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回顾一篇过往比较受欢迎的文章《3个月上岸江苏省考经验分享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以下是这篇重发文章正文。
请大家谨慎参加决志团
说好的2年只用了3个月
做个标题党~~今天终于轮到我了!
现在是2024年3月18日22点32分,没曾想我也有机会能够写上岸分享。
现在回想起,脑子里还一直浮现当时面试的场景,当引导员带着同一岗位,包括我在内的三个考生一起到考场,听到分数宣布的一瞬间,一切都尘埃落定。
我的情况
先说下我的情况,大家好对号入座。
我今年29岁,女,银行桂圆。这其实是我第三次考公,因为单位各方面待遇都还可以,前面两次可以说走马观花,学到哪算哪,也没当回事,收藏各种资料,听听免费的直播这样。
直到去年因为一些事,收入骤降再加上各种绩效考核,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估计也是变相裁人,真是一天也不想再待了!这也激发了我,考公的决心!
这些年上班,看起来还算体面,实际上家里家里没顾上,工作工作也没捞到什么,一地鸡毛。就像羚羊老师讲的,我还不如直接选一头。
于是我就留自己2年时间,2年后还考不上,就辞职回家做全职太太,至少能够好好带娃,不至于家庭工作两头不讨好。回家和老公说了自己的想法后,他的支持也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
一次偶然的机会,加到了羚羊老师好友,了解到了行测三板斧是全年的系统课,很符合我的需求!课程设置也比较匹配像我这样的在职考生,后来我又准备着事业单位的考试,就干脆加入了2年的决志团。
没想到2年的课,只用了3个月!笔试136,最后一名进面!第一名面试发挥失常,第二名中规中矩,我整整超了第一名10分江苏省考上岸!能有这样的结果,真的是命运女神在眷顾了。
当得知结果以后,我相当之激动,因为不论是羚羊还是北楚老师,他们都曾说过,第一次公考能成功的都是天才。可我有自知之明,自己肯定不是天才,能够成功除了运气之外,离不开三位老师的教导,也离不开很多很多人的帮助和鼓励。
从报考到面试结束,一共经历了3个多月的时间。这3个月,有过打鸡血的奋进,也有过自暴自弃的颓废,备考真的是五味杂陈。想写一些心得体会,又怕自己的方法不适用于所有步知学子。所以建议大家参考着看,不一定对!
经验总结
1.有考试就去参加
我这个人比较懒散,不太能长期坚持,所以为了让自己保持学习状态,我几乎有考试就去参加,这也是我报决志团的重要原因。
每次考试都是在给自己积累经验,每次报名考试都在提醒自己快考试了,让自己紧张起来,这样就让自己往下掉的状态,再提一提。我3个月算上事业单位我就参加了4次考试,只要不是太远的我都会去考。
我觉得你要是诚心要考上岸,多考试是没有坏处的!我就是从考试中历练出来了,至少考场不会太紧张。
有些伙伴说考试紧张,大概率就是参加考试的次数太少了。人之所以会紧张,就是因为面对陌生的事务。当你足够熟悉了,自然就不会紧张了!
2. 要争取家人支持
我实话实话,在我备考期间是没有带过娃的,也没做过什么家务。基本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这不是我地位有多高,是我争取来的。
提前和家人商量好,提前和他们说清楚,就不会出现闹心的矛盾和误解了!他们看到你这么努力在学习,也会心甘情愿地全力支持你!
我之前看到羚羊老师朋友圈里有位宝妈一直抱怨自己没时间学习,或者挤不出时间,我就觉得要么是决心不够,没有去想办法。要么就是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很多事情还得自己亲力亲为,那能有多少时间才怪呢。
没有时间,其他都是空谈,这是核心矛盾,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去解决的!
