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刚,一个普通的农民,却有着不平凡的梦想。他出生在江西省广昌县赤水镇天咀村,一个山环水抱的美丽之地,却也是一个田少地薄的贫困之村。1977年夏天,年满20岁的王德刚高中毕业后,决定回家乡创业,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
看着村里破旧不堪的土坯老房,看着辛勤耕作却一贫如洗的乡亲,王德刚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深知,作为回乡的知识青年,他必须站出来,改变这贫穷落后的面貌。天咀村山高林密,有种香菇的传统,只是技术不精,香菇品质不好,产量也不高。然而,王德刚认定这是一条脱贫致富之路。他在这个行业里做得兴趣盎然,如鱼得水。1979年,他来到福建三明学习香菇培育技术,随后又四处筹钱学会了木耳、平菇等30种以上菌类的培育技术。1982年,他南下广州学习香菇“段木菌种栽培”法,大大提高香菇产量。1984年,他开始琢磨用茶子壳、五节芒、稻草等植材替代木屑技术,成功解决耗材问题。1986年,他研究“大田代料栽培”法,实现了香菇大规模生产。正当乡亲们跟着他在香菇种植业上大显身手时,王德刚却决定人工培育茶树菇。那时,茶树菇还只是珍贵的野生菌代名词,金黄、脆嫩、醇香。晒成干菇后,与肉同炖,其汤色清如茶,鲜美至极,味道远在香菇之上,市场前景一定更广阔。王德刚盯上这一潜在的“小金矿”,并立志要人工栽培。然而,当时并没有人相信他能成功。有的只是质疑和嘲讽。然而,没有什么能阻止王德刚探索的脚步。他独自走上了人工培育茶树菇的道路,也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历经4000余次失败,1992年,他终于人工培植出茶树菇,填补了世界人工栽培茶树菇的空白,被誉为“神菇王”。经国家食品质量监督中心检测,茶树菇内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及十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质量比天然茶树菇更好,因此命名“中华神菇”。1993年,他将该品种命名为“AB六—2”特种菌,通过了江西科学技术委员会技术鉴定,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并于1996年荣获北京世界发明金奖。这个自学成才的传奇式农民发明家,先后研发并申报“AB六-2”特种菌、茶树菇代料栽培技术、“茶树菇液体菌种开发”等国家专利技术。1998年,王德刚挺进南昌,成立了公司,是首批进入民营科技园的民营企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年食用菌市场行情大震荡,茶树菇市场价每斤由原来最高140元暴跌到20元。乡亲们看着自家大棚里堆积如山的茶树菇,愁容满面。然而,王德刚坚守诺言,依然按照每斤120元的合同价回收茶树菇,乡亲们的收益保证了,他自己的公司却亏损达850多万元。绝境中,一位日本客商找到他,愿意出100万美元买下他的茶树菇专利。然而,王德刚拒绝了。他一心想带领乡亲们摆脱贫穷,决定把这项发明专利献给家乡父老乡亲、惠及千家万户。菇种在哪里,人就在哪里。带着乡亲们的信任和期盼,王德刚扎根在每一座菇棚。为了更好的将茶树菇接种、栽培、管理、烘烤等生产技术倾囊相授,1999年,在政府的扶持下,王德刚的公司成为江西食用菌产业龙头企业,培训全省各地学员1.5万人,茶树菇专业种植户有1036户,解决下岗工人就业,盘活农村剩余劳动力1.1万人。几年下来,菇农们的腰包鼓起来了,村里的新房建起来了……看着乡亲们的笑脸,王德刚觉得付出的所有辛苦都值得。2001年6月1日,政府领导亲临江西远泰公司南昌总部视察,得知他是一名普通的高中毕业的农民时,对他称赞道:“你了不得!”王德刚笑着说:“我是一名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王德刚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他的事迹和精神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楷模之一。王德刚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发明了茶树菇的人工栽培技术,更在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带领了无数农民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有勇气、有智慧,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也能为他人带来改变和希望。王德刚的精神也启示我们,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解决了茶树菇的人工栽培问题,为农民带来了脱贫致富的机会,也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可能。最后,王德刚的故事也提醒我们,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资源和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王德刚,一个普通的农民,却有着不平凡的梦想和贡献。他的故事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未来的梦想和贡献而努力奋斗。我是正哥,关注我,为你提供最新最赚钱的创业小项目。没有你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农村冷门种植,果实30块一斤,批发价都要5块,一亩地收入高达10万!
有一种果树,果实一斤可以卖到98块,但是还是很少有人种,为什么?
亩产高达13000斤,售价也高达30元一斤,现在还很少有人种!
每亩收益60000元,一家人年收入52万,市场需求大,不愁销路。
一株可结果100多斤,一斤能卖80元,种植100棵年收入100万,我告诉你敢种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