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句话在网上不断流传:生理性喜欢才是真正的喜欢。
▲来自小红书博主@一颗小栗子
生理性喜欢,听着好像有点玄乎,简单概括来说就是五个字——“想和ta贴贴”。
看到对象就想和ta亲亲抱抱,忍不住想把脑袋埋到ta的脖子里或者胸口前闻ta身上的味道,和ta对视就想笑……
不是合适,不是一见钟情,也不是见色起意,就是一种从身体到心理都渴望着对方的到来,发自内心的为拥有和ta一起的亲密关系而感到快乐。
随着“生理性喜欢”一词的迅速走红,不少网友也开始审视自己或他人所拥有的亲密关系,分析这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爱情。
今天我们也来聊一聊生理性喜欢这个话题。
01
什么是生理性喜欢?
心理学家Sabrina Romanoff提出,生理性喜欢意味着一系列生理指标的变化,比如多巴胺与肾上腺素。
双方之间或许并没有很多交流与接触,但却对彼此有很强烈的“身体吸引”,相互间有一种本能的化学反应。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生理性喜欢对方?
在对方身边就感到欢欣雀跃,情不自禁想笑;
想与对方发生亲吻、拥抱等等亲密的肢体接触;
喜欢对方身上的味道,只要闻到气味就会觉得很安心;
对对方没有洁癖、不会嫌弃对方;
仅仅见到对方就会感到性唤醒;
喜欢模仿对方的动作。
如果符合三条以上,那么大概就是生理性喜欢了。
这种吸引可能发生在两人相识之初,也有可能萌生于恋爱很久之后。
让你感觉到幸福、快乐和安全,全身心地沉浸在热恋的愉悦中。
这便是生理性喜欢。
02
生理性喜欢的科学依据
基因选择
在一项研究中中,通过比较了人群中已婚夫妇与非夫妇之间的遗传相似性发现,配偶较一般随机的两个人之间,存在着更高的基因相似性。
我们平时也会发现,我们选择的伴侣常与自己或自己的父母长相有一些相近性。
圣安德鲁斯大学的苏格兰研究员大卫·佩雷特在一项研究中,向参与者展示一些陌生人的照片。
但在这些照片里面,有一张其实是参与者本人照片的异性化版本——正是这张照片相比其他照片而言,对参与者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最终他得出结论:我们容易被特征相近的人吸引,因为他们更容易让我们信任,也更能让我们喜欢。
信息素的契合
不少人都有过这种体验——
谈恋爱之后,慢慢的就能闻到伴侣身上一股自己很喜欢的独特的味道,并且其他人闻不到。
有人说是奶香味儿,有人说是洗衣液的香味儿……每个人的味道都不同,但却只有伴侣能闻到。
这时候就容易让人联想到ABO设定里的“信息素”。契合度高的两人会被对方的信息素吸引,从而结合成伴侣。
虽说正常人没有Alpha或Omega的设定,但信息素的说法也不算是毫无道理。
有科学家认为,人类能够从汗腺里分泌出一种对异性产生吸引力的气味,它会引起大脑的反应,产生性冲动。
但是这种从人体释放出来的气味,我们自己一般是闻不到的,只有别人才能感受到,特别是异性之间。
不过这种说法目前在科学界并没有达到共识,所以仅供大家参考。
免疫系统的差异性
免疫系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对配偶的选择。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在人类中称为 HLA)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遗传组成部分。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更喜欢与自己的MHC遗传密码不同的伴侣,这是它们通过嗅觉线索确定的。
这种偏好增加了后代具有高MHC多样性的机会,从而增强了对多种病原体的抵抗力。
人类也能够辨别HLA相关的嗅觉刺激。著名的“汗湿T恤研究”发现,两人的HLA差异越大,吸引力越强。
或许是出于繁衍的本能,为了下一代,我们的免疫系统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差异更大的另一个个体作为配偶。
毕竟,如果父母双方拥有不同的MHC分子,子女拥有的MHC分子类型就会更丰富。
03
写在最后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在迈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进程之中,都在一步一步的向“自由而全面”的个人状态进一步靠拢。
从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到对爱情的追求,对于人身的限制和枷锁在一步一步的解放,让人逐步摆脱被物化的程度,活的越来越像一个人本身。
“生理性喜欢”的提出,其实就是人们对爱情这种生理需求的进一步了解。无所谓什么世俗什么利益,把爱情还原到最原始最纯粹的模样。
什么是爱情?我的身体和我的灵魂,都在本能地渴望着你。这就是爱情。
好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