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阿尔兹海默症
何谓黄水病
黄水病在藏医学中是一种复杂而多样的疾病概念。它原意不完全是指一般皮肤湿疹、疥疮、疔疖等病变的渗出物,而是指“黄水”这种病理物质在人体内偏盛或偏衰所引发的疾病状态。
藏医眼中的
“AD”与黄水病关系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AD藏语发音“昏露”。藏医认为“昏露”属于“健忘症”范畴,是神经疾病“杰泄症”之一,是三大基因中的“隆”紊乱引起,其是以健忘症状为主的老年性疾病,是由5种“隆”中的“紧久隆”紊乱引起。
藏医对“隆”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调节“隆”的平衡,并兼顾调节“赤巴”“培根”,促进三因素恢复平衡。
基于域内专家对代谢-免疫-中枢神经系统网络作用的分析,藏医理论中黄水病与AD、代谢功能紊乱间的关系,总结了在临床实践及试验研究中运用藏医药传统经典黄水病方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
藏医理论视黄水病与代谢紊乱紧密相关,主要由过量摄入油脂导致。巨噬细胞在调控糖脂代谢紊乱中起核心作用。据此理论,可考虑将临床上治疗黄水病的经典方剂应用于调节巨噬细胞功能,以作为治疗由“黄水”与“隆”功能紊乱所引发的免疫-中枢系统疾病的策略。
现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等认知障碍治疗药物大多局限于脑内局部病变的治疗,忽略了系统性整体治疗的作用。且将治疗药物跨血脑屏障递送至脑内难度较大,而对外周免疫-代谢系统的调节相对较易实现,通过免疫细胞的外周-中枢交互作用可以对认知障碍脑内病理性免疫反应及病变进行有效调节。
相较于西医理论,藏医“整体观”对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多靶点调控治疗更具优势。藏医理论中,黄水病的产生与饮食摄入及代谢紊乱关系密切,这与现代医学中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相关联的发病机制吻合,因此黄水病经典治疗方在AD所致的认知障碍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在临床实践中和实验研究中发现,五根散、如意珍宝丸等藏药中经典黄水病方剂对认知障碍、神经系统保护方面有独特的疗效,相关药理研究亦提示该类药物可能通过抗氧化、减轻炎性细胞聚集及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发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功能。
藏药五根散可显著提高和修复学习记忆功能;调节神经递质代谢紊乱;清除脑损伤后产生的氧自由基;逆转受损伤的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的病变;抑制脑血管内皮素合成,抑制内皮素引起进一步脑内损伤。
临床试验研究显示,藏药如意珍宝丸可能通过调控人类白细胞抗原、IL-8、内膜内皮细胞激酶基因的差异表达,调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炎症、免疫等机制。说明如意珍宝丸对于代谢-免疫-中枢神经系统均有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