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来自贵州毕节24岁的小陈,上班6天误触辐射源,导致右手持续腐烂、萎缩。近日,小陈更新社媒动态,讲述近况。
小陈表示自己即将面临截肢,“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医生这个月手术已经排满了,我的手术是在1月初左右。感谢亲朋好友和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是你们让我有了希望和活下去的勇气”。
此前,小陈曾透露,入院后自己做了大大小小十几次手术,植皮无法存活,被病痛折磨导致精神恍惚,出现抑郁倾向,但自己还是想向大家科普防核知识。
此前报道
2024年4月21日,小陈来到山东高密县务工,从事金属探伤工作,工作内容是用专业仪器伽马射线探伤机检测焊接过的金属器件是否完好,是否有损伤。事后,小陈才知道从事这种工作需要资质,上岗前还要接受安全培训。但小陈既没有考过证,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而且因当时活多比较急,老板一开始没有给他签劳动合同。
4月27日上午,他和一位同事在高密户外从事金属探伤工作期间,因有沙粒卡在检测仪器里面,仪器不能正常工作。他们向公司汇报后,维修师傅在电话里让他拔掉仪器管子检查一下。
“由于对检测仪器不懂,拔管子期间,我误触了检测仪器的辐射源。”小陈说,辐射源本来在仪器的容器里,如果不拔管子,并不会直接接触。拔管子后,辐射源就暴露出来了。
接触辐射源当天,他并没有特殊的感觉。几天后,他的右手开始红肿,并伴有火辣辣的疼痛感。他赶紧向公司老板反映,老板说没事,让他休息两天。
“休息几天后,我的手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加红肿,痛得睡不着觉。我再次联系老板,老板带我到济南一家职业病医院检查,但什么也没查出来。”小陈说,他打听后获悉,治疗辐射病的医院全国只有两家,一家在北京,一家在苏州。最终,他决定赴苏州就诊。
5月6日,小陈入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院对他进行了全身检查,此后一直在通过治疗控制辐射造成的伤害。
小陈说,事发后,他的右手伤得比较严重,左手住院后也开始腐烂、疼痛。
“右手两个手指(中指、食指)已经弯曲,指甲脱落,面临截肢风险。”小陈说。
医生告诉小陈,他的治疗将是一个持久战。因为经过检测,他身体的辐射指标是正常人的10倍。“我自己的身体能代谢掉最好,如果代谢不掉,放射元素会持续杀我的细胞,可能导致以后癌变。”
小陈称公司曾承诺就医疗费用支付问题做出安排,但要求他承诺放弃相关维权途径,自己没有答应。
小陈说,伤害他的辐射是工业辐射的一种,一般用于化工厂、船厂以及核电厂,普通人一般接触不到。他也不知道外包公司是从哪里弄来的这种检测仪器。
小陈表示,在网上发布自己的遭遇,“一是想用我的经历给大家科普一下辐射知识,让大家引以为戒,避免受到同样伤害。二是希望相关部门重视此事,调查清楚外包公司的检测仪器是从哪里来的,对相关行业加强监管,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三是希望相关单位切实负起责任,保障我的治疗工作顺利进行”。
7月26日,高密市人社局工作人员称,经查询,小陈所在公司和小陈本人尚未就此事申报工伤。他称,如果公司给小陈交有五险,工伤申报期限原则是受伤之日起一个月之内;如果未交五险,工伤申报期限是受伤之日起一年之内。当天,小陈告诉记者,公司并未给他交五险,下一步,他会联系律师,申报工伤事宜。
7月26日傍晚,潍坊生态环境局高密分局工作人员介绍,小陈的事情他们知道,相关部门已在调查处理。
辐射的来源有哪些?
辐射的本质是能量的传送,通常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如何降低辐射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辐射是普遍存在的,大家不必谈“辐”色变,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尽可能降低辐射对身体的危害。
1.远离高强度辐射源:当你发现如下图所示的“三叶”标志时,请远离。
2.合理使用家电设备:在使用家电等仪器时,应保持适当距离。
3.出行安检时要有耐心:接受安检时,不要将手伸进铅门帘里,待包裹、行李滑出后再取走。
遭遇核事故如何正确避险?
1.立刻进入室内
遭遇放射性物质泄漏等事故时,应第一时间前往室内避难。通常情况下,室内的辐射量只有室外的五分之一左右。
2.穿戴防护装备
撤离时应尽量穿长袖、长裤和长靴,不让皮肤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戴好帽子、手套、防尘口罩,条件允许还可以佩戴防风眼镜。
3.向上风向快速撤离
放射性物质会在短时间被扩散至下风向地区,接到撤离命令时,要注意观察风向,尽量往上风向走。
4.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
回到室内后,应立即脱掉衣物、鞋袜,放进塑料袋里,密封好后放到门外。紧闭门窗,关闭空调、排风扇,以防室外放射性物质进入。
5.及时用水冲洗
如受到高浓度放射性物质的辐射,要及时冲洗身体。放射性碘及放射性铯的水溶性强,用水冲洗可祛除大部分放射性污染。
更多精彩↓↓请关注福州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