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项!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多项表彰

教育   2024-12-13 23:55   陕西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学生联合会联合印发文件,通报2024年陕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评选结果。

我校荣获2024年暑期“三下乡”活动省级示范学校,动科学院赴青海黄河源头“黄泽牧歌”实践调研团获省级标兵团队,食品学院赴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深耕厚植,守望花开”乡村振兴实践团、动医学院赴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逐黄寻梦”实践团获省级优秀团队;张蚌蚌、张永斌、李超获省级先进个人;《文脉交融多元一体——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符号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用的调研报告》《“文旅赋能,向‘新’而行”——杨凌田西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调研报告》获省级优秀调研报告,《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共同体的生成逻辑、现实表征与建构向度——以陕西省韩城市为例》获2024年度“文明实践看陕西”专项实践活动优秀成果。






省级标兵团队——

动科学院赴青海黄河源头

“黄泽牧歌”实践调研团

团队联合青海大学农牧学院组建实践团,实施“乡”约助农“畜”说振兴“5+N”计划,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专家指导、科技引领、青年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团队输送到农业生产一线,主要内容包括:搭建1个乡村振兴青年实践基地、举办1系列农技培训、开展1项直播助农行动、组织1期支教课堂、进行1次红色历史学习、拓展N项自选活动。坚持“校际协同”“产学结合”“数字赋能”“上下同步”“学思践悟”,搭建起科技支农“高架桥”,全方位打造新时代服务乡村振兴的“高校样本”,相关事迹受到新华网网站、客户端同步报道。



省级优秀团队——

食品学院赴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

“深耕厚植,守望花开”乡村振兴实践团

团队在学校及学院领导专家的关怀与指导下,组成了一支由食品科学、食品营养与健康、城乡规划、信息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乡村振兴助力实践团,深入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团队原创性打造“1+3+X”模式,即1个核心实践团队,3种赋能方案,衍生发展X种相关对应问题解决方案,构建全新赋能模式。



省级优秀团队——

动医学院赴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

“逐黄寻梦”实践团

实践团先后赴垦利黄河河务局、法治教育基地,实地座谈观摩学习了河务局黄河防洪工程建设与管理、法治文化主题园建设等情况。在潍坊、泰安等8个地级市,面向老人、青少年等共计100余人开展黄河文化主题宣传活动,弘扬黄河文化、讲述黄河故事实践团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主题,走访十村、十八户村及双河镇村等沿黄流域46个村落,针对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系治理问题以及村民生活情况进行调研。



“文明实践看陕西”专项实践活动优秀项目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共同体的

生成逻辑、现实表征与建构向度

——以陕西省韩城市为例

赴韩城市调研组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通过实地调查、入户走访、集中座谈、问卷征集等形式,围绕乡村文明建设、农村移风易俗、农村文化治理、农村非遗传承等四项内容,在市级职能部门、典型镇村和各群团组织单位开展了内容多元化的访谈调研工作。



省级先进个人-张蚌蚌

带领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30余人深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横山区,宝鸡市凤翔区、扶风县,咸阳市长武县等典型区域,开展“沿黄涉农高校学子观‘大河之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黄河流域典型县域乡村一线走村入户、访谈和调查探索“头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模式、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粮食安全、农村土地改革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等实践探索、典型做法、成效经验及高质量发展对策,以彰显青春价值,培育青年“三农”情怀,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省级先进个人-张永斌

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将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党团队”带动作用,强化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2024年暑期组织学院30余支实践队伍,500余名学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在新时代的祖国大地上真切感悟真理力量,锻炼自身本领,强化责任担当。



省级先进个人-李超

指导学院组建66支500余名师生团队,奔赴全国二十余个省市,围绕“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核心理念,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让流域发展助力“大河之治”、用“数字速度”提升民生温度、以基层服务赋能乡村振兴形成三色齐绘,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西农智慧与力量。在学生实践活动中,指导、带队多支实践团队,走进北京平谷服务首都乡村振兴、身处黄河沿岸滨州观大河之治、赴渝调研“新村民”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活动团队、实践成果受到新华财经、中青校园、中国青年网等多个国家级媒体报道。



省级优秀调研报告——

《文脉交融多元一体——关于少数民族

文化符号对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作用的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文化符号是我国文化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焕发着勃勃生机,挖掘民族文化符号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川滇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实地调研,充分挖掘当地极具代表新的文化符号,并通过设计量化问卷、与当地居民展开交流、发放问卷并整理数据,以 IPA 方法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最终,从社会环境、文化价值、民生等方面提出川滇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符号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实现路径。



省级优秀调研报告——

《“文旅赋能,向‘新’而行”——

杨凌田西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调研报告》

通过调研田西村的乡村旅游度假发展状况,对田西村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为导向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展开了探讨,分析了田西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发展模式有效应用的保障措施,结合大学生对乡村旅游度假的期望问卷,给予土地资源管理优化、提升发展服务水平、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科技创新与农业升级等四大方面的发展方案,以期促进田西村农文旅融合价值展现,确保乡村旅游发展特色元素有效彰显,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发挥土地利用价值,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田西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我校202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集中组织500余支实践团队超7000余名师生奔赴陕西、宁夏、青海、甘肃、河南、四川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理论宣讲、科技支农、文化宣传、教育帮扶、环境保护、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

其中,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保护治理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2024年暑假,我校联合青海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宁夏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8所沿黄河各省(自治区)涉农高校,以“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创作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为主题,开展沿黄涉农高校学子观“大河之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累计走访1325个自然行政村,收集观测样本15231个,形成百支团队、千地走访、万人接力的活动成效。

2024年暑假,广大青年学子主动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在实践中成长、在基层锻炼中成才,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图文来源:西农团委

编      辑:孙景璇

责任编辑:瞿高蕊

审      核:郎   蕊 于子涵

终      审:胡巧娟

西农团委
发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委最新的资讯信息,及时更新各种校园活动,服务青年成长,和你们一起玩转校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