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解密

文摘   2024-12-19 07:16   河南  

中国数字文化管窥:解密从一至十

无论古今,数字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乃至经济民生都息息相关。宋人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用移步换景手法把烟村、民居、亭台、花木等景象串联在一起,构成一幅令人向往的田野风光图,而其中最妙之处在于,它融入了生活中最常见的十个数字。这十个数字不仅起到了集点成象的作用,还点染出疏阔淡雅的意境。从诗中还能得知,中国古代用的是十进位制,使用的数字共有十个。那么,国人习以为常的数字,创制来源是什么?构形依据又是什么?不妨以最常见的一二三这三个数字来管中窥豹,谈一谈这个问题。

中国数字的来源

关于中国数字的创制来源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是从刻画符号演变而来,第二种认为是从算筹演变而来。刻画符号主要是指仰韶文化遗址出土陶片上的简单笔画,这些笔画有的类似于数字,但与古汉字中的数字相比还是有较大区别的,所以我们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即古汉字中的数字是从算筹演化而来。

算筹,是一套用竹木制作的筹码,由一定数量的小竹棍和小木片组成,是古人用来计算数目推演事态变化的工具。从形制和作用来看,不仅汉字中的数字和后世的算盘是从算筹演化而来,甚至围棋和八卦符号也与算筹密切相关,这从算筹两字的构形造意可见。

,从竹,表竹制筹码;从具,本表排摆食器,转代可表排摆;整体构意表示排摆筹码,实指意义表示计算数目。筹,从,表竹制筹码;从寿兼表声,本表铸造中金属液体曲折流动,转代可表运行变化;整体构意表示筹码运行变化,实指意义表示用算筹推演事态变化。

在我国古代,军官用算筹推演战事,属于推演事态变化;用算筹推演战事,类似于围棋。中国很早就发明了围棋,甲骨文中已有字,春秋时期更有了围棋的明确记载,所以围棋很可能是从推演战争的上古算筹演化而来,这一点从成语运筹帷幄中可见一斑。

此外,占卜也属于推演事物变化。中国古代的占卜分为两种方法:卜,就是用龟甲和牛胛骨烧灼出的裂纹推测事物走向。,就是用抽取蓍草或摇出筹码形成的组合推测事物走势。后来,演化为八卦推测法。从出土文物西汉马王堆帛书用数字表示卦象来看,乾卦等八卦符号很可能也是从算筹演化而来,这也正是中国十以内数字都含有哲学意义元素的原因。

字的异体写法。《说文》:祘,明视以算之。从二示。其实,二示构形有三重含义,一是表上天示意;二是表连续演算;三是表十进位制。有十个横平竖直的笔画,既可喻表算筹,又可喻表十进位制。

古代数字创制以后,不仅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数目计算,而且很早就进入课堂用来培养儿童的计算能力。《周礼·地官》中有这样的记载: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九数,即九个数字,泛指算数。显而易见,作为六艺之一,算数是周代贵族子弟必学的课程。

商代的情况也同周代一样,虽然不见将算数用于教学的直接记载,但从教学两字的甲文构形中我们可以体会出来。

1教学的字形演变

,甲文由爻、子、攵组成(见图1)。,实际是两个字相叠构成。在甲文中,两个可以看成是五加五的算式;在此表示小孩;,像一只拿着木棍的手,在此表示老师写字;整体构意表示老师教小孩做算术题,实指意义表示老师教导小孩学习。后世的金文和秦简字形虽然略有变化,但基本构意与甲文一致。

,繁体字作,这是从秦简字形直接继承来的写法。甲文(见图1第二行)字上部为两只手,手之间是个(五);下面的部件像个房子,其实是甲文的写法;整体构意表示两只手在演算五加六的算术题,实指意义表示学习。金文为了明确是小孩在学习,在字形下面又加上,整体构意就变成了小孩演算算术题,实指意义与甲文相同。在古代,小孩不学习为,开始学习叫作开蒙,用心体会学的内容叫作,学有所得叫作,繁体作,下部从,表示见识明了,上部从兼作声符;整体构意表示学而明,实指意义表示觉悟。

