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协商“高言值” 共谋文化新发展

文摘   2024-11-06 23:55   湖南  

“湖南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提出两道“融合命题”:一是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二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牢记殷切嘱托,奋力挺膺担当。今年,长沙市政协将“提升长沙文化软实力 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作为专题协商课题,组成课题调研组在长沙及省内外多地深入走访调研,广泛联动协商,为培育和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激发全市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势赋能。
11月6日,长沙市政协召开“提升长沙文化软实力 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专题协商会议。会上,8位院士专家、省直部门代表、企业负责人和市政协调研组成员代表聚焦主题,分别围绕创新用好文旅资源、加快培育“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新动能等协商交流、建言资政,为提升长沙文化软实力贡献“高言值”。
厚植答好“两个融合”命题的创新沃土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提出了“文化+科技”“文化+旅游”这两道“融合命题”。湖南师范大学在办学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学校优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文化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人才是推进“两个融合”最活跃的因子。为进一步提升文化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建议政府强化支持保障,助力高校文旅专业人才培养,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为长沙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同时,要通过校地双向赋能,厚植答好“两个融合”命题的创新沃土。建议充分发挥智库的咨政效能,汇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力量和优势,促进校地公共设施和智力资源共享共用,聚焦文旅品牌塑造,提质文旅设施、发掘文化地标、丰富文化内涵,构建完善长沙文博矩阵,促进文旅产业发展。进一步利用好长沙市文化底蕴深厚、科教资源丰富、创新创业活跃等优势,鼓励并引导属地高校师生推进空间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研发创新,持续以新兴技术创新湖湘文化的表现形态、传播语态、媒介手段、消费业态,为深入推进“两个融合”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此外,建议长沙锚定战略需求,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优势等,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出台一系列与之配套的、适应未来产业布局的政策,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推动政策、技术、资金等各类要素向创新创业集聚,为创新创业拓展潜在发展空间,夯实现代产业发展基础。

乘风前行 造风领航 以内容IP助力长沙从“网红”到“长红”

今年,湖南广电明确了“媒体深度融合”“文化科技融合”“文旅融合”三大战略。内容创新是文旅的逻辑起点和核心本质,城市的文旅融合必须要以内容作为核心驱动力,没有内容IP带动的文旅是没有生命力的。
当前,湖南广电贯彻落实文化和科技融合战略指示,积极打造头部数智传播平台,形成了“长中短贯通、音视频共进、有旗舰有战列”的主流新媒体集团平台矩阵。建议乘科文融合的东风,强化高位指导和协调,助力湖南广电建设主流新媒体集团。去年起,长沙市与湖南广电构建工作协调机制,召开了三次联席会议,形成多层级、多形式的良性互动。期待未来进一步加大推动力度,让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成果在马栏山上落地生花。
长沙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悠久的湖湘文化、丰富的红色基因、蓬勃的现代文化,在文旅融合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建议借文旅融合的春风,化流量为留量,化“网红”为“长红”。期待通过持续造星、造节、造现象,并借助新技术,推出更多文旅融合新产品、新业态,最大化激发长沙的生命力和创新力。
打造年轻态、国际范、热辣味、创新力的“四个文化名城”

长沙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革命文化资源和现化文化资源丰厚,提升文化软实力,长沙资源优势十分明显。同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突出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强产、以文塑旅、以文惠民、以文互鉴,长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文化传播力驰名中外,文化创新引领潮流。去年,长沙接待游客1.9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93.05亿元。此外,长沙还拥有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4家,国家部委创新平台3个,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2家。
为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议长沙侧重打造“四个文化名城”:一是打造具有“年轻态”的历史文化名城,让城市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青春活力。二是打造具有“国际范”的旅游文化名城,让城市风貌、城市管理,游客结构、旅游服务等向国际标准看齐。三是打造具有“热辣味”的消费文化名城,为游客提供只有长沙才有的消费体验价值,打响“城市文化和都市休闲名片”。四是打造具有“创新力”的制造文化名城,将长沙的制造业与文旅业紧密地融合起来,让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等新的旅游业态活起来、旺起来。
同时,建议聚焦园区、片区(街区)、景区、馆区、校区抓提升,聚焦创新、创业、创优抓提升,高度重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打造更多文化科技创新基地和文化创新产品,探索形成“政府引导+政策保障+金融支撑+全链条服务”的文化科技创新模式。
打造精神文化消费的长沙品位和新长沙现象

目前,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的创新融合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长沙在许多方面是全国探索的先行者,成绩喜人,但也面临精神文化元素运用和创新发展不足等诸多挑战。
围绕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三个文化”进行贯通研究与价值挖掘,建议聚焦传承长沙精神和创新长沙文化,系统、深入地研究长沙精神文化与中华优秀文化、湖湘文化等之间的关系,立足发掘长沙文化和精神中可以具象化的丰富元素,设立系列研究课题向国内外公开招标,并面向国内外举办征文、艺术作品征集等活动,发现、凝聚和培育精神文化精品。
同时,充分发掘长沙“三个文化”特别是近现代革命文化的丰富内容,凸显相关历史人物极丰富深刻、极具感染力的精神和事迹,深入发掘名人背后的故事,依托名人学习、生活或活动过的场所等,具象化为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的、可看可亲甚至可扮演的现象级产品,提升长沙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进一步吸引游客和社会各界关注。
此外,建议基于长沙精神和湖湘文化核心内容,吸引和培养跨学科专业人才,开发凝练、复用、共享和创新的共性关键技术,构建核心资源数据库和知识图谱,探索群智驱动的文化创意设计模式,探索和加快培育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与长沙城市精神交融激荡的新长沙现象。
科技赋能 资本助力 提升长沙文化软实力

