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卫护研院(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微信号:yyxxzz520,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胸腔或者腹腔引流管用于引流出胸腔或腹腔积液,近日,我科室收治一名胎儿期双侧胸腔积液的患儿,但是在留置引流管期间,发生了堵管的情况,护理人员观察仔细、大胆分析、及时处置,避免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因此,笔者就这个案例的观察体会分享给大家。
患儿胎龄38周,因“胎儿双侧胸腔积液”,2018.02.28 09:30于我院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3170g,生后Apgar评分3-6-6分,经气管插管复苏气囊正压通气等抢救后急转入我科。
查体:患儿呼吸微弱,全身皮肤青紫,刺激反应差,四肢肌张力低,原始反射减弱。经皮测血氧饱和度(未吸氧)30%;经皮测血氧饱和度(吸氧)60%。初步诊断为新生儿胸腔积液(双侧)。
2月28日
患儿床边超声会诊显示:双侧均可探及胸腔积液,左右液宽均2.5cm,透声可。当日患儿行超声引导下胸腔置管引流术,双侧均置入胸腔内7F引流管,均引流出淡黄色微浊积液,左侧引流管见气体引出,接负压水瓶引流,右侧接引流袋引流。值得注意的是,右侧引流管所连接的是普通引流袋,而非负压引流盒。护理人员询问超声医生为右侧未置入负压引流时,医生解释是因为右侧胸腔积液量较少,持续负压长时间引流可能会对胸壁造成影响,引流一段时间后可以再次超声检查积液引流情况。
并且7F的引流管直径仅有2.33mm。管径如此细的外科管路,要求护士的观察必然更加细致。
患儿持续胸腔引流,护士每日按照管道的巡视原则,每班次和交接班时均评估患儿管路并观察记录引流液颜色、量,同时注意观察导管的通畅情况,连接导管的三通每日进行更换。记录显示患儿胸腔引流液量呈下降趋势,但仍旧可引流出液体。
3月5日
儿外科医生会诊,建议:复查B超,若右侧积液少,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3月6日
行床边B超示双侧胸腔未见明显积液。
3月7日
患儿精神状态可,生命体征平稳,右侧胸腔引流液减少,考虑请儿外科医生会诊拔管。
在等待儿外科医生会诊准备拔管期间,因临近交接班时间,责任护士进行巡查,又再次查看了患儿的引流管。引流管内应充满淡黄色液体,但是护士却在三通靠近管道连接的一端发现有一点血丝。
血丝淡淡的隐藏在三通里面,不仔细看很难发现。有血丝的三通还能起到持续引流的作用吗?因已经准备请医生前来拔管,护士决定先断开三通连接处看看血丝的情况。
断开三通后,竟发现导管前端也有一丝血丝挂壁!护士细心地使用无菌棉签将粘液沿着管壁缓慢卷出,共卷出了10cm和15cm粘液。使用10ml无菌注射器连接导管回抽,结果抽出淡黄色引流液16ml,立即汇报医生。儿外科医生会诊后仍需继续引流。
4月6日
最后,通过与儿外科、B超室医生及患儿主治医生沟通讨论,将患儿右侧引流管所接的抗反流引流袋更换为负压引流盒,取消管路中的三通连接,更好的为患儿引流。经过为期一个月的治疗,患儿于4月6日治愈出院。
案例总结与分析:
通过该案例,科室对该患儿胸腔引流各项护理问题组织了护理查房和病例讨论;进一步修订了引流管护理流程,规范了引流管的管理与护理。
从我科室接收第一例新生儿外科疾病术后患儿,引流管的连接就是采用管端连接三通再连接的引流袋的形式,但是护理人员并未对此有任何的疑问或者循证,通过此次堵管案例,我们改进了连接方式,采用管端直接连接负压引流盒的形式,始终保持管腔内呈负压状态,降低堵管的风险。
针对胸腔穿刺引流后的患儿,不但按照管路“七巡视”原则严格护理和交接班,并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患儿腹胀、发热,应检查引流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是否脱落,协助医生必要时行导管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