的字形可以看出,的写法都像是小木棍组合而成。甲文中的是数字的写法,实际教学中很可能就是用实物算筹为小孩做演示,所以甲文数字的直接来源应该就是算筹。

在甲文和金文中,数字都用一横表示(见图2),一横代表一支算筹。在卜辞中表示最小的正整数和序数词第一,譬如一牛”“一月。在币文中,字竖写为“∣”,这也说明的写法从算筹而来,因为就算筹而言,就是一支小木棍,横竖没有太大差别。石刻为了表明是木棍,在的基础上又加了旁。,本表木橛,在此表木棍,也就是算筹之义。

2字古文

后世经过引申,表如下用义:某一、每一、专一,另一、统一、整个的、初始的、少许的、一样的、一致的、平均的,等等。由于与八卦同是从算筹演化而来,所以古代的又被赋予了一定哲学意涵。《说文》:一,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许慎的解释依从哲学视角,他说表示天地未开时处于混沌状态的元气(也叫太一)。道立于一,是说天道从开始分化。由《易经·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来分析,是指天地混为元气时促使其分化的阴阳运动和规律。仅就表数字而言,太极应该属于引申义,但从八卦也来源于算筹而言,太一数一在概念上应该是融合发展的。

中国数字有规定的大写法。据顾炎武考证,大写数字是唐代武则天发明的,目的是防止有人篡改数字。武则天不仅善于治国理政,而且精通字理。她所定的大写数字,并非是随意选的同音字,而是每个都有意联关系。

的大写为。《说文》:壹,专一也。从壶,吉声。许慎解释的是引申义。,陶文由吉在壶中构形(见图2)。,构意本表公鸡报晓,象征表吉利,在此则表元气充盈。元气,即阳气、热气,所以吉在壶中表示壶中热气充盈,实指意义表烧开水的壶。由于壶为浑圆形,内中又充满元气,正好与也表元气的意象相通,所以就被借作了大写的

数字,在甲文和石刻中都是用两横表示(见图3)。在卜辞中,表示大于一的整数和序数词第二,譬如二邑(二城)二月。在币文中,写为两竖,在汗简中则由二、弋复合而成。大写为,金文由戌、二、鼎构成(见图3)。戌,本指锄刀,在此表分剖;二,表两个;鼎,指器皿;整体构意表示一分为二的器皿,实指意义表示一对器皿。秦简讹变为由戊、二、贝构形,构意与金文相同。由于一对器皿为一式两个,故此就作了大写的

3字古文

除了表数字,还引申有如下用义:其一是不专一,不一致。《汉书·王陵传》:勿以老妾故持二心。其二引申指两样、不同。《后汉书·韩康传》:口不二价。其三引申指背叛。《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二。其四引申指可以并比的。《史记·韩信传》:功无二于天下。其五引申指副的,次等的。《周礼·天官·大宰》:建其正,立其二。

字也有哲学意义。《说文》:二,地之数也。从偶一。这是许慎根据《易经》:天一地二的观点所作的解释,意思是天为地为,地是从天分化出来的。

的甲文、金文、石刻都用三横表示,币文用三竖表示(见图4),几种写法的构意都表示三支算筹。在卜辞中表示数字和序数词第三,譬如三牛”“三月。在古代汉语中,往往不是指具体的数字,而是指泛指多次,再三。譬如《战国策·赵策三》:鲁仲连辞让者三。”“辞让者三,就是再三、多次辞让。成语三思而行也是指多方面思考而行,而不是实指思考三遍而行。

