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有一种聪明,叫守拙——人这辈子,若能在正确的方向上,以守拙勤的方式努力死磕到底,拙到深处,必有柳暗花明

文摘   2024-12-23 19:27   河南  


曾国藩,没有显赫的家世,天赋堪称晚清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差,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成就最大,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且最后全身而退。
他的人生经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给人以特别的启示。

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写道:“居官守拙,便是聪明。”

它如同大地,不事张扬,却孕育万物;如同大海,不显锋芒,却包容百川。

这种近乎固执的坚持,这种近乎偏执的专注,恰恰蕴含着超越时代的智慧。

01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曾国藩曾对孩子说:
“天下聪明俊秀之士众矣,然而成功寥寥,轮转万变,白首穷经,而无所发明,盖亦有故。”

聪明才智或许能让人一时惊艳,但真正的成就往往属于那些甘于平凡、持之以恒的人。

曾国藩小时候并不聪明,甚至被认为有些愚笨。
他定下了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的规矩。

他通过勤奋学习,不断努力,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某晚,年少的曾国藩在书房背诵一篇文章,反复诵读多时仍未背下。此时,房梁上跳下一小偷,愤怒地指责曾国藩:你读了那么多遍,我都能倒背如流,你居然还不会背!”随后,小偷将文章一字不落的背诵出来,然后大摇大摆地离开了。曾国藩听后惭愧不已,从此学习更加勤奋。

曾国藩六次考秀才失利,直到二十八岁那年才考中进士,成为钦点翰林。
他连续六年考秀才都落榜,主考官批他的文章文理欠通”,并把他的文章当成反面教材公之于众。
但曾国藩没有气馁,而是采用谦虚学习的态度,把考官公布出来的优秀文章一字一句熟背下来,反复琢磨其精华,最终在接下来的三年考试中一路顺利考中了举人。

就是这样的资质,曾国藩最终却成为了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并且位及人臣。

知乎有一个高赞的句子:
就算没有天分,只要你愿意每天花一点时间,做同样一件事情,不知不觉间,你就会走得很远。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很大原因在于努力程度的不同。
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行稳致远。
沉淀自己,做好每一件小事才是实现梦想的捷径。

02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作为一个笨人,曾国藩发现下笨功夫有下笨功夫的好处。

第一,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需心,更肯付出。

第二,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多,总是失败,因此“逆商”也就是逆境商数比较高,抗打击能力特别强。

第三,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他考秀才考了七次,举人和进士却考得顺利,就是因为他基础打得牢。开了窍后,就能一顺百顺。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意下笨功夫,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结果走不远。

所以,“笨拙”看起来慢,其实越到后来就走得越快,就好比盖房子,因为基础打得牢,房子就盖的比别人高。
曾国藩作为一个文人,并没有古代名将料敌如神、运筹帷幄的本事。

但他凭借“结硬寨,打呆仗”的笨方法,平定了太平天国的叛乱。

比如湘军攻城,就用挖沟法,围着城墙,先挖两道非常深、非常宽的沟。

里面的那道沟,用来防止里面的人突围;外面的那道沟,用来防止外面的人来救援。

然后湘军就在两条深沟中间安营扎寨,等城里的人坚持不住了,再发动总攻。

这种攻城方法,虽然看起来很笨,但是可以减少攻城军队的伤亡,成功的把握更大。

他的作战要领就是不求奇谋巧计,只求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正如老子所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这种表面的“拙”,恰恰是通向真正成就的必经之路。
那些沉着、审慎、微小的进步,往往比高歌猛进更有力量。

03

在喧嚣中守住本心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被各种”捷径”和”技巧”所包围。

职场上,人们追逐”能说会道”;生活中,大家寻求”速成妙方”;学习上,许多人渴望”一蹴而就”。

而真正的美好,从来都需要时间的积淀,需要守拙的心境。

为了不断反省自我,提升道德修养,曾国藩坚持每日写日记,记录自己的言行举止及思想变化。

通过日记,他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制定改进措施。

这种自我监督的方式,使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官场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内心的正直与纯净。

正如他自己所言:“余自经旬以来,痛戒虚浮,力守朴实,尤悔前此二十年之不学。”

曾国藩非常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尤其是慎独”功夫。

他认为,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保持内心的纯净和行为的端正。

一次,他在书房读书至深夜,突然听到窗外有声响,便立即起身查看,原来是风吹动树枝所致。
这件事虽小,却让他更加坚信慎独”的重要性,即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不欺暗室。

守拙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它能让人在浮躁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定力。

当我们能够守住内心的拙”,就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更深层次来看,守拙是对自我的一种修炼。

王阳明说:守得其拙,而后巧者始可与言。”

唯有在拙”中修炼,方能在巧”中见真章。

真正的成长,从来都不是横向的比较和超越,而是纵向的积累和突破。

04

守拙者,终见繁花

晚年,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

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

“勿忘无助,看平底长得万丈高。”

生活就像一棵大树,守拙便是扎根的过程。

一路繁花,往往需要时间的沉淀和耐心的等待。

看似缓慢,却在暗处积蓄着勃发的生机;看似平凡,却在时光中酝酿着惊人的力量。

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当我们学会在喧嚣中守住内心的宁静,在浮躁中坚持本真的追求,生命的花朵终将绽放。

人这一生,若能在正确的方向上,以守拙勤奋的态度坚持到底,必将柳暗花明,守得云开见月明。

愿我们都能学会“守拙”的智慧,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绽放,让生命之花在时光的长河中,绽放出最美的姿态

灯下南华卷
读一本书,看另外一个世界,去到不了的地方,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