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帮柬埔寨挖运河越南怎么看?一篇讲透中南半岛,不懂地缘就不可能懂政治

文摘   职场   2024-09-01 21:12   北京  

要说,中国人也挺势利眼的。

美国远隔重洋,因为强咱们就成天盯着,对人家的八卦如数家珍。

而对周围这几个邻居却不闻不问,我们甚至对日本、韩国、朝鲜这几个儒家文化圈的近亲都知之甚少。

就跟不用提半儒半佛的越南。

连越南都不了解,更遑论东南半岛那么错综复杂的地缘局势了。

之前讲中国地缘时我们总结过,山是骨,河是血。

地理决定了人的生存方式,生存方式又决定了文明形态。

在古代,隔着一座山,可能就是个“世外桃源”,那里的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当然,更可能的情况是彼此说话都听不懂。

我本科班有三个浙江人,碰巧都是浙东南的,据说其中两个的家就隔着条河。

有一回其中一个用方言打电话,大家听了开玩笑说,敢情这哥们还会说日语。

问他老乡说的什么?

老乡居然说,他也听不懂。。

我们很好奇,说你俩家不是就隔着条河吗,怎么方言还听不懂?

这哥们一脸淡定,说我们村东头和村西头说的都不是一种方言,何况隔着一条河?

三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说的就是我们那。

有好事之徒又叫来第三个浙江人,问他能听懂另外两个人说方言不?

那哥们更绝,说他从小说普通话,连当地方言都听不懂,就更别说外地方言了。

这种闽浙一代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北方人看来简直无法想象。

毕竟在一望无垠的大平原上,从华北到东北,除了口音不同,其实就没什么方言。

相比之下为什么闽浙那么多方言?

就是因为山多。

古代交通不发达,隔着山缺少往来,彼此孤立,于是就发展出了互相听不懂的方言。

像闽浙很早就成了中华文明核心区,尚且被山水分割得如此破碎,更何况中南半岛这种多山的地方,只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想要理解中南半岛的地缘形势,就不得不先弄明白那里的山脉。

其中最重要的有4座,全部南北走向,自东向西排列,分别是长山山脉、掸邦高原、他年他翁山脉、以及若开山脉。

所有这四座山脉全部与我国云贵的横断山脉相连,可视为横断山脉像南的延申。

这其中掸邦高原比较特殊,它其实是连成一片的山脉,可能是因为没有特别高的山峰吧,所以这片山区被称为了高原。

而他年他翁山脉就是由掸邦高原延伸出来,一路向南。

为什么说这4做山脉最重要?

因为他们把中南半岛分割成了不同文明。

自东向西第一座长山山脉,山东麓是越南,西麓就是老挝和柬埔寨。

第二三座,掸邦高原及其延伸他年他翁山脉,东麓是泰国,西麓是缅甸。

第四座若开山脉,东麓是缅甸,西麓是孟加拉和印度。

不难看出,整个中南夹在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之间,自然免不了受两大文明辐射。

其中长山山脉从横断山脉出来,虽然高度有所下降,奈何山势陡峭,丛林密布,古代几乎无法通行。

相比于长山山脉的天然屏蔽效果,西边三座山脉中却存在着不少山口谷底沟通左右,隔绝并不那么绝。

因此印度文明得以长驱直入,从缅甸一直渗透到老挝柬埔寨,直至长山山脉才止住。

长山山脉以东的北越,尤其是红河三角洲核心地带,并未受到过多佛教影响,而是接受儒家教化。

甚至在长达上千年的时间里,红河三角洲一直是中国的领土。

秦始皇灭百越后,第一次在红河三角洲设郡,称为交趾。

不久后群雄逐鹿,楚汉争霸,交趾也陷入诸侯割据。

后来刘邦灭项羽建立大汉,紧接着诸吕之乱,七国之战,一直折腾到汉武帝才总算能一展宏图。

武帝派兵征伐南越国并灭之,遂将其分为七郡,其中最南边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就在今天越南中北部。

其中交趾包含了大部分红河三角洲平原,受中华文明影响最深,也是越南文化的核心区。

但别看红河与珠江离着不远,却完全是两个水系,中间隔着“十万大山”。

注意,这不是个形容词,那一片不高不矮的山系就叫“十万大山”。

现在我们与越南的边境就位于十万大山中,著名的友谊关就处于珠江水系与红河水系的分水岭上。

虽然十万大山不算高,但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下,依然阻隔了越南与中国的交流,以至于语言不通。

