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春风扑面来——写在第四十个教师节

文摘   2024-09-08 13:38   湖南  

夏雨春风扑面来

——写在第四十个教师节

      农谚有云:行得春风,必有夏雨。它的比喻意思是:人有付出,必有回报。我几十年教学生涯,如今回头一看,果如其言。


春风

      先说“春风”。


      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学制。那些孩子都是从“学工学农”“贫下中农进课堂”的教育环境中走过来的。他们知识底子太薄,却带着“跳农门”的热切期望来备战高考的。


      时间就是分数,时间就是前途。十万火急!


      我容不得多想,火速行动!一切都在“两无”中进行:领导无安排,劳动无报酬。


      《古文三百段》,利用每天第七节下课到晚餐之间的35分钟,以每次2到3段的合适速度串讲,一天都不间隔,高考前100天全部拿下。


      作文强化训练,重点就是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学生每天写一篇文章,我篇篇过目。当天批阅,当天简评。两个月下来,学生说:现在我碰到“蘑菇石头”都能写出八百字左右的文章。


      那年月,于我,没有星期日,没有节日,也没有寒暑假,可谓全身心投入。


      我收获的是,当年高考语文班平均成绩86.3分,(卷面总分100)获岳阳地区第一名;次年,53个学生考上40个。


      除夕之夜,我一头栽进斗室之中,那是在超前备课。大年初一,我又在为本班的学生编写刻印“一日一练”。门前贴出的春联是:昨夜挑灯游海市,今朝跃马进花城。《海市》《花城》都是课文。别人没看懂,我的学生都看懂了,记住了,并且是铭记至今。


      壁挂式辅导牌则是为了方便学生在茶余饭后将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在不经意中填补知识点的缺陷。


      我把从后勤弄来的“马粪纸”包装盒,裁成与印刷纸相等面积的块块,正反都可以贴上辅导内容,然后悬挂在教室两壁。一次一个专题,都是经过精选的自认为是必考的知识点。如《病句修改七十例》《文学常识100条》《常用成语200个》和《逻辑与修辞》等等。我向学生提出,不猜题,但复习一定要有海底捞针的气魄和决心!


      无疑,又是一个丰收之年。多少农家子弟从此离开那块贫瘠的黄土地,而后一跃成了城市的白领族。


      白雪皑皑,天寒地冻。起床铃响后却万籁俱寂。我踏着冰凌,一步一挪走向学生宿舍,挨间敲响男女寝室的门,催促起床。“快点!快点!”一个个学子如军营之兵迅速弹起,匆忙洗漱完毕向教学楼飞奔。而这时,我又站立在风口路滑的台阶上不停地喊:“慢点!慢点!”每天早上提前3分钟敲响学生寝室的门。天天如此,年年如此。这让许多学生后来进了大学一两年,早上就会自然醒,仿佛听到了那熟悉的脚步和敲门声。


      这一缕春风,硬是吹进了孩子们的心中,形成了条件反射。



      一天突然收到一封信,系曾经的学生寄来的,他自报家门后提及考试作弊的一件事,信中这样写道:

点此亲启

致方校长

 “当年在考场上您那一刻对我的包容和原谅,让我既羞愧又感动。从那以后,我在考场上再没舞弊过。现在,我在社会上打拼,也算风生水起。但每每想到这事就常常提醒自己无论在商海还是职场,都要公平竞争诚实为人……”

此致


    “当年在考场上您那一刻对我的包容和原谅,让我既羞愧又感动。从那以后,我在考场上再没舞弊过。现在,我在社会上打拼,也算风生水起。但每每想到这事就常常提醒自己无论在商海还是职场,都要公平竞争诚实为人……”


      哦,记起来了……


      期考。


      离下考还有10分钟。一名考生从口袋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纸条打算照抄。我装着若无其事地绕了过去,悄悄地来了个“人赃俱获”。那学生满脸通红,用恐惧的眼光看着我,其他考生也把目光射了过来。怎么办?顿时,我改变了主意。他脸红,说明他知羞;他恐惧,说明他知错,况且是“作案未遂”。我走上前轻轻地把那纸条拿过揉作一团放进自己口袋,然后指着他的试卷,一语双关地说:“你再仔细检查一下,看错在哪里!”我连姓名都没记住,事情就这样一带而过。有时候,意想不到的一缕无声“春风”,竟然与学生的人生相伴至今!


夏雨

2005年,我退休了。对事业的留恋,对同事的不舍,加之病痛的降临,让我失落无奈。

      而就在这时,“夏雨”来了!悄悄地来了,及时地来了。如当年之“春风”,那般体贴,那般暖心。


      禄钧其人,男,今年56岁,人民大学毕业,在北京创业多年,现定居北京。在校读书时我虽然是他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但并没有对他有什么特殊照顾,也没有另外高看一眼。进步了表扬,退步了批评,一如平常。


      就是这么个很平常的学生,却坚持长年从经济上支持我。


      记得第一次打电话找我要银行卡号,我不给。他诚恳地说:“您不给,我就得委托别人送去,太麻烦,也招摇。”于是我报了个卡号给他。从此以后,主动权在他,给你钱是没商量的!


