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耸听与因噎废食:驳“禁侨案”重演论

文摘   2025-02-05 08:04   菲律宾  
近日,有关菲律宾华社可能重演“禁侨案”的言论甚嚣尘上,甚至有人以“禁侨案”的历史阴影为据,呼吁华社低调行事,避免卷入政治漩涡。然而,这种论调不仅危言耸听,更是一种因噎废食的思维——因为害怕鱼刺卡喉,就拒绝吃鱼,最终只会让自己饿死。  
**一、危言耸听:历史不会简单重演**  
“禁侨案”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当时的国际局势、冷战思维以及菲律宾国内的政治环境,共同促成了这一悲剧。然而,今天的菲律宾早已不是1950年代的菲律宾,中菲关系也非昔日的敌对状态。菲律宾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拥有成熟的法律体系和独立的外交政策,不会轻易被外部势力操纵。  
更重要的是,华社早已融入菲律宾社会,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华人的贡献有目共睹,从经济发展到文化交流,华社与菲律宾主流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将华社与“间谍”或“政治威胁”挂钩,不仅是对华人的不公,更是对菲律宾社会多元化的否定。  
**二、因噎废食:拒绝交流只会自缚手脚**  
有人以“安全”为由,呼吁华社避免与中国进行正常交流,甚至建议不要刊登与中国相关的新闻。这种论调看似谨慎,实则荒谬。中菲作为邻国,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以教育为例,派遣老师或学生参加中国的培训或夏令营,是国际交流的常态。这种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参与者的专业能力,更能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如果因为害怕被诬蔑为“洗脑”或“间谍活动”就拒绝参与,无异于自断臂膀,放弃发展的机会。  
同样,华社参与中国的政协、人大会议或国庆活动,是海外华人表达爱国情怀、参与祖籍国建设的正当权利。这些活动并不违反菲律宾法律,更不应被视为“政治威胁”。如果因为害怕被误解就放弃发声,华社将失去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机会。  
**三、警惕有心人:不要让恐惧成为工具**  
历史告诉我们,恐惧是最容易被利用的工具。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能会利用“禁侨案”的历史阴影,制造恐慌情绪,煽动排华氛围。这种行为的目的是分化社会,破坏中菲关系,最终损害的是菲律宾的国家利益和华社的合法权益。  
华社应当保持清醒,不被恐惧所左右。我们既要维护自身权益,也要积极参与菲律宾社会建设,用实际行动证明华人是菲律宾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我们也要警惕那些试图利用历史伤痕制造对立的人,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排华行为。  
**四、倡导正常交流:中菲合作的未来**  
中菲关系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华社作为桥梁,应当积极推动中菲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而不是因为恐惧而退缩。  
我们呼吁菲律宾政府和社会各界,客观看待华社的作用,摒弃偏见,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同时,华社也应加强自律,避免卷入不必要的政治纷争,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姿态融入菲律宾社会。  
总之,历史不应成为束缚未来的枷锁。我们不应因为害怕鱼刺而拒绝吃鱼,更不应因为恐惧而放弃交流与合作。只有坚持正常交流,中菲关系才能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华社也才能在菲律宾社会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华语社区PH
华语用户的菲律宾使用手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