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回顾一篇过往比较受欢迎的文章《行测30天提升28分!是如何做到的!》,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以下是这篇重发文章正文。
大家好,我是羚羊。
在“诊断“学员的时候发现,其实不是大家不努力,而是不知道该往哪里使劲。其实数据,往往是最客观、最实际、最能及时发现问题的。
所以今天分享一位学霸的学习经验,从刚开始的行测42分到70分,四川省考141分上岸,在他的分享中对学习数据的整理特别细致,考前30天大家可参考借鉴。
一、人生有信仰,鸡汤也喝醉
坐标:成都
智商:到此刻毕业三年还没转过正
格言:我要上岸,耶稣都留不住,我说的!
二、心语
1.可怕的不是考试,是没有方法的蛮干。
2.全职备考,不成功,即成鬼。
3.白眼何其多,攀比又怎少,欲要定本心,耳聋眼瞎少不了。
自古情深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
就算你去过嵩山,学过少林武功,我还是要献出一份武功心法,让人人有功练,万一打通了任督二脉呢?
在此,以步知框架为主体;推荐:onenote电子笔记本、wps、 pdf、人民日报、步知APP、申论正版答题纸、打印机等辅助工具。节省时间是门学问,值得各位思考,如何方便自己学习,如何更有效率。
三、行测学习技巧
1.学完羚羊的课程,笔记做好
不管手写也好,电子笔记也好,(我个人倾向于电子笔记,方便后期刷题和总结错题,手写太费时间,时间是最高的成本),当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找到你适合的方法就行。
2.分版块练习
我基本把步知行测课后题做完了。题型版块要非常熟悉,然后逐渐成套练习,这是建立在熟悉度上的。记得去年第一次复习时候,模考上60真难,题也做不完,各种蒙都才50多,但是今年对题型比较熟悉后,把各种水分榨干平均分都能达到66分。
3.最后20天,全真自我模拟
雷打不动,每天9点开始准点练习,7点就准备起来,吃完饭,调整心态。大概8点45,关电脑,深呼吸,坐在电脑桌前,傻傻的看着墙,准备好手表,找好自己的答题顺序。
4.答题顺序
①资料:20—25分钟
省考错1个,标题看错导致做错了。资料平时用题库,刚好15道,符合四川的风格。一天最多练两套,估计1个小时就没了。
②类比:5分钟
5分钟不能多,做错了要自己看看,为啥错,省考全对。
③词语,阅读
9:00—10:05,做完前面四个部分,做步知遇到两道模拟原题,结果记的不清楚,把自己对的答案改错了。步知刷题,某笔都在用,这两个软件各有优势,题不在多,重在总结这是什么样的题。
④逻辑,判断,常识,图形
10:30—10:35,要做完这四个部分,常识听天命,但还是不要放弃平时积累,我买的地球仪了解一下?图形要注意总结题型,做好最快选出答案,不然这个版块也是坑时间的,有可能gg的。
⑤涂卡
⑥数量
最后时间自己安排,有可能会因为紧张,计算很不顺,这时候就要听天命了。建议平时要重视,最后能做多少就做,其余靠蒙,我这次考数量吃亏了,平时没注意练习,上次对了8个,这次因为紧张且平时练习少,做出来2个...蒙对了1个的样子。
四、科学总结,精准制导
以下是我行测每次模拟后的总结。找薄弱点,找成绩的波峰波谷,把考试那天调整为波峰。
这是电子笔记本,行测和申论部分笔记涉及到步知的小秘密,所以仅仅展示部分。
电子笔记的优点在于:记录方便,总结错题和修改排版便捷,易于保存,手机和电脑连接同步,走到哪里都可以翻看。
最好的是笔记层次分明,易在脑袋里形成结构,大大节省时间,但是该手练的还是不要偷懒哦!
五、结束语
写这篇帖子的目的,不想说自己有多苦,只是略想献出一些诚意,为在备考的各位增添一份自信(谁比我惨,还没转过正)。
备考是冷暖自知的过程,如何在不断怀疑自己的过程中重塑信念才是最重要的。毕业到现在正好三年,在不断受挫中,不断站立,抗体不断增强,喝再毒的鸡汤,也像茅台。
公考最贵的不是报补习班,而是错过的青春
两次公考,共复习3个月,历时快一年。一次上榜固然勇猛,三年靠岸也够心坚。愿各位都是猛干兄,致我们逝去的青春。年少最怕周树人,加冠也虚马克思!
哒哒的马蹄不是归人是过客,看我上岸后潇洒的身姿!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