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荒谬的就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条路!
文摘
2024-12-06 21:52
江苏
刚看到上面这条新闻,一位家属花48万“托关系”要让孩子进烟草局,结果搞砸了。因为原本收钱称能拿到“内部人员推荐名额”的女子,并没有帮该家长拿到名额。
记者电话打过去,对方直接就说了,“这个你不要问,我也不可能告诉你是谁。”而烟草局则表示:每年都会发布标准的招聘流程,这个肯定是假的。
之前确实有一些想花钱进烟草局上班然后被骗的例子,所以假不假我们这些外界的人必然无法百分百肯定,只能说各人自有各人看法。但天下熙熙皆为利往,这类现象中最诡异的问题难道不是:为何人们会情愿花48万的巨资去获取一个打工的资格?有人嘲讽这家属笨,48万,都足够自己当个小老板了。却要把钱送给别人,去获得一个打工的名额。我只能说,有些事业单位的福利和待遇,确实已经好到了让人可以放弃原则、甚至不惜冒险的地步。
另一点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说从未有过成功的例子,或者完全没有漏洞,有人会信吗?比如花钱进公安局当警察,这种事情就几乎看不到,怎么偏偏烟草局老是传出风波?
上面的消息是媒体12月6日发布的,下面的是12月2发布,也就隔了4天时间。一名女子遇到了自称某地烟草局主管的男性,还出示了很多能证明身份的东西,表示只要陪自己睡一晚,就安排她入职,月薪一万五起步。当然,这条消息同样被当地烟草部门否定了:没有一位叫“孙玲”的主管,公司招聘有正规的流程。还是那个问题,这些人为何总爱假借“烟草局”的名头,换个事业单位骗骗不行吗?依旧是那两个理由,首先,烟草局的福利,众所周知的好到离谱。其次,烟草局的“缝”,可能更好钻。这个“缝好钻”也不完全是猜测或个人看法,今天还有一条热搜: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副局长徐㼆被逮捕。而今年5月份,副局长何泽华贪腐近10个亿被判死缓;11月份,正局长凌成兴贪腐金额特别巨大正被查。还记得吧,当时我们还在文章里调侃了几句,说前一个副的还是近10亿,后一个正的直接换成“金额特别巨大”了。可这仅仅就是一年呀,一年进去三个巨头。这缝还不够大吗,都能塞进去一头大象了,得改叫沟。倘若再往前看,看看近几年烟草局落马的人,更是一言难尽。这位网友提到了一个词,叫“烟杆保枪杆”,意思是你抽烟,这钱收上去了,也是一种对国防的保障,甚至包括造航母等等。可实际上呢?在这么离谱的蛀虫阵容面前,你猜有多少进了他们的口袋。所以还是那句话,有些事业单位的福利实在太好了,好得人们甚至愿意干“花钱买工作”这样的决定。骗子多,又是谁给骗子提供了土壤。如果说靠自己只能干两三千一个月且没有保障的工作,那么花48万去弄到手一份高薪、长期且有保障的生计,确实不算“亏本的生意”。倘若再加上这些工作岗位的珍稀程度,就更不亏了。
上个月还有多部门发文,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进入家政行业的消息。辛辛苦苦培养孩子十几年,出来干家政……跟事业单位能比吗?可后者又不好进,先不说有没有三代们预定位子,就仅仅自己去抢、去考、去走流程,都能抢破头皮。12月6日网上曝出来的消息,河南衡水某村的村书记,“醉驾”被免职后,结果他儿子上场了。这个行为导致大量村民不满进行举报,才被曝光到公众视野中。更奇葩的是他儿子还在当地的“县自然资源局”上班,意思是他可以“两边兼顾”,既干村书记的活,又不耽误自然资源局的本职工作。当地的回应是:没有违规,但被举报后,当事人自己主动辞职了。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别说汤了,连泔水都要舀出来喂自家的猪。哪能轮到其他眼巴巴看着的人。村书记确实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所以曹某某自己醉驾被免后,还要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儿子赖到那个位置上。太感人了,简直感人肺腑。
还用说么,真正导致人们趋之若鹜,甚至不惜代价,铤而走险的原因,不仅仅是资源的稀缺,更在于可怕的漏洞以及丰厚的利益。烟草局的“金饭碗”,村书记的“肥差事”,对于底层而言,进入这些岗位,可能意味着阶层的跃升。相反,对于那些已经掌握权力的人,就比如那个把儿子扶持上去的村书记来说,则是把权力继续掌控在“自己人”的手里。有些人吃肉吃到撑,却还能理直气壮地怪别人吃不起;而另一些人,为了能分一口残羹冷炙,甘愿冒险去当被宰的羔羊。
竹不倒
正确的黑暗,错误的光明……真理在我这,从无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