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标准的深入实施和新教材的全面推广,中小学生教育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革新。为了积极响应这一时代号召,柳州市2024年10月29日~30日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教学展示活动,我校生物教研组和化学教研组积极参加了本次教学展示。
生物科
张析怡老师授课
张析怡老师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以任务驱动的模式进行互动式教学,以新冠病毒导入,通过资料分析获取相关信息后结合教材构建体液免疫的过程模型,再以角色扮演情景剧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从情景剧中引出二次免疫相关知识,并完善体液免疫的过程。在这次的展示课中,课堂完成度高,通过资料分析、模型构建、角色扮演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科学思维的能力。如果在课堂中能做到更有具体化的评价,可能这堂课呈现出来的效果会更完美。
课堂活动
吕燕老师评课:张析怡老师的这节课在设计上有很多的亮点,整节课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教学,课堂一开始,是以人体抵抗新冠病毒的视频作为导入,这迅速把学生带入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继续往下探究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资料分析,模型构建,角色扮演,问题合作探讨等活动进行教学,教法丰富有效。本节课知识点多、概念多,但教师没有包办,而是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构建中,在突破体液免疫过程的几个关键问题上,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对学生的回答与展示,能及时的给与正向的评价与反馈。
一节好课,是老师带着学生一步步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张析老师的这一节课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一节课下来,高效完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还带领学生关注到“健康、疫苗“等重要的议题,是一节接地气、高效的优秀示范课。
生物老师合影留念
化学组
赵崇欢老师授课
赵崇欢老师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真实的情境设问,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目标,以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交流讨论三种学习方式交互循环,逐步构建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课堂通过实验探究、宏观辨识盐溶液的酸碱性、微观本质分析、构建模型、总结归纳、迁移应用等环节展开教学,通过“宏—微”两重表征逐步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归纳出盐类水解的规律,最终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设计多元化的评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也是接下来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课堂活动
潘丽芬老师评课:赵崇欢老师巧妙将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生产结合,融入课程思政,落实课改理念。以情景线、问题线、活动线展开教学,在教学中巧用传屏、同屏、AI等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整个教学过程高潮迭起,学生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状态。
课堂以土壤酸化为背景,引导学生探究氮肥导致土壤酸化的原因,通过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让学生体验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认识和思考过程,并利用二维图建构盐溶液酸碱性的思维模型,将学生内隐的思维过程外显且提炼出来,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盐类水解概念和规律。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课后实践,强化学生对水解原理的应用能力,提升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层层深入,做到了“境中学、境中做、境中思”,从而落实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是一节出彩的示范课。
化学老师合影纪念
两位授课老师都表示:从这次展示课的筹备、磨课到最终的呈现,凝聚了教研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感谢教研组的支持让我们在展示课上大放光彩,赢得了听课老师们的高度赞誉。我们相信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期待鹿寨中学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能携手并进,相互扶持,共同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供稿 | 黎 静
生物教研组
化学教研组
编辑 | 罗岚文
审核 | 赵崇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