4字古文

表示多数,也是从哲学意涵而来。《说文》:三,数名。天地人之道也。于文一耦二为三,成数也。许慎所说的数名,不是指数字之,而是指卦象之数,也即天地人之道。所谓文一耦二为三,是说是由耦合而成,其中表天地,再加一横表人,这样就构成了天地人组成的三才,而三才正好对应《周易》里面的成数。在《周易》里,成数指由三个通横(乾卦)或断横组成的卦象,它包括天上、地下、人事等一切现象,体现了是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由于可以生成万物,所以在古文中它就有了多数和包含一切的意思。

大写为的改形字。繁体写作,金文由星、卩构成(见图4)。星,在此表星星;卩,像人跪坐形;整体构意表示人坐着抬头数星星,实指意义表示商星。金文形又加表星星闪光,构意不变。秦简隶化为品、人、彡构成,成为后世字原型。商星是二十八宿之一,因其由三颗亮星组成,遂被借为大写的,并改写为,简化后写作

文字学家郭沫若说:中国数字之一二三今古无别,四则颇有出入……故数字系统大抵以四字为界,由四之异体以至于九则别为一系。郭沫若的意思是:中国数字一二三的写法古今一致,都是叠积笔画构成,从四开始出现异体变化,由四至九与一二三相比属于另一种造字方法。换个角度说,数字一二三的形义关系比较好理解,从四到九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其实在甲骨文中,也是由叠积笔画构形,但到金文中则改为用象征法构形。这是因为文字的认读需要讲求效率,而要使效率高不仅需要笔画简练,还需要字与字之间容易区别,否则也会降低效率。叠积笔画构成的数字,虽然在笔画少的时候直观易辨,但当笔画多了以后反而不利于认读。试想,如果都用叠积笔画构成,不仅书写时会很麻烦,而且在认读时还容易认错数字,认错数字就不单纯是效率问题了。

5的字形演变

金文是象形字(见图5),其中金文形象刺绣用的撑子。撑子由两个竹圈相套组成,刺绣时将绣品绷在上面有利于操作。由于撑子可将绣品向四外撑开,于是本表撑子的就转作了数字。金文形比形简化,由方框中加构成。表向外分开,方框可表绣床。绣床是一种方形的刺绣撑子,一般用于制作大型绣品,所以金文形与形构意相同。

币文也是象形字,上面的圆形代表绣撑子,下延的两竖代表下垂的绣品。秦简由金文形隶化而来,是后世字的直接来源。从语源上说,。显然,刺绣与丝线和丝绸也是密切关联的。

大写作。《说文》:肆,极陈也。极陈,即吊挂起来陈列,这是转代用义。在甲文中,字由一个长毛的动物旁边加构成。长毛的动物应该是貉子一类的动物;,表示手;整体构意表示人在为宰杀的动物剥皮。由于剥皮需要将动物吊起来、将皮与肉四外分开,所以就由四外分开义象征性地做了大写的字。

除了表示数字,也有哲学意义。《说文》:四,阴数也。象四分之形。许慎说是纯粹的阴数。按《易经》的观点,阳尽而阴生,阴尽而阳生,阴阳可以互相转化。在九位数字中,的前面是含阴的阳数,后面是阴阳参半的,因而既是由阳数转化而来的阴数,又是可以生阳的阴数,所以许慎称之为纯粹的阴数。

在甲文中有多种写法,反映了数字表示法从直观表意开始转向间接表意。这也说明,用象征法表示数字并非肇始于周代金文,而是肇始于商代甲文,只不过象征法在甲文中是从才开始采用的。

,甲文形和币文都是用五画叠积构成,由于辨识起来比较麻烦,甲文形改为在中间加构成,而甲文形则简写作(见图6)。,作偏旁可表相连或对称的两部分;,表中间相交;整体构意表示相交于中间,实指意义表示数字。从算筹为木棍而言,的构形可以理解为从栅栏或栅栏门而来。由于栅栏属编结物,因而可转代表示编结、行列,排列的事物。

