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已经坐上了绿皮火车。
20年前,还没通高铁的时候,我每月拖着一只粉红色的行李箱去全国各地出差,坐的就是绿皮火车。
那时坐绿皮火车是因为只有绿皮火车,现在坐绿皮火车是因为有卧铺。
坐高铁的时长控制在3个小时内,我的老腰尚能驾驭,超过3个小时,我就腰疼难耐,坐立不安,总想起身活动活动。
这就麻烦了,如果买到靠窗的位子,邻座的旅客不起身,我就不好意思频繁起身。因为每一次起身,都意味着我的屁股得在邻座旅客的眼前晃一次。
晃一次行,但你不能频繁晃。为了减少晃屁股的尴尬,我只能强忍着,把自己钉在座位上,旅途就变得越来越难熬。
现在好了,重拾绿皮火车,我可以慢慢悠悠地躺在卧铺上睡觉。我在卧铺上的睡眠质量出奇的好,列车一荡一荡,犹如天然的摇篮,把我催眠,四周的嘈杂声我听得到,但是就像另外一个世界里传过来的,对我的酣睡如泥丝毫不能构成威胁。
真怀念绿皮火车的年代啊。
那时慢,从武汉去福州,去成都,去上海,要在卧铺上睡一整夜,年轻,二十郎当岁,睡得特别香甜,不知失眠为何物。现在太快了,高铁快,时光快,我老得也尤其快。
那时慢。因为大家都知道慢,都知道还有十几个小时的旅途共度,所以大家特别宽容,天南海北的人一起聊天啊,聊的很大声大家也习以为常。不像后来出现的高铁,太快了,太苛刻了,我真的不喜欢,有人手机的声音稍微大点了,有小婴儿哭了,都能引起公愤,都会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那时慢,慢到我完全忘了时间这回事。因为我太年轻,我洋洋得意地攥着大把的青春年华,就像一个时间上的富翁,总有一种天长地久无尽时的错觉。现在太快了,我真的不喜欢那种快的感觉,快到我认识的熟人已经去世了好多个。印象中,明明他们还是年轻的样貌,还是蓬勃的生命啊?太快了。我不喜欢。
那时慢,慢到还没有微信聊天,语音通话,视频通话,支付宝转账,微信转账。我写一封家书,用特快专递寄出,也得三四天才能收到。我给家里寄钱,还需要去水果湖邮局排队。我给一个故人写了一封信,他也是一周后才收到。慢了真好,慢了,就有等待的小小喜悦。不像现在,太快了,微信转账可以一秒钟到账,好像钱也不像钱了,钱就是一个没有温度的,机械的数字。
那时慢,慢到我总以为来日方长,今后有的是机会。其实不然,后来就变得很快,快到有的人不知不觉就见了最后一面,有的事莫名其妙就成了如烟往事,站在时光的这头回顾历史,多少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成沧海一粟。
那时慢。真的好怀念那时的慢啊!如果可能,时光请慢点走,请容我慢慢的品咂这百味的人生别让时光那么快的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