学习的几点见解
1.言语是一个积累和技巧并存的模块。
羚羊老师常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第一步是积累,常见成语资料,和常考词语辨析老师都帮我们整理好了的,一定要多阅读多积累。
说一点我整理成语的方法,我从来不是单纯的将成语和含义抄写在本子上,而是重点整理成语之间的区别、侧重点、感情色彩、语境和程度轻重等,方便更好的应试而不是单纯记成语。
第二步是技巧,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语感,一定要抓住文字重点:通过划分结构确定行文逻辑:总分,分总,总分总等;通过关键词确定重点:因此、总之、综上所述、但是等等词汇找到重点想表达的主旨。
2.资料分析:唯一可以做到正确率百分之百的模块
羚羊老师一直强调说资料分析是唯一可以做到正确率百分之百的模块,要想拿到70+的分数要保证90%的正确率。
因此从一开始我就对资料分析很重视,如果是算数能力比较差,要从开始就练速算,这样才能在真题训练的复杂计算中“见招拆招”,提高计算速度。
我那时候就是每天坚持速算,心情不好也做速算,不仅起到平复心情也对自己数字敏感度提高也有了很大帮助,在学这个模块的过程中每三天就把公式默写一遍,并且把课上学到的新的技巧方法填上去,优化自己的题方法。
此外,熟记常用分数及百分数互换表,从1到1/20要看到分数能快速反应出对应百分数,这些公式和互换表在《123卷》资料篇里都有,该背的还是要背。
行测三板斧课程大概学了三遍吧,每次感受都有不同,就怀疑上次难道我听的不是这个课吗......多复习多看可以让我们有新的角度,学会用新的方法新的角度去做好资料分析。
3.图形推理,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出不了的规律。
图推知识点很多,所以一定要把老师讲的知识点记牢,掌握基本的规律,然后再通过刷题形成对各种各样规律的“条件反射”。
比如看到平行四边形,或字母S形状的,就要优先想到是否考中心对称;看到等腰元素,优先考虑轴对称;九宫格先横看,再竖看,不行再看对角;黑白块问题看小方块位置数量,或者叠加;相同大小的线条比较规整的图形考虑加减同异。
4.定义判断:字多,但事少。
定义判断字比较多,所以要沉下心来做题。(温馨提示:昏昏欲睡的时候就不要做定义判断啦,不然那个正确率是会有点打击人的)定义判断我不建议盲刷大量题,这个题型也要精刷。
他有点类似于言语的细节理解,坑点就那么些,比如主体不对、限定词不对、范围不对等等。记住:把坑点都摸熟了你就是出题人,自己出的题能做不对,对吧?
5.类比推理:字少,但玩的花。
这类题做起来可以飞快,不需要多少时间,但是考点有点像图推一样杂七杂八啥都有,甚至还有考常识、成语...要掌握常考规律,材质、用途、语法、逻辑关系(全同/并列/包容/因果交叉等),这类题目要和图推一样,每天刷个十道、十五道,刷完吸收,记考点。
6.逻辑判断:字多,事多,但提升快。
这是我觉得判断推理里最好提升的题型(前提是基础要牢,知识点要滚瓜烂熟),再说一遍,基础不牢的《123卷》是你的福音!
像翻译推理,我就喜欢在题干当中用横线勾画,并在旁边注明a、b、c...总结出题干逻辑:a推b推C,再检验答案是否有相关逻辑。真假推理学会找矛盾,矛盾中存在着一真一假,结合题干就能确定剩下的信息真假。
加强削弱题力度排序为 (直接否定论点>搭桥>否定论据>他因削弱和因果倒置),找到关系,排除无关项,选择力度最大项即可。
7.常识判断
我认为常识平常积累意义不大,但考前冲刺意义巨大的。常识的知点很多很杂,但每年的时政是大重点,建议考前把当年时政重点汇总记一记。
另外老师有整理一个常识知识点汇总,有空了当做茶余饭后的电子榨菜看看就行了。考场上实在不眼熟其实也不用细看了,蒙一个就行,毕竟常识很多是不会就是真不会。做常识最主要的就是一个字:快,五分钟搞定。
8.数量关系
数量前面我是放弃的,但老师说直接放弃非常不科学,至少要掌握简单题,如工程题、行程题、概率题等,这些在《123卷》里都有讲到,属于高频考点里的简单题。所以我在考场上的战略就是考试时选擅长的、简单的做1~3题,剩下的统一蒙其他选项,至少能保证40%~50%的正确率。
三点方法
首先是笔记整理!
做笔记而不是单纯无脑抄写。我建议是使用“思维导图”和“xmind”这样的软件整理,因为用导图能够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梳理知识体系,掌握学习知识,理清做题思路,也能够通过后期的不断学习和积累,扩充完善导图,让它成为自己的学习利器。
其次是做好计划!
要把计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比如每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和阶段性计划如冲刺阶段的计划安排和要做的事情,这样能够督促自己完成任务不懒惰,同时记得安排要适量也要充实。
最后复盘+提问!
题目不复盘等于白做,虽然要追求数量,但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所以要坚持打开错题集,进行反复刷题,会发现可能有的题目自己会错好几次,这种就是自己的薄弱点,要再次听课,找出问题!
不懂的问题要抓紧到课后问老师,我几乎每天都会向羚羊老师和北楚老师提问!直到自己真正搞清楚了!
搞清楚后,还要不断反复练习,查漏补缺,有时为了一道题到1点多,也是常有的事。总之一定要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考场上才能游刃有余。
很多人学的时候懂,但是考试不会做,及时平时的学习不彻底,或者就是自己埋头学。其实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花1个小时刷题,不如花半小时复盘+提问+总结来得高效!
最后的最后,心态很重要!甚至决定一切。
身边有无数考公失败的例子有一大半都是中途放弃导致的。还记得以前在申论材料里的一句话“夜色难免薄凉,前行必有曙光。”
备考之路必然不会平坦,但披荆斩棘一定能迎来光芒。
加油吧~友友们!我们岸上见!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