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铜年终总结:再生铜原料将是冶炼厂的出路

创业   2025-01-21 18:15   山东  

CCI 2025 SMM铜业论坛暨铜产业博览会

【时间】2025年4月22-25日

【地点】江西·南昌

【参会企业】鹰潭陆港、西部矿业、江西铜业、紫金矿业、恒邦冶炼、新煌集团、铜陵有色、江西省铜业协会、起帆电缆、浙江万马、上海靖升、广西北港、龙电华鑫、诺德新材、金叶大铜、欧莱新材、龙兴合金、新能集团……[点此查看详情]

报名即送价值400元名片入册!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扫码参会👆

会议咨询👆

来源:SMM铜加工交流平台,作者:梁凯辉。上海有色网原创信息未经授权,任何媒体、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行情数据、价格信息、市场统计信息、调研信息等)部分内容有改动,如有疑问请文末咨询编辑。

2024年,铜价经历了剧烈波动,再生铜原料的价格同样呈现出先上涨后回落,随后小幅回升的趋势。第一季度,铜价延续了2023年的稳定走势。到了第二季度,由于海外铜矿供应紧张、俄罗斯铜铝面临制裁以及美元铜边界仓库等宏观事件的影响,铜价一路攀升,创下了88940元/吨的历史新高。然而,随着市场炒作情绪的消退,第三季度铜价大幅回落。从8月开始,由于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铜价止跌反弹。第四季度,在特朗普赢得总统选举的前夕,铜价呈现出宽幅震荡的走势。

2024年3月份以来,国内再生铜原料持货商因铜价上涨,积极增加出货量,以避免价格高位回落带来的风险。当铜价从68,000元/吨攀升至73,000元/吨时,市场上再生铜原料库存充足,甚至铜粉也开始受到企业青睐,再生铜杆企业纷纷增加库存储备,以防止铜价继续上涨。尽管铜价短暂回落,随后又攀升至历史高点88,940元/吨,但3月中旬时大量再生铜原料库存已被消化,铜价高企并未带动成交量的大幅增加,市场供需关系依然紧张。随后铜价大幅回落,持货商更为谨慎,推迟出货。即便下半年铜价有所回升,持货商观望情绪浓厚,全年再生铜原料供应仍然偏紧。

2024年再生铜原料的供应情况呈现出先紧后松的趋势。年初,由于中国国内冶炼厂快速扩张产能,导致铜矿供应出现不匹配,导致此前的过剩状况逆转。市场担忧国内冶炼厂因缺少铜矿而大幅降低电解铜产量,加之海外大型铜矿关闭、欧美国家禁止俄罗斯铜交仓以及大型贸易商的逼仓事件,促使上半年铜价显著上涨。随着铜价的攀升,海内外再生铜原料持货商大量抛售库存,使得2024年4月再生铜原料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达18.09万金属吨。随后,铜价从高位回落,精废价差从5400元/吨收缩至1300元/吨。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出台了“反向开票”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显著打击了利废企业的开工率。在铜价下跌和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下,再生铜原料持货商普遍选择惜售,导致下半年再生铜原料供应收紧,市场上低价再生铜原料流通量减少。根据SMM预计,2024年全年再生铜原料供应量将达到387.6万金属吨,较2023年的354.9万金属吨增加32.7万金属吨。

2024年以来,由于海外市场对电解铜的需求超过了供应,导致铜价呈现“外强内弱”的态势。同时,美联储的高利率政策导致人民币兑美元的利率长期承压,因此海外再生铜原料价格出现严重“倒挂”。尽管如此,国内冶炼厂对再生铜原料的需求比往年更为强劲。在价格合适时,再生铜原料贸易商仍选择进口。据SMM估算,2024年再生铜原料进口的实物量预计为224.7万吨,折合金属量约为179.7万吨,相比去年实物量增加了约26万吨,相当于金属量增加约20.8万吨。

与此相比,尽管全年房地产行业在多项刺激政策下表现不佳,再生黄铜锭的进口量持续下降,但由于冶炼厂矿产资源不足,不得不从海外进口紫铜锭,其增长量甚至超过了再生黄铜带来的降幅。据SMM测算,预计2024年进口再生铜锭的金属量将达到48.2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29万吨。

