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人群面临的挑战
血压波动:冬季气温低,血管收缩,血压容易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血糖波动:寒冷刺激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控制难度加大。
血脂升高:冬季人们食欲增加,容易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导致血脂升高。
应对预防措施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
冬季人们往往食欲增加,但“三高”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饮食的均衡与适度。
控制摄入热量:冬季气温低,人体新陈代谢相对减慢,能量消耗减少。因此,“三高”人群在冬季应适当减少热量摄入,避免体重增加。
增加膳食纤维: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糖、血压和血脂。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鱼、禽、瘦肉、蛋、奶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可满足人体需求,增强免疫力。
控制盐摄入:减少腌制、烧烤、油腻食物的摄入,每日盐摄入量要控制。
防寒保暖,守护心血管
冬季寒冷,人体为了保持体温,血管会自然收缩,导致血压上升。特别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冬季保暖尤为重要。
合理调节室内温度:居家时,保持室内温度在18-22℃,并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通风换气。
注意保暖部位:头部和足部。寒冷的天气容易刺激心血管,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戴上帽子和穿上保暖的靴子,可以有效减少寒冷对身体的刺激。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虽然冬季人们往往因为寒冷而减少户外活动,但适度的运动对于“三高”人群来说仍然必不可少。
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有氧体操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代谢,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免诱发心绞痛、中风等疾病。
避免早晨锻炼:冬季早晨气温较低,容易刺激血管,建议等阳光充足、气温上升后再进行锻炼。
良好习惯,健康生活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导致血管收缩,加重“三高”症状。戒烟限酒对“三高”人群至关重要。
保持良好心态:冬季日照时间短,容易导致情绪低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维持血压和血糖的稳定。
监测病情:定期测量血糖、血压、血脂,了解病情变化。
规律用药,定期复查
对于“三高”患者来说,规律用药和定期复查是控制病情的关键。
藏医针对“三高”人群的诊治,秉承“辩证施治”“一人一方原则,以藏成药辩证组方调理“三高”症,患者反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