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百千万” 代表在行动 | 万江人大:发挥“市人大代表+社区书记”双重身份作用,推动培育“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政务   2024-10-09 20:06   广东  

.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走过70年峥嵘岁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展现出显著优势和巨大功效。万江街道人大工委高度重视落实“两个联系”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聚焦“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市人大代表+社区书记”的双重身份作用,为同一份民生事业奋斗不止,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推动培育“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落实“两个联系”制度找准履职定位


近年来,万江街道人大工委认真落实“两个联系”制度,切实加强代表履职管理,做实做细代表工作,充分激发“市人大代表+社区书记”的履职热情,引导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市人大“奋进‘百千万’ 代表在行动”工作品牌行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示范引领作用,当好“宣传员”“战斗员”“调解员”,心系群众冷暖,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推动解决“百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为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贡献代表智慧和力量。


 


近日,万江街道人大工委一行赴拔蛟窝、大汾、新村、谷涌社区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人大代表助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履职情况,并强调,要聚焦“百千万工程”,充分发挥“市人大代表+社区书记”的双重身份作用,扎实开展有创新、有亮点、见实效的重点工作。




助力拔蛟窝因地制宜创建“美丽庭院” 



今年以来,拔蛟窝社区在推进“美丽庭院”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于8月被正式授牌“广东省美丽庭院村”。驻万江街道市人大代表兼拔蛟窝社区党委书记陈雪峰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庭院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使许多改造项目在拔蛟窝社区落地,为“美丽庭院”建设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陈雪峰积极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听民意、解民困,因地制宜创建“美丽庭院”。在聚焦“美丽庭院”建设方面,陈雪峰坚持到村内实地走访巡查,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要求社区工作人员根据地域情况进行选材和选植,注重质量,积极引导居民选择既适应气候又具欣赏价值的植物,高效打造各式精致小院。



同时,他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牵头推动社区河西路十三巷的拆迁整治,有效解决学生上学、老人出行等安全问题,让“烦心事”变成“暖心事”。目前,该项目已争取到上级的一定资金支持,拆迁工作已全部顺利完成,将对路面进行铺装整治,不断增进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陈雪峰表示,作为市人大代表,他把倾听群众关切呼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目标,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助推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依法履行代表职责。接下来,他将继续发挥扎根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带动社区利用示范建设推动“美丽庭院”向“富美庭院”升级,持续培育壮大“美丽庭院”典型户数量,激发社区居民参与建设热情,加快推进“庭院美”转化为“经济美”,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助力大汾打造特色文化IP



大汾历史悠久,古韵气息浓厚,古建筑和祠堂众多。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中,驻万江街道市人大代表兼大汾社区党委书记何裕全谨记“市人大代表+社区书记”的双重身份,一头毫无保留地扎进社区每一寸土地,另一头怀揣着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坚定地走在履职路上。在他的带领下,社区以古韵文化创意特色为总体定位,推动“修旧如旧”与“旧貌新颜”有机结合,在维护乡村建筑原有环境的同时,盘活社区特有的水乡人文、宗祠、古桥和古树等元素,全力推动“汾溪里·青云坊”项目建设,打造大汾特色文化IP。




近年来,每天早上何裕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社区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和社区居民拉拉家常、听听诉求。扎根社区多年,何裕全始终心系社区建设,情牵民生改善,成为居民群众心中的“贴心人”;他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决定带领社区走“经济+文化”两手抓的路子。


在打造经济增长点方面,何裕全带领社区通过拓空间整合土地资源,清理盘活一批低效用地,全力建造万江街道种德科技创新中心和大汾现代产业园两大高新产业园区,为社区转型升级、增资扩产提供空间基础和经济引擎。在盘活传统文化资源方面,通过修缮何氏大宗祠、建设“汾溪里·青云坊”项目,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建设具有文化特色的和美乡村,开拓一条有烟火气的古村文旅之路,强化本土文化自信,将传统文化元素再激活、再创造,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变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此外,何裕全还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大汾社区杰出乡贤何镜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师生及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共同对大汾古建筑群落的规划出谋献策,并多次带领社区“两委”干部前往华南理工学院与何镜堂院士讨论项目设计方案,推动“汾溪里·青云坊”项目更好落地。