      先是突然一个电话:“方老师,对不起,很久没打钱给您了(像欠了我的一样),我现在马上安排。”十点左右手机显示到账,让你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和机会。


      次数多了,数目大了,我必须制止。见面后,说起这事,我准备了千言万语,他却一词作答:“师恩难忘!”我竭力陈述家境尚可,大可不必如此破费。他把眼镜往上一推,定睛看我,慢悠悠情切切地开口了:“老师,没有您当年的付出,哪有我的今天?当今形势,就先生之性格情操,注定清贫。学生何尝不知!”此言一出,老朽泪目。


      2016年,我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此病号称“不治之癌”“疼痛之王”。四处求医八方问药,毫无疗效。禄钧得知,把我接去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唯一一家属卫生部直管的医院)治疗半月。他委托一个副总专管此事,派一辆专车和一个司机为我服务。考虑到医院伙食怕不对南方口味,他与湖南省驻京办事处的“长沙宾馆”对接,让我自己点菜签单。考虑到陪护的是我女儿,病室有种种不便,他把我们的住宿就近安排到“快捷宾馆”……


      快出院了,禄钧得知我有胃病,又从保定那边请来一个名老中医为我诊断。开出的药方在指定的药店买好熬成药液,整整60小袋,让我带回岳阳。离京那天,他将我父女连同那一大袋药液送上高铁的贵宾座后,拿出两万元现金塞到我女儿手中,说:“这段时间辛苦你啦!”然后依依惜别。


      这“夏雨”,来得热烈,来得不可阻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此之谓也!


      与禄钧不同,靖和凌却以儿女对待父母的方式对待我和师母。这“夏雨”有如涓涓细流,长年不断。


      靖是男生,银行职员;凌是女生,人民教师。当年乃一师之徒,如今都年近花甲。他(她)们两家离我都很近。


      靖的业余时间潜心研究中医并小有收获。他知道我的胃有毛病,每年冬季便将12种以上的中药制成粉剂,一袋一袋地送给我。隔三岔五地打来电话询问效果何如。一般这种药粉每年服用两个月,我将它既当药品,又当早餐,舒服极了!并且胃病也日见其愈。


      其实,当年靖在我面前只读了八个月书,后来进了银行。八个月!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我在靖之心中却定格于“恩师”。


      凌,有着她的细心和体贴。不知何年何月,她知道了我生日的具体时间。于是每年必到,无一间断。或上门祝福,或电话问候,或微信红包。她来,悄无声息,也不预约。生日当天上午十点左右,随着轻轻的敲门声,翩然而至。她放下一大包礼品,一阵嘘寒问暖,然后以一个能让人置信的理由拒绝对她的留餐,便匆匆离去。一切似乎顺理成章,年年如此模式。我和师母都劝她不必这样,她就一句:“朵朵(我女儿)来得,我来不得?”你看,她以女儿自许,我复何言?


      2022年那个冬天,处处“撞阳”,人人自危。我三个子女三个家庭全都“阳”了。那个紧张和无助啊!何况我俩都有基础疾病。平常年的冬天尚且小心翼翼,如今如陷孤岛,如之奈何?我们又反应迟钝,别说其他药品,就连维生素C都没准备一瓶。


      靖和凌得知情况,联手“救援”。


      总的方案是,万万不可出门,一切由我俩来!


      于是,靖主要负责药品。连花清瘟、布洛芬缓释胶囊、复方甘草片等等,弄来一大袋;虽然外面一药难求,但他自有办法。


      凌主要是送来口罩、一次性手套、各种消毒液、抗病毒口服液以及日常用品。(有的用到现在)


      靖和凌有规律地轮流给我送菜上门。新鲜蔬菜、超市干货、猪肉羊肉、大蒜小葱等荤素搭配每次一大袋。送到家门口后一个电话告知,等我开得门来,他(她)却已经离开。当面付钱,拒收;手机转账,退回!


      我只能重复着“谢谢”一词。


      靖,给我的回复是:小事一桩,您就当我是您多生的一个儿子。


      凌,却顾左右而言他:饺子、玉米要进冰箱冷冻区间。


      六十天,整整两个月我俩真的没出门,也就真的一个都没“阳”!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和我的学生们是各自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至理名言。




      颖华,女生,某国企高级管理人,三中九十年代初的高中毕业生。这个女生有些不同。虽是“工科女”却偏会写文章;说是我学生,但我没教过她一节课。准确地说是我当校长时她是三中的学生,如此而已。所以每每电话或微信时开口便称“校长”。还有一点很特殊,她离校30余年,与我只见过一次面,第二次见面却是前个把月的事了。或许是当年我那来去匆匆的脚步和果断的行事风格?或许是那无数次学生集会上的谆谆教导?反正她记住了我。