6:与有关的古文

例如,其中的由栅栏门转表编结物;表器皿,整体构意表示器口上的盖奁,譬喻可表人嘴。由于人说话自指时往往用手回指自口,故此在古籍中转代表第一人称。虽然单用时表示自指,但在组合字中一样,仍可表示栅栏门或像栅栏的事物。

比如字,甲文由五在行中间构成。行,表示通行;五,表示栅栏门;整体构意表示可通行的栅栏门,引申可表列队行走。后世将改为,就变成了字。在卜辞中表猪圈的栅栏门。《卜辞》:豮乩…………”豮,阉割的猪。乩,本表卦象的总结,在此引申表汇集。卜辞大意是:猪们汇集起来……进了猪圈的栅栏门。由于古代官署门前也都设有栅栏门,所以官署又称衙门。衙门又写作牙门,这是从门口的栅栏门像人口中的牙齿譬喻得来的叫法。

从语源上说,,所以甲文形的写得近似于甲文,甲文像交缠在梭子上的丝线形,金文像箭杆中间缠着线团,秦简将线团改成一横,币文又将箭头写成了一撇一横。显然,后世的主要从币文而来。由于纬线缠在梭子中间,梭子又经常穿行于经线相交的位置,故此既可喻表中午,又可转表编结或像经纬线的事物。除了在中间义上相通,在字形构意的意象图示上也相通。所谓意象图示相通,是指绷在织布机上的经线与栅栏的样子基本相似。

由于与相通,所以在作偏旁时往往可以表示的构意,譬如

金文的左旁为两个相叠,右旁是个字。相叠表示排列的丝线;,象手持棍形,在此表示敲击;整体构意表示人持木棍敲击丝线,实指意义表示一种丝弦乐器。金文形将相叠改写成,成为后世字的直接来源。

那么是一种什么乐器呢?《说文》:敔,禁也。一曰乐器,椌楬也,形如木虎。许慎的意思是,即椌楬。其实,椌楬是两种乐器。楬,指节板,由细绳栓三块木板组成,后世称。椌,即箜篌,由盒状音箱上绷着丝弦构成,音箱一端雕有高企的虎头,下面由木架支撑,演奏时用小木槌敲击。为了区别外来的竖式箜篌,现在一般称这种箜篌为卧式箜篌。由于椌和楬在古代都属于击打节拍节制旋律的乐器,所以又转表义。

箜篌是中国的一种古老弦乐,在周代称攻敔攻敔不仅表乐器,而且在金文中还表吴国国号,出土文物中就有带攻敔王光铭文的铜戈。攻敔,古籍写作勾吴,简称为,辖地由今江苏省大部和安徽、浙江各一部构成。攻敔的国号应该是由箜篌出自苏锡常地区而来,用当地特产或地域特点作地名是商周时期的一种习惯,譬如胶东人善于射箭制箭,就用命名, 字构形像一捆戳齐的的本义为娱乐,大概当时的吴国人大多能歌善舞喜欢乐器,所以国名不是用乐器命名就是用娱乐命名。铜戈上的字指吴王。吴国的初始国君姬泰是周王本家叔伯,原本封为伯爵,到十九世孙梦寿时改称王,传至夫差被越王勾践所灭。铜戈上的字指姬光,即吴王阖闾。

也有哲学意涵,《说文》: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要素的运行。交午,即交结于中间。许慎认为指天地,而恰好表示阴阳在天地中间交结运行的状态。

字大写作。《说文》:伍,相互参伍也。”“的构意为五人,实指意义表示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单位,引申表示队伍。由于由五人组成,故此便借作了大写的

也是用象征法造的数字,在甲金文中写法一致,都像没有门的房子(见图7)。有人认为这是古文的写法,虽然意思接近但不准确。甲文的构形确实是从茅屋而来,不过

不是从地面上的茅屋而来,而是从地穴式的茅屋而来。

7的演变

在商代,平原地区的普通居所很多为半地穴建筑,两间相连称为(六,古音读lu,转音为吕),其中里间称室(卧室),外间称堂,堂屋两边有门与院相通。所谓院,就是地穴堂屋门前的地坑,如果院子狭窄到只是一条过道则称廊(古写为良)。廊道通往地面的台阶称为古音通埠,的构意表示水岸通到地面的台阶,转代可表码头。