近年来,长沙致力于打造国际旅游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和一线城市相比,在项目、人才、资金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围绕进一步提升长沙文化软实力,建议聚焦打造国际文化创意中心的定位,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科技手段的深度融合。长沙应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深度结合,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挖掘更大的价值空间。
同时,聚焦打造国际旅游中心城市的定位,着力发展优势产业,更多地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文化转化力和竞争力。长沙的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和旅游业表现强劲,应当抓住自身在文化消费和文化旅游方面的优势,通过创新体验式消费场景,特别是结合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提升文化消费的吸引力。
其次,建议设立百亿级“文化+科技”产业引导基金,吸引全国文化和科技领军企业、CVC机构和头部创投机构落户。建议在金芙蓉基金整体框架下设立50亿至100亿规模的“文化+科技”产业引导基金,涵盖从种子轮到并购的全生命周期投资体系,吸引更多文化和科技领域的领军企业及创投机构落户长沙,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建议利用头部创投机构招引“文化+科技”重大项目、重大平台落地,形成标志性成果。通过与创投机构合作,长沙可以利用资本招商模式,吸引头部文化企业和重大项目落地,形成标志性成果。未来,长沙应继续招引文化产业链上的领军企业,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注入新动能。
实现“三个转变” 向新时代文化强市目标奋楫笃行

今年5月17日召开的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其中,“构筑精神家园”是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对旅游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作出的新部署。
进入文旅新时代,建议长沙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实现从“资源驱动”到“场景驱动”的转变,长沙‌‌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城市,遍布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但是,目前长沙红色文化资源还缺乏系统整体的规划,多以静态形式呈现,建议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场景,让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实现更好地活化利用。
二是要实现从“倚老卖老”到“倚老卖新”的转变,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拓展传统产品的现代市场。面对长沙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如何实现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建议可以向其他城市学习借鉴,例如西安打造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等经验,从宏观规划到细节雕琢,创新传统文化旅游产品,吸引和留住更多的游客。
三是实现从“供给侧发力”到“需求侧发力”的转变,应当以市场为中心,认真调研和梳理当下市场需求,尊重市场客观规律,从而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
培育发展“文化+科技”新质生产力新动能

当前,长沙在科技赋能文化方面有不少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但也仍然存在文化和科技“双向奔赴”不够,文化数字资源没有用好用足,科技、文化、国际化“三张牌”尚未形成合力等不足。科技能打通文化的数据资源平台,赋能现有文化产业,创造新型文化产业,助推长沙文化产业国际化。因此,建议长沙建立“文化+科技”专家理事会,探索文化与科技有效融合新机制,吸纳科技、文化、国际化领域的专家,提供政府投资和发展方向上的战略咨询与决策支持。
同时,要强化“文化出海”战略,探索“请上邀下”国际合作新模式,梳理马栏山文化数据资源,吸引欧美发达国家的大模型团队来长沙,用好会展平台和国际交流平台,举办“文化+科技”国际技术交流大会。另一方面,利用马栏山数据平台和长沙本土资源市场,用好中非经贸论坛,吸引东南亚和非洲的制作团队来长沙开展合作。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本地文化与科技企业将内容带向国际市场,加大对“文化+科技”出海项目的支持力度。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建议用好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为抓手,打造人工智能文化的新产业形态,建立国际人工智能实验室或创新中心,吸引国外领先的AI团队和人才,研发文化内容生产的新工具和新平台。同时,鼓励本地企业与高校学术团队深度合作,通过政府给予支持,共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造“文化+科技”融合的长沙样本。
打造汉文化创新创意中心 激发城市文化新活力

长沙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要进一步擦亮文化名片,形成“清文化看北京,明文化看南京,唐文化看西安,汉文化看长沙”新态势,助推长沙从“网红”城市到“长红”城市升级。为此,建议打造长沙汉文化创新创意中心,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激发城市文化新活力。
长沙汉代历史遗迹丰富,作为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国际化的传播平台、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等,都为打造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城市提供了坚强后盾。同时,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也为打造汉文化创新创意中心提供了扎实的算力底座和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如何打造汉文化创新创意中心?建议制作《长沙三千年——汉长沙国》纪录片,全面展现西汉长沙国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同时,完成汉长沙国重要文化遗产数字采集,以湖南博物院“数字汉生活”积累的文化资源为基础,完成知名汉代文物的三维及二维采集,聚合长沙汉王陵、贾谊故居、简牍等其他汉文化资源,建立统一的数据标注与分类依据,建立汉文化知识图谱体系。
此外,建议开发马王堆、汉王陵等数字资源,打造汉生活数字长卷、汉文化知识图谱、穿越长沙国等可视化、虚拟“沉浸式”空间旅游产品,创造更多汉文化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体验。

来源丨长沙晚报
记者丨唐朝昭
编辑丨盛磊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长沙政协
报道政协动态、宣传政协知识、传播政协信息、交流政协经验、关注民生发展、反映社情民意、服务政协委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