何裕全表示,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不仅把群众期盼的事当成自己要做的事,更要努力把自己做的事变成邻里居民点赞的事,用心把基层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接下来,他将积极发挥“市人大代表+社区书记”的双重身份作用,带领社区乘势而上、快马加鞭,努力构建经济强、社会稳、民生优、环境美的乡村发展新格局,以头号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工作走深走实。




助力新村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典型村”



作为一名基层的人大代表,如何在本职岗位上更好履职?驻万江街道市人大代表兼新村社区党委书记黄柱林有自己的答案——“努力为民服务,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黄柱林的带领下,该社区党员干部群众从“小处”着手,不断探索集体增收新路径,扎实推动“百千万工程”实施,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与担当。


当前,新村社区正稳健地走在具有新村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并乘着“百千万工程”东风,紧抓机遇,明确产业发展定位,以社区风貌提升和经济发展为重点,通过加快项目建设、优化便民利民服务举措,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黄柱林带领社区“两委”干部到群众家中收集意见和建议,积极盘活社区闲置土地资源,成功招引村尾新兴产业园、联纲光电总部研发制造产业中心、振亮科技总部研发及生产基地和万江现代化产业园等多个项目落地,带动村民和集体实现增收。同时,他带领社区利用产业项目拆迁机会,积极收购物业,增加集体收益。目前,村尾新兴产业园已投入使用,年租金收入达1360万元,为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据悉,万江新村现代化产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达1854亩,其中新村社区集体土地面积1245.45亩,涵盖多个村小组的土地利用比例。整个园区建设将采用“政府主导+集体自改”的模式,预计将建成自有物业约60万平方米,每年租金和税收总收入有望超过1.7亿元。


为稳步推进社区其他项目,黄柱林多次与社区“两委”干部下沉一线,与拆迁户沟通协商,尽快完成拆迁任务,从而推进项目落地。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是黄柱林始终牢记的使命。他说,将带领社区以万江街道典型引领体系作为工作思路,立足万江现代化产业园项目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的动力,赋能乡村振兴,增强群众幸福感,建设幸福和美社区。




助力谷涌实现“工改工”蜕变



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东莞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乡村土地被翻新,重新赋予现代时尚与繁华。在莞穗路沿线一侧,三栋崭新的大楼拔地而起,这便是谷涌社区具有代表性的建设成果——华谷高新产业园。驻万江街道市人大代表兼谷涌社区党委书记庾敬钦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据了解,华谷高新产业园项目地块原是简易厂房、仓库,经过20多年的使用,建筑老旧、业态落后等问题突出,也存在一定消防安全隐患,亟需“焕新”。为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庾敬钦带领社区“两委”干部反复调研、考察研究,为产业园发展“把脉开方”。同时,通过走访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多维施策,破解难题,他决定抢抓机遇,下定决心,带领社区通过“工改工”政策,自筹集体资金建设产业园,攻破乡村发展瓶颈。



最终,华谷高新产业园项目由谷涌社区经联社投资约1.3亿元,自主建成新型工业厂房。该产业园用地面积约30亩,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目前,该产业园已进入招商阶段,年租金约700万元,预计实现年产值约2亿元,年税收预计约1000万元。


“人大代表带领群众选对了路,很快就能见到效益,社区集体发展有了盼头,群众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庾敬钦表示,华谷高新产业园项目的落地建成,不仅实现了老旧厂房的华丽蜕变,更为提速“百千万工程”及社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他将继续发挥扎根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积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努力当好群众的“代言人”“贴心人”。



撰文:徐艳阳

摄影:徐艳阳、何敏怡

编辑:徐艳阳

部分素材来源:万江街道人大办

往期推荐

 万江文旅地图领取攻略 

 2024东莞首批十佳茶仓揭晓 

 75位共和国同龄人走进万江 

魅力万江
讲好万江故事,为东江“最美身段”喝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