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智慧丨藏医药学讲究的“医算不分家”是什么意思?

健康   2025-01-09 12:43   黑龙江  

在藏医药学三千多年的发展传承历史之中,有另一门学问始终相伴,从采药、问诊、服药等处皆有它身影,那便是——天文历算。

自古以来,藏文化就认定医算不分家,因为二者有着同样的理论基础与历史根基。民谚有云:“想要成为顶级的医师,至少要掌握中等的算学。”这意味着选择藏医这条路的医者们,同时也要兼职成为一名天文历算家。

天文历算是如何发展至今的?它与藏医药学又是如何成为“同道中人”的?
天文历算的起源

天文历算分为原始天文历算学、五行占算、时轮历算、汉历即时宪历、占音术等多种分支,它历史悠久、文献丰富、自成体系,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在藏族人民千百年来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口传形式流传的民间故事、卜辞歌谣、古代谚语以及对时间的认知,共同为藏族祖先们构筑起了天文历算的雏形。他们早早地学会了通过太阳的运动来确定方位,领悟了东升西落的自然规律。

关于天文历算古法有:


基于藏区各地地域特色、环境形成独具特色的历算方法,最终一同交织成充满藏式魅力的自然历,同时,这些谚语也是构成藏族《物候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与藏医学紧密相连

对藏医药学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藏医药学的核心理论基石是“五源三因”,其中的“五源”为“土、水、火、风、空”,它构成了人体内的“小宇宙”,而这与藏族天文历算里对构成物质世界的“大宇宙”的认知是一致的。

“含有五源食物之功效,能养人体所具之五源”所言,人体与物质世界具有共同之处,因此人们能够通过进食富含五源的各种食物来提供能量,从而使人体不断成长、发育及存活。而物质世界的大宇宙或人体的小宇宙,也都能基于“五源学说”来认识、调整及治疗。

通过长期实践,藏族祖先们也得出了“有算必有药,有药必有算”的辩证说法。



同时,藏医药学非常重视养生,从“治未病”入手,提前对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或抑制,从而达到保持健康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而所谓的“养生”,指的便是在日常生活中选择正确的行为起居和合理的饮食习惯,这就和一年中的阴阳消长、寒来暑往、季节交替等有密切的关系,对此必须用天文历算来认真计算,这又与天文历算产生了极强的关联性。

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之下,藏族祖先对“养生与季节时令”产生了独到见解,其论述丰富而详细,涵盖面极其广泛,古老的藏医药学也愈显博大精深。

古为今用的天文历算

着眼当下,天文历算并未被现代化的科技所取代。藏族人认为用天文历算来认真计算每一年的季节更替与气候变化,才能保证获得健康的身体。
名扬雪域的“门孜康”直译为汉文便是医算院,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藏文名字至今仍然保留着原来的名字——门孜康,建院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今,天文历算研究所、文献研究所、开发研究所、生药研究所一同挂靠在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就是出于这样一种历史渊源关系而形成的。
如今,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每年都会编写一部历算书,主要用于反映天气、季节变化,也能指导牧民放牧、农民种粮。现在仍有众多藏族百姓选择沿袭传统,按照历算书开展农耕、采药、收割等事项。
2008年6月7日,藏族天文历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4年10月18日,由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打造的我国首个藏医药与天文历算数字化资源中心,在拉萨举行揭牌仪式。

图片源自:新华社

身为藏医药学的正统传承者,藏医药文化与天文历算并肩同行,稳步走向世界,让来自雪域高原的千古智慧,能庇佑更多生命,以治愈的力量,为更多的人们带去健康与幸福。

哈尔滨德格藏医医院
咨询电话:0451-5512567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