源于网络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们坚信,一篇真正出色的文章一定是富有生命力的,既会书写时代、亦可记录历史、更能彰显力量。


用文字书写时代。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新的历史坐标上,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都发生在这一年。岁月奔流、时代向前,作为互联网世界的精彩记录者和奋力书写者,“如椽大笔”始终以澎湃的激情,昂扬的精神,用心用情、尽心尽力,深耕细作、春华秋实,不懈努力书写这多彩而长情的人间。难以忘记,我们初建时那一个个青春靓丽的身影;难以忘记,文稿写作中那一滴滴秉笔直书的汗水;难以忘记,网络屏幕前那一双双专注探索的眼睛。这些瞬间,都是“如椽大笔文库”团队与广大会员文友同舟共济、昂扬向上的生动写照,是挺膺担当、凝聚力量的鲜活证明。我们是时代的书写者,我们是时代的记录者,正因为拥有文字,我们才充满底气。文字让我们思索,文字让我们感动,文字让我们有了信仰,文字让我们见证新发展、记录新时代。


用文字记录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汉字以其独具的稳定性和传承性,使得中华历史文化持续发展并保存着完好形态,中华历史文化才能够一以贯之,连绵不绝,至今熠熠生辉。历史如镜、岁月如歌。正因为中国文字的一脉相承,得以完整记录了湮没在时光岁月里的历史故事。泱泱中华,古韵今风,弦歌不辍,文脉相承。而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字起源极其悠久,穿越时空的隧道,从彭头山遗址“五”字符、贾湖遗址刻符、柳林溪遗址“文”字符等,到安阳殷墟“一片甲骨惊天下”,中华汉字从8000年前的一个笔画开始,由简至繁且逐渐系统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汉字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智慧,还是民族融合的黏合剂和中华文化的向心凝聚力。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用奋斗和拼搏续写新时代华章,让汉字的魅力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用文字彰显力量。从殷墟甲骨、居延汉简,到敦煌遗书、明清档案,文辞雄伟、笔力千钧,中国文字的长河延绵至今,从未断流。这些被尘封久远的文字,承载着中华文脉,弥漫着人间烟火,永远鲜活生动,永远充满力量。也正是因为有了文字,我们才能得以知晓中华文明一路走来的苦难与辉煌,我们才能认知和感受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厚重积淀,我们才能感悟中国文字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仲尼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从周兴嗣编撰《千字文》一夜鬓发皆白,到王子安《滕王阁序》“槛外长江空自流(留)”一字千金;从杜工部作《三吏三别》而成“诗史”,到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当细细品味了这些文字之后,我们会发现,其实是文字所传达的思想传递给我们以力量。


图片源于网络



《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我们坚信,无论身处什么位置、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善握笔杆子,会写稿、能写稿、善写稿。


会写稿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身在兵位,胸为帅谋”。文稿写作,起着“以文辅政”的重要作用,是党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笔力既是工作的学习力、反思力与创新力,更是思想对外部世界的作用力,大小取决于思想的深度、广度和精度。以学铸魂、以笔为犁、以文促干,笔下功夫既是智慧的流露,也是责任的担当。一笔一画,不仅勾勒政策蓝图,更能凝聚人心,引领方向。


能写稿是提升本领的关键环节。“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文稿写作的过程,既是思考、谋划、推动、部署、落实的全过程,更是一个工作闭环的提前预演。用笔杆总结实践经验,化零散为系统、化粗浅为精深、化感性为理性,是提升领导干部思维水平、认识水平的重要方法。笔杆子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文稿写作也不能照抄照搬,要摒弃“虚头巴脑”“空洞虚伪”的文稿,充分结合实际,求真务实,涵养胸中“丘壑”,纳“乾坤”于笔下。


善写稿是句入人心的必然要求。“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不少单位选人用人,“善写文稿”往往是一个重要加分项。文稿写作的目的不是为写而写,而在于服务工作、解决问题。文稿不能自说自话,一篇好的文稿一定要能打动受众,让我们依然并始终相信文字的力量;文稿不能冗余繁复,一篇好的文稿一定要发扬“短实新”文风,少讲“正确”而无用的废话,多写深入思考过的文字,用凝练的文字来讲清楚思想、讲明白道理;文稿不能生硬空洞,一篇好的文稿一定要有一些心有灵犀的句子,会突然击中你,用最朴实的力量抵达人心。


图片源于网络



文稿写作,素材为基。我们坚信,“量”的积累能够成就“质”的蜕变,“如椽大笔文库”一定能帮助你更轻松地闯过“材料关”,从“小笔头”走向“大笔杆”,练就“金刚钻”,敢揽“瓷器活”。


文稿写作要多一些泥土气李强总理指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赋予文稿以灵魂的,是调研、是思考、是一字一句间的达意传情。可见文稿写作的素材,不能只有过去的经验和经典,应该还有当下鲜活的实践,要多一些“泥土气”,少一些“脂粉味”。文稿写作的素材来源于“民间”,你不妨经常到广阔农村去走走,让身上沾满泥土的“清香”;经常与人民群众聊聊,让文稿融汇基层的“语境”;经常到庄稼地里干干,让身体存念劳动的“滋味”。如此,身上的“泥土气”就浓郁了,下笔的时候就会有“群众精神”和“实干精神”。


文稿写作要多一份“思考力”。笔杆子出战斗力,笔杆中也见好作风。一个令人敬佩的文稿写作“高手”,无一不是吃苦“吃”出来的,无一不是加班加点“熬”出来的,无一不是急难苦累任务“逼”出来的。高质量的文字输出,源自高质量的内容输入。每一位笔杆子都应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政治文化素养,从而在文稿写作时能够更加精准、生动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真正做到以文辅政、以文鼎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每一篇文稿的起草,我们都要深入研究,把自己的工作思考最大限度地体现到文稿材料之中。


文稿写作要多一个“素材库”。材料材料,最重要的还是要真材实料。既要善于“取材”,取切合客观实际的“材”,同时还要善于“用料”,客观公正准确地用“料”。“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如椽大笔文库”从创建至今,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伴随着风雨的洗礼,我们从单一化的文稿资源库,逐渐形成了以“线上+线下”为主要阵地的综合性矩阵式文稿服务平台。不求全库皆锦绣,但愿几篇入人心。从“千斤担”“领头雁”“导航仪”到“百宝箱”“及时雨”“原创荟”,从“一站式”“一键式”下载服务到“点对点”“一对一”量身定制,我们不仅以精心打造出的系列专栏热诚服务于广大会员文友,还推出了更加人性化、贴心化的智慧型、智库型、智囊型精准服务,以不断满足文友们更高的文稿需求,助力更多文友走出素材不足、信息茧房的困境,助力更多“材弟”“材妹”突破“材料围城”成为“才哥”“才姐”。


文稿写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愿在未来的文稿写作中,有更多的“材子”“材女”成为“才子”“才女”,写出更多直抵人心的文稿,朴实而坚韧,纯粹而铿锵!


愿在新的十年里,我们彼此约定,相互温暖,相依而行。而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请您再次接受“如椽大笔”的祝福:新年快乐!


新的一年,“如椽大笔文库”,欢迎您的加入!


本文部分内容或表述借鉴参考或引用于文友观点、浙江宣传、南方周末和网络等,特此致谢。

办公室学问
办公室里有“大学问”,个人微rcdabi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