出红河平原向南走便进入九真郡,而九真郡与再南边日南郡的分界线就在横山山脉。

这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山脉,可以被视为南北越的分界线。

虽然山不高,但如果从珠江流域派兵南征,越过十万大山进入红河平原,补给线就已经拉得很长了。

如果再向南经过九真郡,越过横山,基本就已经强弩之末了。

军队如此,文明传播也是如此。

儒家文化大体传播到红河平原,在此扎了根,并对九真郡进行了一定辐射,但却没能跨过横山山脉继续南下。

而印度文化则沿着长山山脉最南端的开放地带一路北上,与中华文明在横山山脉附近达到平衡。

虽然东汉继续向南推进,但始终无法将之变为“熟地”。

后面隋炀帝时南征,一路推进到北纬12度线附近,奈何补给跟不上,只维持数月便不得不退兵。

后来直到唐代,中国的实际控制范围最南始终停留在日南郡,其南端就是北纬17度线。

不知道当年美国打越战,周总理警告他们不要越过北纬17度线,跟这段历史有没有关系。

但唐末黄巢起义,紧接着中国进入混乱的五代十国,对北越三郡再次失去控制。

五代未期,南汉静海军节度使的女婿吴权,发动叛乱,并在白藤江大败来此平叛的南汉军队,从此建立了越南吴朝。

在位六年去世,越南爆发“十二使君之乱”。

之后“十二使君”之一的丁部领建立丁朝,越南人认为,自此正式结束了千年的“北属时期”。

再后来两宋羸弱,元代短暂,直到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才又将目光看向这片故地。

遂派兵征伐,兵锋所指,直打到北纬15度线附近,设交趾布政司。

从这个角度看,说大明远迈汉唐也不完全是吹嘘,确实有值得称道之处。

只不过北越仍然未能被同化,明宣德年间,国力难以维持的大明开始主动收缩,史称宣德缩边。

这一缩使得北越再次脱离掌控,独立后被称为安南。

同时也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位猛人,即建立黎朝的黎圣宗。

黎朝建立后不断南侵,越过横山山脉灭亡了原日南郡故地独立建国的占城国。

占城国拥有来自长山山脉七条河流冲积而成的平原,黎朝占领后实力有所加强。

再加上儒家文明对印度文明的压倒性优势,受儒家浸染多年的黎圣宗一路势如破竹,向南攻占柬埔寨故地湄公河平原。

同时也翻越长山山脉,侵占了今天老挝的部分领土。

这事发生在14世纪70年代,距今已经快550年了。

但明朝面临的问题黎朝同样躲不过,翻山越岭补给线过长,而当地人又受印度影响,信仰佛教。

语言不同,文化迥异,无法在短时间内同化。

结果就是没过多久,长山以西占人家老挝的地盘还回去了,乖乖退出人家主场。

但从占城到湄公河平原却是一马平川,大家同文同种,于是高棉人(柬埔寨主要民族)的这片鱼米之乡就这样被京族(越南主要民族)据为己有。

在中华文明强大的政治及文化优势下,越南逐渐消化了湄公河平原,一直占据到今天。

而高棉人就只能龟缩回他们的老家,湄公河平原上游的洞里萨湖周围。

从那时起,柬埔寨和越南的恩怨持续了500多年,但越南始终占据着优势。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柬埔寨国内红色高棉崛起,但很快变成了一群打着共产主义旗号的精神病,一些不切实际的政策导致柬埔寨民不聊生。

于是越南趁机发动柬越战争,过于激进的红色高棉瞬间垮台。

先是越战拳打美国,又站在道德高地上脚踢红色高棉,还仗着苏联老大哥的撑腰,越南开始忘乎所以。

于是就有了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朋友不听话要打屁股”,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

10年轮战,不但把越南打回原始时代,又通过越南给前苏联放了血。

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了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撑腰的没了,越南自然也老实了。

沉寂多年后痛定思痛,开始亦步亦趋模仿中国搞起了改革开放。

但人家越南人也自认为祖上阔过,曾经差点吃到嘴的肥肉心里也总惦记着。

在他们的观念里,柬埔寨、老挝是他们的传统势力范围,要放弃吧,还总有点舍不得。

可问题是你凭借中华文明的优势才有了今天,现在人家说母语的来了,你一个学外语的还秀什么优越感?

再说越南这外语学的也不咋地,当年中文用得好好的,后来改成了拉丁字母,学杂了,四不像。

但说实话,如果论融入中华文明的难易程度,越南远比朝韩日容易得多得多。

朝韩日毕竟没做过中国领土,越南却在中国统治下长达千年。

有朝一日想开了用回汉字,人家都不会说你“崇北媚中”,没准还得算个认祖归宗。

今天太晚了,先到这吧。

找机会咱们再聊聊那几家,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看完你就知道缅北到底咋回事了。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结合三十年实践经验,对《道德经》、《周易》和《论语》进行逐字逐句地深入解读,已更新完毕。

墨子连山
丨读书-打工-创业-财务自由,我的经历,帮你少走10年弯路 丨北航-ASML-互联网-墨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