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态美学研究,
是从本土化特别是乡土化的景观形态、性态、域态、质态研究中长出来的。
我从景观生态研究,进入生态美学探索,已近30年,回头一看,有一条明晰的本土化来路。这本土化,往下有乡土化、本地化、乡野化、家园化、自然化的底色,往上有传统化、民族化、中国化的意味。土里土气,是我学术人生的写照,是我学术生态的基因。
我本人是土里土气的,并一以贯之。1974年7月的一天,在家乡小学做了两年民办教师的我,正和社员头顶烈日插晚稻时,被公社的宣传干事唐业汉叫到公路上。他说:“我们安和公社有一个名牌大学的名额,尚未招到合格的学生,你被推荐去参加考试。”
我来不及洗脚穿鞋,跨上唐老师的自行车后座,赶往公社应试。招生的老师以“赶考”为题,叫我当场写一篇文章。我在两个小时内,完成了“两腿泥香考大学”的习作,被录取到中山大学中文系。
当年9月份入学后,我得知经济系有一位同乡叫蒋基林,便电话相约在学校八角堂的大门口相见。我准时抵达,在众多学子中,素未谋面的我们几乎同时叫出了对方的名字,其“记号”是我们都穿了一双由母亲做的布鞋。基林成了我一辈子的好朋友,每当谈起初见时的情景,我们都会为当时的一身土气而哈哈大笑。
1992年9月,我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跟随周来祥先生攻读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的博士学位。几年后,就传出了一段趣谈:周先生对来自广西的弟子情有独钟,教出了一身工装的工人美学家王杰;一身布衣的农民美学家袁鼎生;还有手持“大哥大”,一边读书,一边兼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业务的老板美学家黄理彪。
数十年来,赤脚泥腿考大学,一双布鞋上大学,农民美学家,成了印在我身上的徽记,成了我土里土气的底色,成了我做本土化学术的“元力”。凭此土里土气的“元力”,我做了数十年桂林城乡景观生态的研究,为其后的生态美学探索,形成了“底色”与“基点”。
1984年,我在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从教7年了,系主任黄海澄教授升任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让我接授由他主讲的美学课。
从1981年开始,我给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林焕平老先生做学术助手,他要求我教学与科研一致,教美学课了,科研也对应地转向了。教研室主任林宝全教授对我说:“年轻老师做科研,要从具体研究走向抽象研究,步子才会稳实。”结合两位前辈的指点,我决定研究桂林山水美学。
我做了一个桂林城乡山水形态、性态、域态、质态研究的长远规划,描出了本土化景观生态研究的蓝图,并付诸实施。第一步,做足“田野”。我先对桂林城市与乡村的每一座名山,每一段秀水,每一处胜景都做了实地考察,并沉浸其中体验、感受,形成直觉、顿悟,与之对话和交流,进入了古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物我相亲的境界。
为整一地领悟桂林城乡的山水生态,我常在晨昏昼夜与阴晴雨雪以及春夏秋冬的不同时刻中,反复进入同一“景观”,分辨不同时令与气象条件下的山水生命与气韵,多维地把握景观的审美个别性与特殊性,关联地形成山水的类型性与共同性。
基于多年“景观志”的记录和“沉浸式”的田野调查,我于1989年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簪山带水美相依》。这是一部描写与论述桂林景观性态的著作,在分门别类中,呈现了桂林城乡山水的韵律美、虚空美、风骨美、象形美、匹配美,显示了漓江的雅秀美、灵渠的科学美、阳朔的幽美。本书还以“借来千峰翠,还它一望春”为题,描述与论说了镶嵌在簪山带水之间的“田园美”;以“秀韵纳雄质,清柔复刚劲”为题,论述了桂林山水整体性态的俊秀美;以“相亲相和相环相拥”为题,论证了桂林山水整体意态的和谐美。显而易见,这本著作展示了桂林城乡景观多侧面、多样态的审美特征,以及整体的性态之美,展现了桂林城乡翠绿田园与青碧山水相互映照下的绿美家园气象。
桂林城乡山水多侧面的性态之美与整体的意态之美,是与景观个体的形态之美与韵态之美关联的。为了充分地运用景观志的资料,我对桂林城乡山水的代表性个体景观,分别进行了审美描述、审美评说、审美分析、审美升华,于1990年在漓江出版社出版了《天下第一美山水》。
对桂林景观的形态研究,我走了一条从桂林城乡的个体景观拓展到大桂林乡村个体景观的路子。这些乡村的个体景观的烟火气、乡野气更浓,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结合更为天然,本土化特质更显著。
