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护视(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微信号:yyxxzz520,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前言
二、 病例分析
该患儿手术切除多处肠段并行肠减压,术前腹部张力大、病情危重。若非护士果断停止灌肠并报告,可能引发休克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导致不良事件或医疗纠纷。
三、 如何预防灌肠风险
1、加强对患者的评估 加强患者评估:灌肠前,医生要充分了解病情、肠道状况及是否腹胀等,对肠道异常等患者谨慎考虑灌肠必要性与可行性。
2、优化操作流程 选择合适灌肠液及工具,如肠道敏感者选温和生理盐水或专用灌肠液,小婴儿可用柔软肛管等;严格控制灌肠压力,过程中密切观察并依情况调整;规范操作手法,动作轻柔并注意观察。
3、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 医护人员应加强对灌肠操作的学习和培训,掌握灌肠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同时,要提高对灌肠风险的认识,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针对本例患儿的护理措施
1.预警干预
①密切观察病情,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留意患儿面色及皮肤温度的改变,警惕休克的发生;关注患儿精神状态和意识,警惕电解质紊乱及应激症状,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可能导致的精神神经症状。
②关注腹部体征,查看腹胀是否加剧、腹痛程度及频率改变等,必要时禁食水,行胃肠减压,慎用止痛药,避免腹部受压。
③关注患儿的呕吐情况,记录呕吐次数、量及性质。
④准确记录排便排气情况,评估后轻柔灌肠,选择合适用具,控制灌肠液温度及入量,关注灌肠管情况,绞窄性肠梗阻禁忌灌肠,腹胀严重时慎行腹部按摩,异常时停止灌肠。每次排便排气后记录时间、量和性状,评估患儿肠道功能恢复情况。
2.管路护理
妥善固定肠支撑管,采用6号尿管制作肠支撑管,将体外部分固定在肠造口内,为防止管路缩进体内,末端可夹在造口袋封口处,体内部分则采用水囊固定防止脱出,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肠支撑管,保持管路通畅;用3M肤色胶布妥善固定胃管,清晰标记胃管插入深度,准确记录引流液颜色、性状及量,保持胃管通畅,定时冲洗胃管及行口腔护理。
3.营养管理-肠内外序贯疗法
①肠外营养阶段:本例患儿术前及术后早期均需要禁食,长时间禁食易致营养缺乏。术后三天内,主要实施肠外营养,依据患儿体重、病情等因素精确计算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等各种营养成分的用量,在静脉输注时,采用输液泵精确控制输注速度,定时监测患儿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营养配方。
②肠内营养过渡阶段:术后第4天,对肠道功能进行评估,选择适宜的肠内营养制剂,如整蛋白型、短肽型或氨基酸型制剂等,逐步过渡。肠内营养开始时,先给予葡糖糖氯化钠注射液每次30-50ml/h从胃管匀速泵入,采取“3+1”间歇输注法,即泵3小时停1小时,观察患儿耐受情况后再过渡到其他肠内营养制剂,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逐渐增加肠内营养的量,同时减少肠外营养的量,最终实现完全肠内营养支持,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4.以造口护士为主导的链式护理
①院内指导护理:这种护理模式高效且全面,其目的是为造口患儿提供连续性、系统性服务。本例患儿术后临时性肠造口需留置半年以上时间,家庭护理至关重要。造口护士会向家属详细讲解造口相关知识,并密切留意患儿造口的血运、颜色、性状等情况,及时处理造口并发症,如造口出血、水肿、缺血坏死等,同时指导患儿家属进行正确的造口护理操作,并监督他们的操作熟练程度,确保其能独立完成造口相关护理工作。
②出院随访支持:在患儿出院前,造口护士会与家庭主要护理人员沟通和交接,提供患儿的详细护理信息,从而形成从医院到家庭的无缝衔接。出院后,通过定期随访,如电话随访、线上视频指导或居家随访等方式,持续跟踪患儿的造口恢复情况,解答患儿家属在家庭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适时调整护理方案,并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
5.出院准备度护理
①制定干预方案:研究表明,出院准备度越高的患儿再入院率及非计划性就诊率越低,因此,在治疗间歇期照顾者需具备较高的出院准备能力。本科室组建了干预团队,制定了有照顾者共同参与治疗与护理决策的“患儿-照顾者二元干预方案”,采用回授法,分节点宣教并实施健康行为指导。
②设计游戏环节提高配合度:为提高患儿配合度,缓解照护疲劳,把疾病护理过程制作成游戏方案,设计了亲子游戏机制。比如模拟医护操作过程,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和配合。
③建立线上联动保障延续性护理:同时为保证延续性护理的有效实施,团队成员通过线上联动与照护者建立了紧密联系,动态掌握患儿疾病进展,并为这类患儿开辟了再入院绿色通道,保证患儿后续治疗的及时性与便捷性。
六、病例反思与启示
