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中介服务机构法规制度体系,促进中介服务机构诚实守信、依法履责。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介服务改革,2024年公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浙政发〔2024〕18号),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在全省开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提升专项行动,推动各地各部门紧盯企业所需所盼,在减事项、减环节、减费用、降门槛、提升服务和监管质效等方面创新举措,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今天我们来看:
省发展改革委牵头深化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改革 全领域破垄断、解梗阻、提质效;
省应急管理厅实施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监管服务“一件事”改革;
绍兴市多管齐下规范提升涉企第三方服务 致力优化营商环境;
杭州市钱塘区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 推动中介服务质效双提升;
余姚市系统实施中介服务集成改革 深度赋能民营企业降本增效;
省发展改革委
牵头深化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改革
全领域破垄断、解梗阻、提质效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纪委省监委、省委改革办等部门,聚焦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以“事项清单+规范提升+专项整治”工作路径,全面深化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改革,奋力打造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最少、费用最省、耗时最短、门槛最低、服务最优省。
1
聚焦法治化,清单管理限定政府权力边界
1
一是精简中介服务事项。对全省在实施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开展全面清理,没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为依据的一律取消,其中强制性事项从76项缩减至27项,数量全国最少。
二是分类分级精准管理。将继续实施的中介事项细分为强制性事项、非强制性事项、政府委托事项,相关做法被国务院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文件吸收采纳,向全国复制推广。
三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事项清理后,26个行政审批机关加快配套改革和相关制度建设,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如制定全国首个行业管理地方标准《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第三方服务规范》,作为全省社会风险评估第三方机构管理的具体依据和标准。
2
聚焦规范化,加减结合提升中介服务质效
2
一是减费用。2024年全省累计引进和培育行政审批中介机构3740家,引导中介服务市场充分竞争;推动政府委托事项网上公开竞价交易,全省网上中介超市平均服务费用同比下降16.9%。
二是减时间。深入推行区域评估、多评合一、综合测绘、中介联合体等改革,全省网上中介超市平均服务用时同比下降16.5%。
三是强自律。积极发挥协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作用,强化行业自律。如金华市新成立涉企审批服务协会,与政府组建服务联盟,受到国办政务办重点关注。
四是优服务。做优线下增值服务,提升企业对中介服务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如衢州市依托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开设“中介服务专窗”,提供咨询、评估、检测等全过程中介服务。
3
聚焦市场化,专项整治解决公平竞争问题
3
一是精准整治“红顶中介”。将“红顶中介”细分为六种类型,开展全省范围重点检查,精准打破行业垄断,切断不当利益关联。如舟山市完成市交通规划设计院改制,市发展规划院、测绘中心、药检院3家单位与主管部门业务脱钩。
二是严肃治理违法违纪行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重点查处党员、监察对象利用职务便利或影响力,为涉企第三方服务机构日常经营活动提供帮助,以权谋私、居间牟利、变相敛财以及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等违纪违法问题。
三是严厉打击行业乱象。针对“虚假证明”问题,公安机关破获3起全国性特大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99名,涉案金额达17.2亿元;针对“乱收费”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在全省范围内设立1800家企业缴费负担监测点,从企业端入手开展缴费负担定点监测,有效发挥监测机制主动发现和预警“吹哨”作用,查获中介机构价格违法案件12起、行政部门转嫁中介服务费用案7起。
省应急管理厅
实施安全生产中介机构
监管服务“一件事”改革
省应急管理厅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监管服务“一件事”改革,规范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执业行为,着力构建“企业主体负责、机构诚信执业、部门协同监管、行业自律管理、社会公众监督”的综合管理体系。
1
聚焦质控体系,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1
一是推进安评质量过程管控。在全国率先出台团体标准《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规范安全评价报告编制》,细化编制过程控制程序内容,规范工作流程和方法,明确9个细分行业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导则,构建安全评价领域执业准入、执业行为、报告编制等全过程闭环管控体系。