综上可知,甲文所表现的茅屋之所以没有门,是因为穴屋的门在地下部分,而是从地上部分来的构形,自然不能有门。那么为什么会借作数字呢?这是因为古代的穴屋,地下部分的和地上部分的各占五成高度,而处在地面之上,恰好是超出五成的部分,所以就被借作了数字,意思是高出五成的数字。

在卜辞中,除了表数字,还有两个实词用义。其一,表示显露。《卜辞》:王乩曰,有彖六。乩(集),卜兆的总结;彖,构意为晾晒的干菜,譬喻表卦象昭示的意义。由于穴屋的上部露出地面,故此转代可表显露。卜辞大意是:王总结卜兆说有昭示义显露。其二,表示,《卜辞》:作六于畔。六,从穴屋台阶的上部譬喻表台阶上的码头。卜辞大意是:在河畔建造码头。

币文形的写作,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语源上相通。,像屋顶形,实指意义表示进入。古人穴居,进屋时首先见到的是屋顶,故此以屋顶转表进入之也是从穴屋屋顶构形,与音形相近意义相通,在货币上即使将写成,也会让人联想到是。币文形和楚简字形是甲文的隶化写法,也是今天字的直接源头。

大写作陸(陆)。《说文》:陸,高平地也。许慎解释的是引申义。,甲文由阜、坴构成。阜,本表进出穴屋的台阶,引申表台阶。坴,由两个相叠的字组成。岕,构意为屋顶苫草的草庐,引申可表房屋,二岕相叠表示建在高处的亭台。的整体构意表示通往高处的台阶,引申义既可表高企的平地,又可表示高企的台阶。譬如在陆续陆离两词中,都表示高企的台阶。陆续,字面意思指人顺着高台阶一级一级往下走,引申表断续而行。陆离,字面意思指人顺着高台阶往上走。由于人越走越高,在台阶下看上去人会变得越来越小模糊不清,因此转代表示幻影闪动模糊不清。

由于构意相通,所以金文将甲文中的二岕改为二六。为了突出高台,在二六下面又加了字。虽然构形有变,但构意与甲文相同。陶文是从甲文和金文综合而来,的上部采用了甲文的,下部采用了金文的。秦简将陶文隶化,就变成了后世的字。由于高企的平地与高于地穴的平地通义,所以就被借作了大写的,简化后写作

文字学家丁山认为,数字来源于字,这个见解比较可信。,甲文和金文的写法都像字(见图8),实际上它是物体上十字切口的象形字,字形构意表示用刀将物体切开或切断,实指意义表示数字。后世为了区别于,币文将其中的竖画改为向下弯曲,陶文又改成向右钩提,而石刻则在继承陶文写法的基础上将其隶化,于是就变成了现在的

古人为什么要用表数字呢?主要是从刀的结构和用刀的特点而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接触最多的刀是切菜刀。从菜刀的结构而言,刀刃和刀把之比一般是七比三,即刀刃部分占刀体长度的七成,刀把占三成。从用刀特点而言,人们切菜时,并非是用刀刃的全部长度,而是要让出三成长度只用后面的七成刀刃推切。由于切的结果都与七成刀刃有关,于是表示切口的就被转作了数字。由此可见,古人用是从生活体验而来。

8的演变

相通,还可从大写的体会出来。《字汇》:柒,与桼同。《说文》:桼,木汁,可以漆物,象形,桼如水滴而下也。综合来看,的原义就是又写作,俗称大漆。中国古代的取自漆树,取漆时一般是先在树干上切出一个斜槽,然后将容器对准斜槽绑在树上,这样就可以将渗出的漆液收进容器。取漆要用刀切割树皮,因而也叫割漆。由于切割树皮与的构意相同,所以本表大漆的便作了大写的数字