      她对我主要是精神层面上的鼓励和慰藉。


      进入老年后闲来无事,我便开始学着写点回忆之类的文章。我只能在手机上打字,然后分版块发给颖华,让她帮我排版制成文档,发往合适的平台。这活虽然不难,要经常操作也不容易。


      更难的是她得帮我审稿。从布局谋篇到遣词造句,从错别字到标点符号都得认真检查。这些,她都尽心尽力。她的修改也是恰到好处,令人信服。不时来个画龙点睛,为文章增色不少。


      她是个很有主见的人。有时为了文章的标题反复推敲,与我商量来商量去。如果意见不统一,弄急了还与我争得脸红。其追真求美的着急模样跃然“纸”上。


      她的视角比我要高,所以就很自然地成了文章的责任编辑。


      有趣的是,文章在不断修改,我俩在反复沟通,这过程有点长。弄到后来,我竟然不知道到底是谁帮谁在修改。


      有时在我的文章发表后,颖华紧跟着发表她的评论或读后感。总结了一大堆“优点”之后,恰到好处地指出了文章的不足之处。写“文评”本来就难,给自己的老校长写“文评”就更难了。然而,雏凤清于老凤声。她有这胆量,也有这水平!


      颖华与我是“从不见面,微信不断”的那种。她可能担心老人家的寂寞无聊,经常地在微信上与我对话。天南地北,无话不谈:个人励志奋斗的过程、工作中的得失感悟、社会上的奇闻趣事、生活中的各种智慧……还时不时地抛出一个个讨论话题,然后各抒己见。我知道,我是闲人,她是忙人。而她工作之余的微信联系,让我从沟通中走出寂寞,连接着外界的精彩。


      这“夏雨”并非倾盆大雨,却是润物无声的、体贴自然的。随便问我一句,“校长喜欢看些什么书?”我如实作答:“旧书。”她立马就帮我淘来了四十年前的《血色黄昏》《赤裸人生》等;她往往说着说着不经意就问一句:“您读过盖茨比吗?里面有许多经典台词。”我回答不知。两天后便一定有“丰巢”信息,《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来到了我的身边。


      我认真地问过颖华:“我给你的只是一个普通高中校长的形象,为什么多年以后还对我如此关心?”她的回答亦如诗如歌:“因为我没有忘记来时的路呀。”读了我的《于无声处》一文,她写了读后感,对于我的听力障碍,有这样一段话“离阳光最近的那棵树长大长高以后,再去追寻原来那缕阳光时,却惊奇发现它已渐渐幻成了落日余晖。这是一种怎样的惋惜和伤痛!”

 谢谢你,颖华!


      有人认为,教师如烛,照亮别人,毁灭自己。我却认为是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


      有人认为“尊师爱生”是并列关系,不错,但我更认为是倒置的因果关系。因为“爱生”,所以才能换来“尊师”。


      五十八年前我代课只教了三个月的新墙完小37班,现在我还记得大部分学生的姓名甚至坐在哪行几座。他们如今大多年过古稀,几十年来与我如兄如弟。



      三中六十周年校庆,好多学生虽阔别多年,但一见面,我能直呼其名,那个感动啊!


      不是记性好,而是相互“在乎”,是永久的“挂欠”!正是因为这种在乎和挂欠,每年恰当的时候,总有快递过来的南州的荔枝、阳澄湖的大闸蟹、广州的各种吃食,还有来自新疆空投的小白杏、哈密瓜……


      我七十大寿、八十大寿之时,散落在各地的学生纷纷赶来,北京的、天津的、海南的、内蒙古的、长沙的……大多年过半百、两鬓如霜!他们中有教授、有博士、有律师、有政界人士、有企业高管……无法亲临寿庆现场的,都以各自的方式表示祝贺。


      作为国家税务总局的扬帆司长,他把热情洋溢的讲话拍成短视频发到现场播放;全国楹联协会主评委之一的应来,发来情真意切的两副贺联,十分夺目;长沙的彭泽望老总事后专程连夜赶来一转,说是必须“补上一课”。师生欢聚一堂的热闹场面,用好友粟先生的话说就是,此情此景,很难复制。


      桑蚕红烛终无悔,夏雨春风扑面来!


      再过几天,就是第四十个教师节了,可喜可贺。


      是的,教师应当有节,有自己的节日。它能不断提醒人们尊师重教;


      是的,教师应当有“节”,有自己的高风亮节。唯其如此,爱生尊师的中华美德方可历久弥新。


写于2024.9.1




作者简介

      方德琪,1945年出生,高中语文教师,连任校长8年。退休后一直从事家庭教育、师德教育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和宣讲。其讲稿汇编为20多万字的《树人絮语》;湖南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岳阳县第二届道德模范,并获岳阳市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


来源|党政办公室

编发|廖荣灿

校对|杨张凤

一审|王德保

二审|周凤飞

三审|方志丹


岳阳县第三中学
岳阳县第三中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