尽管人民币持续贬值导致再生铜原料进口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进口窗口仅在10-12月份短暂打开,进口量却仍在增长。这主要是因为铜精矿供应紧缺的问题仍未解决,冶炼厂必须依赖外部采购的阳极板来保证电解铜的生产。因此,再生铜原料的需求增加,同时进口贸易商可以借助国内外期货市场操作,在确保一定利润的情况下,才愿意增加进口量。

2024年铜矿供应紧张导致冶炼厂对阳极板的需求显著增加。为了保障电解铜的产量,冶炼厂对阳极板的采购报价已高于市场上的再生铜杆销售价格。这促使再生铜杆厂纷纷转产阳极板。然而,下半年由于新政策的实施,许多再生铜杆厂停产观望,等待政策明朗后再复工。在此期间,继续生产的再生铜杆厂多以阳极板为主要产品并交付冶炼厂长单。因此,今年再生铜原料流向冶炼端的比例较往年明显增加。根据SMM的测算,预计2024年再生铜原料流入冶炼端的比例将达47.5%,而流向加工端的比例为52.5%(2023年的比例分别为43%和57%)。

在加工端方面,再生铜杆仍是主要流向,其次是铜棒和铜箔。今年4月和7月,新政策加强了对再生铜原料流转过程中税务问题的监管,并规范了地方政府对再生铜企业的税收优惠和补贴。这些政策导致再生铜原料的经济效益因税收政策的收紧而下降,加工企业的利润也受到压缩。同时,新政策规定全国新增再生铜杆产能不再享受地方优惠政策,随着利废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降低,再生铜杆厂未来可能面临产能出清和整合的局面。

在冶炼端,第二季度的高铜价使再生铜原料供应逐渐宽松。在冶炼厂对阳极板需求增加的背景下,其利润高于再生铜杆,显著推动再生铜原料流入冶炼端。根据SMM测算,2024年再生铜原料流入冶炼端的数量预计达到184万吨,比去年增加约33万吨。尽管下半年再生铜原料供应趋紧,新政策对再生铜杆的开工率产生了影响,然而转产阳极板弥补了冶炼厂因缺矿导致的原料不足,从而保障了电解铜的产量。

未来,再生铜原料流向可能发生显著转变,其加工端和冶炼端的比例可能从原来的6:4调整为4:6。

展望未来,全球再生铜市场正发生显著变化。

从海外来看,欧美本土的再生铜冶炼厂逐步投产,使得越来越多的再生铜原料在当地市场消化。此外,印度和迪拜等地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铜需求的增加。同时,海外的海关政策相对中国更为宽松。在特朗普于2025年上任后,可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而中国曾于2018年对美国再生铜原料征收25%关税。鉴于这一背景,不少中国的进口贸易商已在11月中下旬暂停从美国采购再生铜料,预示着中国的再生铜进口将因他国的优越政策和中美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处于调整阶段。

反观国内市场,2024年,中国将实施家电和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推动汽车和家电的报废量超过2023年水平,预计未来15-20年可回收再生铜原料将呈现出可观的增长。同时,2024年9月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的成立,为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该集团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有望扩大国内再生资源的回收覆盖面,推动从初始回收到终端需求企业的全链条“内循环”经济,加速国产再生铜原料成为主要供给来源的进程,另外12月,国务院下发通知关于各各试点城市设置报废家电回收试点,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废旧家电回收量,从而增加国内再生铜原料供应量。

预计从2024年到2030年,中国国产再生铜原料的供应量将从200万吨增至334万吨。这将为国内铜产业带来更多的原料保障,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来源:SMM铜加工交流平台,作者:梁凯辉。上海有色网原创信息未经授权,任何媒体、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行情数据、价格信息、市场统计信息、调研信息等)部分内容有改动,如有疑问请文末咨询编辑。

往期推荐
Recommend

铜箔开工率:12月仍居高位!1月将下滑?

美金铜市历史性贴水!步入新年将如何演绎?

价格回顾丨1.20:铜价大跌885!

CCI首批铜业大咖阵容出炉,持续更新中…

SMM铜加工交流平台
一个致力于分享铜行业信息,创建更多行业交流机会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