关于的哲学意义,《说文》是这样解释的: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许慎的意思是,从开始,阴逐步减弱,阳逐步增强,到时阳已发展到占主体地位,但还不是纯粹的阳,还有微弱的阴从中斜出。

在中国民俗文化中,还是一个很有故事的数字。

故事一:与死亡和鬼神有关。农历七月有鬼节,人死后要祭七。所谓祭七是指人死后要七天一祭,头七、二七……四十九天之内要连祭七次才告结束。据说,祭七对于死者和生者都有意义。

其一,帮助亡魂渡过七次劫难。头七是为了祭祀离去的七魄,三年守孝是为了守到三魂全都离去。至于连祭七次,则是为了帮助死人的灵魂渡过七次劫难。

其二,调和阴阳,保护家人。在道家观念中,是一个阴阳调和的数字,而死亡则属阴。如果哪家有人死亡,其家宅被阴气笼罩的时间过长,就会影响家族气运,于是人们就请道士用祭七的方法调和阴阳,同时祈望亡灵保护家宅荫蔽后人。

中国的魂魄观念起源很早,商代甲文中既有又有,只是写法与今天有别。,甲文由止在云上会意(见图9),整体构意表示人死后升天化成的云气,实指意义表示人的阳气。古人认为,属阳气,也叫阳神,附身则人活,离身则人死,因而将视为能离开人体存在的不死精神。据说,祖先亡魂是子孙的保护神。古人认为,亡魂平时住在天上,享祭时则会降临家庙,庙中的牌位既是子孙与祖先亡灵联系的中介,又是亡灵在人间落脚的宿位。

9魂魄的古文

甲文中有这样两条卜辞:一是魂来。卜辞大意是祖先亡魂要来,大概是因商王有事应召而来。二是隹魂令葬。隹,唯,发语词。大意是:亡魂命令为他下葬。这是一条征询亡魂是否下葬的卜辞,得到的答复是可以下葬。显然,这两条卜辞既反映出商朝祭祀亡魂的内容,又反映出商王对待亡魂的虔诚态度。

是指依附人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说文》:魄,阴神也。古人认为是阴神,为附形之灵;是阳神,为附气之神。,甲文形由鬼、日构形(见图9)。鬼,构意为头戴丧帽之人,转代可表死人。由于鬼属阴,故此又可表人的阴影;日,在此表光照;整体构意表示阳光照人形成的阴影,实指意义表示人的阴神。甲文形由日、卩加两点构形。日,表光照;卩,本表跪坐之人,加上两点,则表人影;整体构意与甲文形相同。在甲文中,表人的阴神,《卜辞》:梱魄。梱,本表挡门的地桩,在此表守住。卜辞大意是:守住阴神。其背景应该是上天让商王节劳,注意涵养阴神。

故事二:人日,传说中农历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

据《东方朔占书》,女娲娘娘从正月初一开始创世,在前六天创造出鸡、犬、猪、羊、牛、马之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又据应劭《风俗通》说,女娲娘娘开始造人是用黄土捏人,虽然又忙又累竭尽全力,但还是达不到数量要求,于是就把盘卷的绳子浸满泥浆用力一甩,甩出的无数泥点也都变成了人,所以农历初七这一天便被定为人的生日。人日的节俗发端于汉朝,魏晋时期开始流行。中国传说的造人天数,与西方基本一致,只是造人的上神不同,《圣经》传说是上帝造人,中国传说是女娲造人。

《说文》: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在古文中,象残骨形,与组合为,表示用刀将肉与骨分开,实指意义表示分离。许慎用解释,是说的构意表示分开。从语源上说,,二字都表把东西分开义。

从甲文形看,基本是由改写而成(见图8),整体构意表示把事物分成两部分,实指意义表示数字。甲文形的两画呈相背形,更加凸显了的分开义。在可以对分的十进制偶数中,是最小偶数,是最大偶数,所以表数字是从最大偶数取义。

