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信念(三)

2022-05-17 09:00  

 追求信念(三)

     ——追记萧白的艺术之路


     1962年上音毕业后有两个选择:上海乐团和上海歌剧院。歌剧院的歌剧两字完全占据了萧白的内心,大踏步走进上海歌剧院担任乐团的常任指挥。指挥、作曲的双轨并进让萧白在歌剧、交响、合唱三个艺术领域驰骋整整32年。32年间,尽管疾风骤雨时不时地降临在他的身上,但他那瘦小且单薄的身躯里却蕴含着不可估量的能量,拥有一颗无比强大的内心,任何风雨和灾难都动摇不了他追求音乐的信念和渴望。在那特殊的年代时期,他开始阅读哲学书籍,从最初的茫然到广读再到深研,进而用感悟到的哲理来解释音乐。一张张小小烟盒子那白色内页上不仅布满了他用苍蝇大小工整的字迹所记录的哲学笔记和心得、还有他为《岳飞》创作的构思和想到的和声布局。他开始用脑回味之前每一次排练的指挥心得,回想排练现场出现的突发问题和所应对的解决办法来弥补21本排练笔记遗失的缺憾和心痛。



       萧白的瘦,有很大的原因是他有过三次胃出血的缘故,多年后问他这段时期的感想,他说:“学哲学让我感觉脑洞大开,规律的生活把胃养好了,看写我的大字报欣赏到了各种各样的字体。” 重获自由回到指挥台上的萧更加全身心的投身到所热爱的事业中去,作为上海歌剧院这一国家专业团队的常任指挥,指挥完成一场接一场的音乐会;作为作曲家,一首接一首的优质创作作品诞生;作为一位专业的音乐人士,他下基层在不同的场合进行各类音乐艺术讲座,内容涉及歌剧、交响乐、合唱、芭蕾。萧马不停蹄地在指挥、创作、讲座三个舞台上翩翩起舞,不同角色的互为转换和融合也促使他不断地思考和总结,1983年1月15万字的《总谱•指挥•乐队—指挥笔记》手稿完成。


      歌剧,是牵动萧白一生的艺术事业,哪怕是1999年事业主业转向合唱艺术领域后,“歌剧情”依然在心中挥之不去。从孩提时代对英雄岳飞的崇拜到1952年发誓要写出一部属于中国的歌剧开始,再到第二部歌剧《霸王别姬》最终修改版完成的近60年,他总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永不放弃地去实现心中的梦想。为了梦想成真,他不断积累和学习写歌剧所必需的各方面学识和技术,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和修养。在创作的过程中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衡量、设计,尽求完美。《仰天长啸》和《霸王别姬》两部歌剧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高层次民族歌剧,旨在通过历史民族英雄人物的形象和魅力来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美德。萧说“出生在中华民族深受屈辱的年代,哪怕是一个孩子都会有一种亡国奴的感觉,把这感觉不停地凝聚成一股气,这股气支持我一生。人要有一股气,失去它便失去了脊梁,一个民族要有这股气,失去它就失去了尊严”。正是这股气,激励着萧白不断地在谱纸上点下心中的追求!他为自己的歌剧创作定下了三个原则:1. 必须具有歌剧的艺术特征(以音乐为载体的音乐戏剧)。2. 必须是民族的。3. 必须是观众的(不是大众文化,更不是娱乐文化。它有属于自身的尺度,但绝不是无众文化。)2008年1月,当《霸王别姬》赴美巡演一个月,走遍六大城市的10个主要剧场(大都会歌剧院、纽约歌剧院、旧金山歌剧院等),感动了中国人,震撼了美国人!此时,萧如释负重,感到无比的欣慰,因为他实现了让既有民族精神风貌又具世界性艺术普遍规律的歌剧作品,以中国人的面貌和气派大步迈进世界歌剧舞台的心愿。

        回顾一下这段时期,萧白在他所追求的路上所萌发的艺术之花:

-1984年上半年,酝酿30多年心血之作—大型民族歌剧《仰天长啸》(八百页总谱)完成。

-1984年9月,舞剧《岳飞》总谱完成。

-1986年10月香港舞蹈团首演舞剧《岳飞》为亚洲艺术节揭幕

-1988年1月哈尔滨歌剧院首演《仰天长啸》。

-1988年年5月进京连演4场,获得巨大反响。

-1989年10月,《仰天长啸》作为上海歌剧院向国庆40周年献礼剧目。

-1989年着手进行二幕歌剧《鬼雄》的创作,于1993年完成。

-1994年4月中央歌剧院以音乐会的形式首演《鬼雄》被文化部列为重点剧目

-1998年经过多次修改完善的《鬼雄》,正式改名为《霸王别姬》。

-1998年歌剧《霸王别姬》以音乐会的形式(上海歌剧院)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呈现。

-2007年10月歌剧《霸王别姬》首演于北京天桥剧场(中央歌剧院)

-2008年5月《霸王别姬》新版修改完成。


未完待续......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aiyueshaoer_SH



上海爱乐合唱团
荣获全国优秀合唱团和上海市公共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的爱乐合唱团,成立于1990年3月,是一支非职业合唱团体,艺术总监兼指挥叶韵敏。合唱团秉承萧白先生倡导的“和谐与情感”的合唱理念,经过长期的艺术创新与实践,形成了朴实高雅、豪迈细腻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