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追梦人 | 村庄里的非遗——“库热斯”少年

时事   2025-01-29 20:44   新疆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基。优秀的非遗传承在不断持续性的发展中成长为了乡村振兴中的独特力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和利用,通过积极建设非遗工坊,采用"非遗能人+市场运作+政府扶持"的发展模式,传承发扬非遗技巧,夯实产业链基础,打造非遗里的村庄。而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要更加注重发挥文化润心铸魂、凝心聚力的作用。新疆广播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特别节目《村庄里的非遗》,今日播出第二集《“库热斯”少年》,敬请关注。



非遗技艺“库热斯”在新源县吐尔根乡有着悠久的历史,自1986年吐尔根乡小学开办摔跤培训班,教练斯拉巴力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各类摔跤比赛中,共获得团队及个人金牌54枚、银牌31枚、铜牌24枚。随着人们对传统摔跤“库热斯”的了解和喜爱,每年寒暑假斯拉巴力德开设免费培训班,培养了包括伊犁州八县一市、甚至是塔城地区的2000多名学员,带动了当地青少年的“库热斯”学习热潮,同时在各项比赛取得好成绩,传播了团结奋进的体育精神,也让这项非遗技艺扎根乡村,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发展。

“库热斯”在哈萨克语中意为“攻不破、摔不烂、持久永恒”。哈萨克族“库热斯”形式很多,最常见的是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库热斯”战术多变,充满了智慧和体育的魅力。

随着“库热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2013年,哈萨克族“库热斯”被列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库热斯”的传承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了解“库热斯”,并积极参与到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中来。

来源:新疆广播电视台


新疆广播电视台
新疆广播电视台办有汉维哈蒙柯五种语言12套广播节目和汉维哈柯四种语言12套电视节目,是全国省级媒体中语种最多、节目套数最多的广播电视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