二是提高专业技能。在杭州、宁波等地开展多期中介机构技术服务人员能力培训和过程性测评,参与培训测试机构315家,人员3838名,合格率81.2%。强化典型示范引领,指导行业协会开展优秀安评工作者和报告评选活动,完善评选办法和细则,已评出20名优秀工作者和23份优秀报告。
三是落实“一项目一报告”。制定3种社会化服务类型清单,明确服务流程、环节质控要求,确定“一项目一报告”模板,规范合同签订、事项报告、服务方案、服务流程、问题整改、服务闭环等环节。
2
聚焦数字赋能,强化全过程安全监管
2
一是开发“安评在线”系统。优化完善34项功能,纳管114家机构和3166名执业人员,实现服务信息未及时公开、归档资料不齐全、报告编制超期等预警,已预警2852起,该应用被列入全省营商环境“微改革”一本账,并在应急管理部年度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二是迭代升级“工业企业安全在线”社会化服务模块。开展机构信用评定和人员星级认定,评定A级机构33家,B级机构79家,C机构级242家,D级机构325家,认定7星级以上人员129人,3星级以上人员6848人,3星级以下人员3469人,实施差异化监管。
3
聚焦严格执法,优化规范化发展环境
3
一是实行安全生产“四必查”。对中介机构自身受到举报投诉或服务对象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受到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纳入执法检查必查范围。
二是开展安评机构专项检查。连续五年常态化部署开展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检查,坚持检查与执法相结合,强化精准执法、刚性执法,共立案723件,罚款1231万元,特别是嘉兴租借资质证书处罚案获评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优秀执法案例。
三是实施社会化服务专项整治。严格落实规范服务市场、优化信用评估模式、加强评估结果运用,严厉整治社会化服务机构突出问题,去年以来,共处罚139家,罚款128.7万元。
绍兴市
多管齐下规范提升涉企第三方服务
致力优化营商环境
绍兴市开展涉企第三方服务机构整改提升行动,全力打好“办案开路、监管见效、标准引领、规范提升”组合拳。截至目前,已取得查办一类案子、制订一套制度、发布一批案例等阶段性成果,两次抽样调查显示,企业满意度指数已提升至93以上。
1
紧盯问题,以办案开路形成有力震慑
1
一是专项调研明目标。开展专项调研,及时掌握机构数量、服务类别、存在问题等“基本面”。根据调研报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加强制度建设,迅速规范提升,加快建设公开透明、运行规范、服务优质的涉企第三方市场体系。
二是针对问题快调查。组织全市35家企业的负责人座谈交流,深入各区、县(市)“一对一”访谈不同行业企业68家,发掘、梳理服务市场存在的权力寻租、违法经营、懒政怠政、恶性竞争、服务质量低下等5方面问题;对近3年来涉企第三方服务机构违规违法案件进行全面起底。
三是多管齐下严惩治。拉网排查涉企第三方服务机构案件背后公职人员作风和腐败问题,严查机构围标串标、弄虚作假、价格欺诈等行为。2024年以来,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办相关案件48件,党纪政务处分23人,行业部门行政处罚涉企第三方服务机构51家。
2
健全机制,以多面发力推动监管见效
2
一是明确组织分工。第一时间构建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牵头,市政府办公室统筹推动,市纪委监委、市委改革办协同推进,市发改委、市政务服务办、市市场监管局重点提升,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强化监管的“1+2+3+N”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推进机制。制订考评办法,编制案件查办、部门执法、制度建设、问题破解、特色做法、增值服务“6张清单”,每月交流复盘,激发多方能动性。设立涉企第三方“接诉即办”投诉热线,建立电话、电子邮箱、线下投递三种渠道,全覆盖推介,保密化管理,专人闭环处置。
三是完善制度体系。编制全市2514家涉企第三方服务机构一本清册,其中注册在绍1629家,注册不在绍、但在绍经营885家;出台整改提升工作方案,压实监管和主体两方面责任;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形成部门管理制度23个,其中新制定10个,涉及市场准入、考核考评、价格指导等领域。
3
科学评价,以标准引领促进长效提升
3
一是校准“分级评价”风向标。制订涉企第三方服务机构评价标准,将机构按A、B、C、D档评价排序,发挥A档机构示范效应,提升B档机构,督促整改C档机构,淘汰、清退D档机构,促进行业整体回归市场定位和服务本位。
二是用好“典型曝光”预警器。在绍兴市中介服务网上线“曝光台”模块,分批曝光涉企第三方服务机构反面案例29个。与信用监管考评系统挂钩,进一步规范涉企第三方服务机构市场行为。
三是打好“增值服务”后手拳。优化升级“中介超市”,嵌入“中介智能匹配”“竞价比选”等功能模块,为企业提供清单式服务信息和办事指南。以强化政府部门和涉企第三方服务供给为着力点,打造一批基层欢迎、企业满意、社会好评的增值服务典型案例,增强企业获得感。
杭州市钱塘区
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
推动中介服务质效双提升
杭州市钱塘区坚持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全面实施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提升专项行动,着力打造高效有序、模式创新、监管有力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环境,为钱塘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强化组织统筹,提升服务质效
1
一是统一部署,下好“一盘棋”。围绕“减事项、减费用、减时间、降门槛、提升监管和服务质效”重点任务和重点领域整治工作,制定《钱塘区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工作任务清单》,围绕环保、安全评价等领域开展专项行动部署工作。
二是全面梳理,推出“两清单”。全面梳理行政审批事项,编制《钱塘区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2024年版)》和《钱塘区清理规范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2024年版)》两张清单,厘清事项审批和主管部门职责,保留公安、人社、应急、民政文旅体局等部门15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