1.病情复杂性与潜在风险 护士遵医嘱这一行为,从理论上说没有错,但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症状背后原因较为复杂,就像案例中的患儿一方面可能是自身存在尚未被察觉的特殊生理状况,比如肠道存在薄弱部位、有隐匿炎症或畸形,长期便秘导致肠道功能减退,肠道耐受性差,外力操作会加大肠穿孔、破裂的风险,亦或是对灌肠液体存在过敏或应激反应等等;另一方面,医护环节若稍有偏差,灌肠液温度、剂量把控失误等,同样会损伤脆碎肠黏膜、肠壁组织。
2.医疗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①强化风险意识:医疗操作无小事,在执行医嘱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好三查七对,还应充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精细把控每个环节,时刻保持警惕;②重视病情观察:高度重视操作中的病情观察,一旦发现疑问必须立即停止操作,不能仅仅依赖医嘱而忽视操作过程中的实际反应;③医护充分协作:医护之间应充分沟通,共同探讨患者的病情和最佳治疗方案。护士在执行医嘱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医生反馈,医生也应重视护士的观察和建议,共同为患者的安全负责。
3.医护人员专业发展与团队建设 ①个人能力提升:应鼓励医护人员“走出去”并“引进来”。医护人员除院内培训外,还应多外出学习交流,了解前沿知识和同行动态,增长自身见识,开阔思路,提升自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相关疾病风险识别能力,如此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②团队协作与风险评估:医院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团队协作方面,应加强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高效的医疗团队,共同应对医疗操作中的风险。例如,在进行灌肠等操作前,可组织多学科团队讨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4.患者及家属教育与人文关怀 ① 健康教育: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医疗操作的风险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进行灌肠等操作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可能的风险及应对措施,让他们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心理准备。②人文关怀: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医疗人文关怀,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医护人员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应注意语言和态度,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宋永瑞.87例新生儿肠梗阻的影像与临床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3,7(19):178-180+184.
[2]吴君,卢芳燕.1例肝移植术后肠系膜扭转致绞窄性肠梗阻患儿的护理[J].护理学报,2023,30(05):70-71.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3.05.070.
[3]何福玉.深部灌肠联合腹部按摩在治疗功能性肠梗阻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3,30(22):96-99.
[4]曾令元,郝运,朱丹. 1例复杂性肠道疾病合并脊髓栓系术后继发消瘦型恶性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J]. 当代护士,2024,31(22):97-99.
DOI:10.19791/j.cnki.1006-6411.2024.22.024.
[5]田礼,焦春雷,贺颖,等.基于“肛肠平衡”原则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肠功能不良的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22,4,3(6):517-521.
[6]谢丽,游倩,朱丹,等. 以造口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链式管理对肠造口患儿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24,39(6):46-49.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24.06.046.
[7]柯晓婷.以家庭为中心的延续性护理在新生儿肠造口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4,22(29):170-173.
DOI:10.15912/j.issn.1671-8194.2024.29.050.
[8]朱丹,谢丽,李碧稳,龚婷,周雁荣.复杂肠道疾病手术患儿出院准备干预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24,39(19):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