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哪个年月开始,在学校特别是农村初高中,悄然兴起了一股“陪读”热潮。
此潮至今非但未退并日见其涨。
情与忧并存
陪读,顾名思义,陪伴孩子读书也。家长“离乡背井”在孩子所在校内或周边租房,全天候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并督促其学习。当然,孩子在校的一切活动也就尽收家长眼底,这似乎让人大大放心了。
陪读此举,家长之舐犊之情殷殷可鉴。然育人之隐患却让人暗暗生忧。
书,非苦不能读也。古今亦然!
往昔求学难
言此,曾经执教过的岳阳县三中往事又历历在目:
新墙到渭洞,少说也有40公里之遥。那年腊月二十四小年放寒假,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归心似箭的学子们哪能等得到一天才一趟的班车啊?就是等到了,也不一定能挤得上去。就是上去了,还得有购票的钱呢。还有,冰雪天气,说不定班车已经停运。怎么办?几个渭洞的学生各自找了根树枝作拐棍,开始步行,踏雪而归。40公里路程啊!朝发夕至,其辛苦可想而知!
这里,陪伴他们的只有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学生浴室,其旧址就在当今服务大楼的南侧。平房,除了用木板将其间隔之外,冬天洗澡没有任何其他保暖条件。
这样,孩子们被逼出来一个“冬天洗澡三部曲”:首先,从龙头接来一桶热水,大概也就60多度。不脱衣服洗头,充分擦干;然后,脱掉上衣,顶到头上,蹲洗上身,擦干,穿好上衣;第三步,冲洗腿脚,擦干,穿好下身衣服。除了费时费力不说,还冻得瑟瑟发抖。
这里,陪伴他们沐浴的,除了一桶一盆,便是从室外袭来的逼人寒气。
说到学生寝室,更是让人泪目。用废墟墙脚砖砌成内观如“非”字形的平房,中间走廊,两边住房。这样的寝室阴暗、潮湿。尤其是女生,遇到雨天,室内连晾衣服的地方都没有。
在这里,晚上陪伴他(她)们的除了蚊子嗡嗡叫声之外就是蟑螂和老鼠肆无忌惮地窜动了。
食堂,至今用来概括当年伙食状况的三个字“东南海”,校友们耳熟能详。尽管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切向好,但物资的匮乏带来的肠胃之苦,仍然让这些十七八岁的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饥肠辘辘。
蒸饭是用的长方形的铝盒,2斤4两米蒸熟,上面一层皮去掉,分为八等份,入口的显然不足果腹。加上伙食差、油水薄,大多孩子整天处于一种饥饿状态。曾在这里读过书的胡老师告诉我,当年,每逢节日放假,有同学不吃中饭就离校,以致饭盒里剩下许多的饭。在校的同学将这些剩余的饭收集起来,买来甜酒曲,捣成粉末,均匀地拌在饭里,用被子盖好。三天假满回校,甜酒就酿成了,这绝妙的充饥办法,也是被逼出来的呀。
那年月,陪伴他们的是什么?除了饥饿,就是书本!就是父辈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精神激励!
记得有次临近放假,一名女生用自己的餐卡上有限的余额到学生食堂买6包食盐带回去。疑惑震惊之余,让我既心痛又欣慰。心痛于该生家中的贫困,欣慰于孩子的懂事和对父母的体贴。同时也让我们深深领悟:教育,“成人”比“成才”更为重要。
那时,陪伴她的是什么?就是面对窘迫,却溢满了支持、体贴和关爱的精神家园。
我以前下放的村子离三中足有5公里。村子里一个姓周的女生,三年高中三年走读。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母亲脚残,行动靠挪动凳子近似于爬行。她读书早出晚归,中午在校吃一餐饭,每天步行10公里。她是把来去走路的时间都用来记英语单词和数学公式了。回到家里,洗衣、刷碗、割猪草,常常忙到十点以后。这孩子后来考上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外资公司做翻译,年薪颇丰。她艰苦求学的付出,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让这个贫困的家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年月,有谁陪伴着他们?没有啊!如果说有,那就是在自立自强励志奋进的人生道路上的仆仆风尘!
…… ……
在艰难困苦的陪伴下,我们收获的是什么?
我们收获的是雪片般飞来的录取通知书。
我们收获的是几十年以后这些莘莘学子的事业成就和家庭幸福。
我们收获的是经历困苦洗练过的千千万万在平凡岗位上凭着“吃苦耐劳、肯干能干”,赢得社会敬重的好公民。
未来展新颜
再让我们把镜头回到现实:
学生食堂,不,现在叫“服务大楼”。不仅设施齐全而且就餐环境良好,基本上一人一座。学生打卡开餐,吃多吃少、丰俭由己。每餐十多个花色品种的炒菜分三个层次,任你选择:6元,两荤一素。8元,两荤两素。10元,三荤两素。每餐还设有免费的“例汤”。后勤工作的理念就是“后勤即感情,食堂即课堂”!
学生在此就餐,需要家人陪护吗?
学生寝室,不,叫做“学生公寓”。每间寝室都安装了空调,冬暖夏凉;每间寝室都有配套的卫生间,如厕、洗脸、漱口、洗衣均可在此完成。另外,公寓都配有专职的管理人员,负责整栋公寓的室外清洁卫生和安全工作以及就寝后偶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学生在此就寝,需要家人陪护吗?
教室,教和学的主要场所。宽敞、明亮、简洁、舒适。空调有柜机也有挂机。早晚自习都有老师坐班,除了维持秩序之外,还为学生释疑解难。
学生在此学习,还要家人陪吗?
如今交通如此便捷,通讯如此发达,加之每班都建了家长微信群,校园公用电话,这都为学校、家长、学生三方互相了解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学校对外封闭式的管理,对内全方位的管理,还有行政值班人员与班主任的全天候管理,真的是“眼睛一睁,管到熄灯”!
学生在此读书,还需要有家人陪吗?
这样看来,我们有理由忧虑:陪读,陪了孩子的同时,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融入集体与人交往团结合作的能力,面对困难和险境时的坚强和智慧,对父母对老师对长辈的尊重和感恩……会不会一同给赔进去呢?而这些赔进去的,恰恰又是下一代融入社会求生立本不可或缺的可贵品质和基本能力!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我们应该知道一个基本的道理:多少富贵,多少荣华,你也不可能将孩子的明天全部买下!
方德琪,1945年出生,高中语文教师,连任校长8年。退休后一直从事家庭教育、师德教育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和宣讲。其讲稿汇编为20多万字的《树人絮语》;湖南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岳阳县第二届道德模范,并获岳阳市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个人、岳阳县第二届道德模范,并获岳阳市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
来源|党政办公室
编发|孙敏
校对|孙敏
一审|王德保
二审|周凤飞
三审|方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