三是加大推广,用好“一平台”。依托杭州网上中介超市平台,印发杭州网上中介超市操作手册,通过组织培训、融媒体宣传等方式,加强中介超市推广应用。2024年以来共组织相关业务培训会议10场,共120余人次参加;中介合同备案数同比增长55.28%,优选成交数同比增长52.38%。
2
创新审批模式,缩短服务时间
2
一是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办”。以区域评估代替单个项目评估,针对环评审批,在区内医药港小镇试点开展“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实现环评审批100%即办;针对能评审批,对符合负面清单外的项目实行节能承诺备案制度,精简申报材料,免除专家评审环节,审批时间节省了50%以上。2025年1月1日起,钱塘区先行开展优化杭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及施工许可办理试点工作,对风险较小的一般项目取消建设工程的施工图审查。
二是拓展衍生服务“增值办”。立足企业需求,推出施工图联合审查提前服务等增值服务,打造工业项目开工等5个“一件事”服务场景。编制《企业投资项目设计指导手册》,提前告知企业、中介单位报批环节的重点、易错点,勘察、设计、测绘等中介单位提前服务,大幅提升中介报告质量,压缩报告审查时间。截至2024年底共召开联合指导会72场次,全区已开工新出让工业用地项目平均用时88.3天,较去年全年98.2天缩短10%。
三是开展联合验收“并联办”。针对项目竣工验收事项多、耗时“长”、企业多头跑等痛点问题,推进项目联合验收改革。通过设计、测绘、评估等联动服务,精简事项,推行多测合一、承诺制改革,实现规划、建设、消防等联合验收,杭州中策钱塘实业年产65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绿色5G数字工厂项目(一期)2个工作日完成单位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工作。
3
加强评价监管,优化服务环境
3
一是健全评价体系提质效。依托杭州网上中介超市,开展中介服务评价,倒逼服务提效。针对承接过该区项目的中介单位,在重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编制等7个领域开展星级评定,通过部门评价、业主评价、信用评价等多维度评估,2024年评定五星级中介机构75家次。
二是建立通报机制强监管。针对全区涉审中介管理和工作开展情况,建立季度通报机制;针对安全生产社会服务行业,建立评价报告月报送机制,做到底数清、动态明。同时,依托“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分层分级分类推动涉企中介问题解决,提升服务温度。
三是加大重点整治促提升。针对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消防技术、环评等重点领域查处从业人员违规操、伪造检验报告、提供虚假材料等行为,对辖区14家安全评价机构、20家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生态环境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专项检查,2024年共查办涉企第三方机构违法案件15件。
余姚市
系统实施中介服务集成改革
深度赋能民营企业降本增效
余姚市聚焦中介管理“九龙治水”、服务事项“模糊不清”、中介机构“失信经营”等问题,深化中介服务集成改革,打造管理一体协同、服务综合集成、信用动态评价、市场多维治理的全链条中介管理服务体系,推动中介市场规范运行、行业生态向优向好。截至目前,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缩减率达36.4%,中介服务平均费用下降16%,业主满意度达100%。
1
聚焦“统筹统管”,开展中介服务协同管理
1
一是“一中心”统管。整合中介机构监管、主管部门考核、中介服务评价等职能,成立中介管理服务中心,并入驻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构建形成中心牵头、34个部门协同参与的“统分结合”管理体系,破解中介管理多头分散难题。
二是“一平台”智管。打造“中介管+”监管服务平台,全量归集中介数据2万余条,分类形成项目、事项、机构、业主、成果5类数据库,构建服务导航、预警监督、信用考评、数智分析4大场景,实现“机构入驻、需求发布、网上竞价、信用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
三是“一清单”细管。对全市89项行政审批中介事项逐项核查清理,经取消、合并、修正,最终保留67项,形成《余姚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2024年版)》和《余姚市清理规范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2024年版)》两张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中介”。
2
聚焦“优质优享”,提供中介事项集成服务
2
一是服务流程集约化。按照立项、规划、施工、竣工4个阶段,将32项投资项目审批中介事项分类整合,打造“多事项合一、多报告合一、多审批合一”的“中介联合体”服务新模式,实现多中介服务事项联审联办、快审快办,全市中介服务平均用时缩减13.6%。
二是服务价格透明化。构建“历史成交价格模型”,智能分析历史成交项目数据,实时公开每个事项服务平均价格,帮助项目业主掌握市场交易趋势、科学合理编制项目需求,有效降低服务费用。
三是服务评价多维化。出台《行政审批中介机构五星信用评价实施细则》,建立项目业主、行业主管部门、中介管理服务中心三方评价机制,围绕服务质量等10个评价指标开展“一事一评”和“季度评价”。目前已对194个项目和87家中介机构开展信用评价,首批41家五星中介在“中介管+”置顶推荐。
3
聚焦“常态长效”,引导中介市场有序发展
3
一是跨部门融合治理。紧盯“空壳中介”,创新打造数智监督模型,通过跨部门数据融合,对全市中介机构存续状态、纳税情况、交易流水等9类信息数据进行碰撞比对、综合分析,及时发现违法违规情况。截至目前已注销“空壳中介”8家。
二是辐射式拓面监督。针对招投标、安全生产、房屋拆迁征收、审计等高风险领域,靶向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向社会公开征集排摸中介领域线索,核查中介问题线索12条,约谈整改中介机构1家,有效提升“零容忍”震慑力。
三是全领域制度规范。围绕培育引进、执业规范、惩戒退出等领域,出台中介管理、服务标准等5大类30项制度,明确“谁主管、谁监管”责任,以制度管人管事管行业。
来源:省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