有分开义在汉字偏旁中表现得也很明显,譬如,整体构意表示用刀切分。再如,甲文上部从表示分开;下部从表牛体;整体构意表示分开的半片牛肉,实指意义表示一半。在周易哲学中,代表纯粹的阳。此外,还可以表示众多义,譬如:四面八方、才高八斗、五花八门等。由于与谐音,所以在广东方言中,又象征性地表示发财、财运、吉利等义。

的改形字,现代写法的区别是:字的第二笔是向内勾起,字的第二笔是向外勾起,在甲文中,①②两形都是字的倒文(见图10)。由此可知,的字形构意与密切相关。甲文,象耒形(见图10),表示一种类似铁锨的翻地农具,由于翻地需要用力,故而转代表示力量的字把耒柄反写,表示翻地到了地头,需要掉转方向重新往回翻,实指意义表示事物发展到头需要重新开始。在十进制中,的进位,是重新开始的数字,而在重始前顶到头的最大数就是,所以表十进制中的最大数是从翻地翻到尽头譬喻而来。

10的演变

的构意为翻地到头,不仅从它同的关系可以体会出来,还可从作偏旁的组合字中体会出来。譬如。在中,表太阳;表地头,地头即地边;整体构意表示地边的太阳,实指意义表示初升的太阳。在中,,表马车;,由翻地产生沟痕转代表沟状痕迹;整体构意表示马车留下的沟痕,实指意义表示车辙,由车辙引申又表两轮间距。

在语源上,。《说文》:久,从后灸之。许慎所说为引申义。久,甲文象勺子扣在曲面上(见图3),整体构意表示用勺装火炭在马臀部烧灼记号,卜辞用义表示烧灼。由于烧灼的记号终生携带,故此转代又表长久。的构意涉及马臀,马臀也即马尾端。的构意涉及地头,地头也即地尾端,由于二字的构意中都含有尾端,所以彼此同音通义。

字大写为,《说文》:玖,石之次玉黑色者。字中,表玉石;由烧灼而黑转表黑色,整体构意表示黑色的玉佩。黑色的玉佩挂在后腰垂在人的臀部,人的臀部也属尾端,所以用的大写,也是从二者构意相通才假借而来。

关于的哲学意义,《说文》是这样表述的:九,阳之变也。象其屈曲究尽之形。”“象曲折穷尽之形,表示阳走到尽头,开始向转变。《列子·天端》也持相似观点: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穷尽)也,乃复而为一。

数字,甲文用表示,实际上是把竖起来(见图11)。在商朝人的概念中,是十进制中的最大数,的重新开始,它不是的简单重复,而是十进制中的完结数,在概念上具有升级进位内涵。金文形在甲文中间加上一个圆点表示完备,以突出是完备数(见图11)。为了便于书写,金文形将圆点改成短横,陶文又将短横改成长横,于是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由于是完备数,因此除了表示数词外,还表示完备、齐全、极端等义。譬如:十全十美、十恶不赦,十分可爱等。《说文》: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具,具备、完备。许慎认为,数发展到就完备了。同时他还认为,在中,一横表示东西;一竖表示南北;横竖交叉表示中央。所以他说四方中央齐备的数字。显然,这是把呼应起来,从五行和五方相配所作的哲学阐释。

11十、廿、卅的古文

的思路一致,甲文二十的写法为“‖”,甲文形则将两竖下部相连写成“∪”形(见图11)。金文形继承甲文形,先是在“∪”的竖上加点,后又将点连成一横,就变成了廿字。与廿构形方法相似,甲文三十写得像,经过金文加点过渡到币文,三十就变成了后世的字(见图11)。

的大写为。《说文》:拾,掇也。掇,收结、收拢。许慎用是说表收结义,收结也即完结,这个意义正好与的完结义相通,于是就作了的大写。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天下有料
为人生加料,做有料之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