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5427字,阅读需要6分钟。
诗 词 文摘
shici
jingpin
秋
已
至
春
可
期
前言
流云诗词”是一个宣传古典诗词的公益性平台,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初级诗词爱好者。主要宗旨是:用好的诗词、诗评、诗话去引导喜欢诗词、零基础的朋友去写诗词,想写诗词的朋友走上正路,走上正路的朋友尽快入门,已经入门的朋友加深学养。
我平时总爱看一些名家诗话,有时看到一篇好文章,真如醍醐灌顶一样,许多困惑迎刃而解,遂找到自己以前收藏的优质诗话,然后再去粗取精,通俗易懂之,最后奉献给大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诗词写作的起承转合
谋篇是诗词的基本框架,也直接决定着作品的可赏性。一篇诗词写作要点:龙头、凤尾、猪肚子的概要。龙头即开篇要有吸引力,凤尾即结尾不俗给人以回味感慨,猪肚子指容量与言之有物。所以诗词亦可分为三部分作解:开篇、承转、结尾。
第一节:诗词开头的写作章法
诗词的开篇周振甫《诗词例话》有云:诗工发端如何?应曰:起手突兀,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大意是:诗词的开头贵在不平庸,一则高唱,二则意境深远阔大。高唱为先声夺人,意远则成就突兀之势吸引读者感觉如天外来石继续赏读。现归结常见开头种类如下:
1、起兴式:文章写作运用赋比兴,而开头有成功范例多用其中之兴。朱熹解释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2、点题式: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即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写景式:以景喻情,往往收到好的效果。比如谢眺《赠西府同僚》开头:大江日夜流,客心悲未央。当时谢眺被排挤而郁闷,用大江日夜流来比对心头愁闷,显出深广壮阔的境界。又如柳宗元诗: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死正茫茫。纪晓岚批语赞说:起境阔远,倒摄四洲,有神无迹,通篇情景包的起。
4、倾杯式:此种属于抒情形式,造成一种畅快淋漓不可遏制之气势。如李白《饯别校书叔云》开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时多烦忧!
5、感喟式:感喟开头震撼读者。李白《蜀道难》噫吁戏,危乎高哉!
6、发问式:开头提出问题暂不回答或随即回答,以引人入胜。例子很多如:杜甫《蜀相》蜀相祠堂何处寻?元稹《织妇词》织妇何太忙?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7、设辩式:将富裕辩论色彩的句子置前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如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对别人笑话农家的酒浑进行辩解来说明农家的热情。
8、交代式: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李白《长相思》长相思,在长安。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9、突起式:近似先声夺人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如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
10、概括式:开头即对全篇总括然后具体描写。比如欧阳修的《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总说西湖好,再去仔细描绘拆讲好的原因。
第二节:诗词中间承转部分的写作章法
好的开头而全篇并不成功也不算好的作品,接下来就要深入中间承转部分的探微。如果以律诗为例一二句为龙头,那么三四句贵在上峭而来,缓脉赴之,五六句则耸然拔起,别开一境为佳。
有了突兀的开头承接不妨和缓,然后在转折句突然拔起,营造波澜,就避免了平铺直叙的通病。古人的经验常在三四句以写景物为主,五六句则抒情、议论、感慨为主,此法用之颇多,当然也不能过于教条主义。
杜甫诗为例:今君度沙碛,累月断人烟。
译:估计你要跋涉沙漠了,会有好几个月看不到人烟。
接着抒情说:
好武宁论命,封侯不计年。翻译:不必讲究什么命运,努力作战就是了,也不必记挂什么时候封侯。
好的承转只要在结构上造成抑扬、起伏波澜才是写作的唯一目的。
总结下来中间部分的承转就是以下几种方式:1.波澜起伏。2.相互映衬。3.递进加倍。4.有主有宾。再结合顺接、逆接、反接等写法灵活运用。
第三节,结尾写作要点
一篇文章有了成功的开篇和起伏的内容相对还要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就需要一个漂亮而不俗的结尾,结尾的技巧很多,兹介绍几种常见范例供朋友们参考:
1.以写景作结
古代诗词以景作结的很多,欲说还休蕴含其中,耐人寻味。例词:周邦彦的《瑞龙吟》写寻访秋娘不遇,见桃花犹存,人去庭空。结句:断肠院落,一帘风絮!用景物衬托了作者悲戚之心结束了这首章台路的缠绵伤感。沈一夫认为写景喻情,情不说出结尾为好,排斥情直接说出的浅显,但有些直接呼情结尾的也很成功,比如秦观的《鹊桥仙》结尾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暮暮朝朝!
2.以描状作结
为了避免直接说,在情状之中深含寓意的描状也可以写出成功的结尾。如杜牧的《秋夕》卧看牵牛织女星。卧看中产生联想,言犹未尽。范仲淹的《渔家傲》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将士们矛盾心情不直接说出来而用情状写。
3.抒情结尾
如李白的《将进酒》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将思想感情升华到最高点也是一种写法。
4.以判断作结
李绅的《怜农》粒粒皆辛苦!肯定的语气发出感慨。
5.以发问结尾
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问一答做结,有的只用疑问反问作结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曹邺的《官仓鼠》在“健儿无量百姓饥”之后反问道:“谁遣朝朝入君口!”这样使人产生联想,矛头指向焦点,收到好的效果。
6.以对比作解
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陆游的《诉衷情》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在如李白的《越中怀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结尾一句截然不同的场面和以前的盛况成了鲜明的对比。
7.以进一步层次作结,又称放开一步。
例如杜甫的《画鹰》描写完画之后忽然进一层说: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活化了画上的鹰。杜荀鹤的《山中寡妇》写了丧夫的寡妇受灾之后也逃不掉赋税的逼迫,一般的结尾会是同情结尾,而这首诗用了: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进一层肯定了农妇悲惨的结局。
8.以扣题结尾
有的诗在开头点题,结尾扣题做到了完整统一,层次清晰。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结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舟行。依然扣在送别的题意。
9.宕出结尾也是一种别具一格的结尾
王维《酬张少府》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对于朋友索问的穷通道理避而不答,却道渔歌入浦深。意思说:我一个隐居之人只关心入浦的渔歌,那些穷通的道理你还是询问那些做官的吧!此等含蓄避而不答称之:宕出。
诗词写作的开头结尾以及中间衔接的一些基本技巧概要就介绍这些,写作中其他值得借鉴的好方法还很多,需要自己认真揣摩发现。
视频号推荐:
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石楼高处,夜夜啼猿
笑桃花流落晴川
买断风烟
满洞苔钱
行香子·题罗浮
流云诗词
在云上爱诗,在云下生活,
在风云变幻中追求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