2008年,我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专集《美海观澜——环桂林生态旅游》。2009年,我主持申报并获批了“桂北生态环境与桂林景观生态耦合发展”的国家项目(A09025)。2013年和课题组成员蒋新平、龚丽娟一起,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结题成果《桂林景观生态与环境研究》,这一成果的面世,标志着我历时近30年,基本完成了桂林景观的形态-性态-域态-质态的系列化研究。
结题成果,集中地论述了大桂林城乡景观层层外扩的圆圈形结构;论述了大桂林山挺水弯的俊逸质地;论证了大桂林城乡景观外雄内秀的中和美韵;论证了山水生态与文化生态相依相长的和谐共生气象;论述了桂林景观与外围生境及乡土环境耦合的整生关系;比较了桂林景观与湖南的张家界景观以及越南的下龙湾景观相似相异的质地。
基于以上内涵,这本书可视为专门探索桂林景观与周边自然、社会、文化处境和谐共生,特别是耦合整生关系的景观生态学,是谓大桂林景观系统的质态研究。这一质态研究,统一了城市景观研究与乡土景观研究,总摄了山水景观研究与田园景观研究,形成了系统的本土化研究,具有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整生化经验与美生化理想。
回望学术来路,我对大桂林城乡景观的生态研究,即大桂林的形态-性态-域态-质态研究,组成了未间断的个体学术史,形成了自身本土化、乡土化、山野化、自然化、民族化美学研究的特色。
这种特色,像基因一样,在我中晚年的生态美学研究中持续呈现,从而有了中国化的生态美学特质。也就是说,我的生态美学研究,是从本土化特别是乡土化的景观形态、性态、域态、质态研究中长出来的,两种研究是无缝衔接的。
从学术基因来看,我先后有三个博士生,分别以桂林龙胜梯田的生态中和景观、桂林景观的生态美育价值、桂林景观的在地化质地为题,撰写了博士论文。我还和另两位博士生,于去年和今年合写了两篇“桂林山水甲天下”探因的文章,这就有了景观生态乡土化、本土化研究生生不息的传承,从而更有生态发展的意义。
我对大桂林景观生态的乡土化、本土化研究,还形成了较好的社会效应,有了人文学科研究为本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价值。《天地有大美》出版后,每年到资源县旅游的人数由几千人激增到10万人,助力了乡村振兴。兴安县将灵渠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时,把我写的《灵渠科学美》等文章放入相关材料中,为其获批世界文化遗产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20世纪末,桂林市为缓解解放桥的交通压力,提出在该桥下游数百米处,再建一座连接漓江东西两岸的桥梁。在办公会讨论前,市委办公室派人征求我的意见。我认为如在此处建桥,会压抑桂林城徽象鼻山,因而建议在原址拓宽解放桥,被有关方面采纳。20世纪90年代,我参加桂林市叠彩区政协会议,提交了恢复宋代桂林环城水系的提案,被采纳。不久后,两江四湖联通了,城西城北的水景与城东城南的水景平衡了,整个桂林的山景与水景的比例均匀了,更加呈现了“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桂林景观结构,更加呈现了“是山城啊是水城,都在山环水绕中”的亲和美韵。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桂林时,对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作出重要指示。我们完成的国家课题,提出了保护漓江上游的山林与水源的建议,明确了建设“环桂林田园景观与乡村景观以及林木景观”的主张,可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尽一份力量。
我从事的本土化景观生态研究,生发了生态美学理论,达成了对美学主潮的追求。我探索本土化特别是乡土化景观生态一段时间后,曾经有过动摇。主要是有同行乃至同事,好心地提醒我,美学的主潮是艺术哲学,景观美学的研究是边边角角,难入主流,难成大器,应尽快转向。正当我犹豫不决时,林焕平先生欣然为我的第一本著作,也是第一本山水景观美学作序。他说《簪山带水美相依》是“对桂林山水进行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美学研究的第一部专著”,期待我“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探讨”,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坚定了我沿着本土化和乡土化景观生态研究的路子走下去的决心。
作者:袁鼎生
作者简介
袁鼎生,1955年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曾任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广西民族大学生态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西优秀专家,贵州省“候鸟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