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看8省份经验→

政务   2024-12-27 20:38   江西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编者按

12月23日—24日,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在北京召开2024年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业务机构负责人座谈会。会上,湖北、广东、重庆、上海、广西、江西、新疆、山西等8个省级业务机构代表就开展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土地科技创新等工作的典型经验进行了交流。现将交流材料摘登,以飨读者。


湖北:探索空间治理的荆楚方案

近年来,湖北省累计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04个(部级试点20个),建设规模830万亩,预算投资503亿元,已完成投资237亿元,在服务乡村振兴、生态修复、耕地保护、流域治理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孝南朱湖、应城杨河、宣恩椒园、嘉鱼官桥等4个项目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坚持规划引领,推动空间治理
以全域整治为平台贯通“两统一”职责。坚持“调查为基、规划为纲、保护为要、权益为本”,用全域整治贯通自然资源全业务链条。以新型基础测绘为技术手段,以调查成果为底版底数,运用“双评价”“双评估”方法识别空间风险和矛盾,运用资源资产、开发利用、确权登记、产权激励等手段提升空间价值,实现所有者权益,达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以“多规合一”构建理想空间格局。一是开展乡村体检识别风险和矛盾。借鉴城市体检思路,围绕山、水、林、田、湖、村、业、文等八大要素开展评估,从空间布局、要素保障、底线管控、产业支撑等4个维度诊断项目优势和问题短板,确定空间治理策略。二是构建全域整治核心量化指标体系。发挥指标“指挥棒”作用,研究建立村庄和产业集中度、耕地林地集中连片度、水系联通度、绿色材料和技术使用率、整治工程自然化率等量化指标体系,引导科学编制实施方案,推动土地微整治、村庄微更新,不搞大拆大建。三是“上下贯通、左右叠加”实现规划重构。聚焦“规划不衔接、标准不统一、空间难统筹”等问题,通过全域整治方案来协调各类专项规划,解决空间错配、结构碎片、秩序散乱、利用低效、公平失衡、供需失配等六大矛盾,把空间需求统一落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确保项目区内规划一次性修改、一次性重构,实现“多规合一”。
突出五个聚焦,打造荆楚特色
聚焦耕地保护,夯实荆楚粮仓。围绕耕地保护“国之大者”,重点在粮食主产区实施“千亩方、万亩方”耕地集中连片整治工程,探索实施“山上山下”林耕置换,推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全省累计整治农用地242万亩,新增耕地13.8万亩,减少碎片耕地11.2万亩,提高粮食产能2.8亿斤。如公安麻豪口项目通过“千亩方”工程归并细碎田块1.4万亩,新增耕地3102亩,推动小田变大田、闲田变忙田。咸安向阳湖项目开展林耕置换,整治6度以下平坦区域林地、6—15度区域零碎林地2551亩,形成集中连片耕地8425亩,严守耕地红线。
聚焦流域治理,实现荆楚安澜。水是湖北最大特色,以保护长江、汉江、清江三大流域为重点,探索以水为脉,以小流域为整治单元,推动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系统治理,开展荆门牌楼西河、宜昌玛瑙河等14个流域型全域整治,规模179万亩,修复水系1300多公里,增加生态面积24万亩,形成“流域+全域”整治新模式。如荆门牌楼西河项目统筹推进治水、治田、治村、治空间,对沿河200米范围内1162亩鱼塘退渔还田还湿,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Ⅲ类,流域生态品质明显提升。
聚焦产业振兴,打造荆楚名优。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全域整治中产业导入是基础,为产业主体量身整治是关键、可持续运营是核心,湖北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供销社、省农科院、省农发集团、省农发行、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建立全域整治产业联盟,引导政策、资金、人才、技术、产业等要素向项目区汇聚,服务打造“一村一品”。累计整治乡村389个,成功培育280多个特色小微产业。如保康项目建设矿洞食用菌基地,年产规模300万棒,推动“矿洞变车间”。
聚焦文旅融合,突显荆楚风貌。开展“全域整治+文旅融合”,遵循山脉、水脉、地脉、文脉,突出民风民俗以及红色文化的提炼和导入,发布荆楚特色民居建筑设计图集,用图集指导乡村建设,推广使用乡土建筑材料,保护传统村落,营造“高台基、深出檐、美山墙、巧构造、精装饰、红黄黑”的荆楚建筑风格,提升乡村文化与美学价值。如赤壁羊楼洞港项目突出讲好万里茶道源头故事,打造“中国砖茶之乡”,羊楼洞古镇2023年接待游客151万人次,文旅综合收入4.4亿元。
聚焦共建共治,实现荆楚安宁。围绕中央和省委基层治理相关要求,在全域整治中选取36个村湾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投入1.17亿元,践行“五共”(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理念,从房前屋后小事实事入手,召开屋场会、村湾夜话,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发挥自然资源部门在“规划、土地、产业、资金”等职责优势,建设小广场、小菜园、小庭院、小景观、小产业“五小”微整治工程567个,让群众收获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如当阳三桥村,乡贤捐助2.47万元,村民无偿让地20余亩支持项目建设,村民义务投工投劳1400余人次,形成乡村治理“当阳经验”。
强化项目管理,保障行稳致远
构建“政银企”合作机制。2020年以来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与省农发行、省长投集团、省农发集团签订协议,构建“政府把方向、银行保资金、企业管建设”的合作格局。目前已有116家企业投资全域整治,累计引进社会资本168亿元,省农发行授信200亿元,发放贷款120多亿元。
构建全链条管理机制。推动形成“投—融—规—建—管—运”闭环链条。在规划统筹上,编制《湖北省“十四五”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规划》;在项目管理上,出台规划设计、实施验收、绩效评价、资金奖补等制度标准;在风险防控上,实施“能进能出”动态管理,对推进不力、存在隐性债务风险的10个省级项目予以取消。
构建“产学研”创新机制。依托部国土整治中心在湖北省设立的科研工作站,联合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实施“部+省+科研院所+市、县”一体化产学研模式,先后开展工业园区全域整治、国土整治价值提升路径等14项课题研究,形成一批理论和实证成果,“湖北省林地适宜面积研究报告”获省委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全国首个发布《湖北省农村地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规划设计导则》地方行业标准,把研究成果写在荆楚大地上。

广东:助力“百千万工程” 再造一个新广东

广东以“良田比较集中、村庄布局优化、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健康优美”为主要目标,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全力助推广东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高位推动,上下联动扩面提质
广东省委将开展全域整治作为优化生产力布局、激活盘活土地资源,“再造一个新广东”的关键一招,高位部署实施推动。一是省委书记点题定向。2023年6月14日省委书记专题会上,明确了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工作目标。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明确将全域整治作为全厅首要任务来抓,成立了省厅全域整治工作专班(下称“厅专班”),广东整治中心承担厅专班项目推进组职责。广东整治中心举全中心之力开展工作,抽调骨干力量成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域办”),下设三个组,分别为综合组、政策组、信息化组。二是项目推介反响强烈。2023年12月13日,广东整治中心策划并承办了广东省首届全域整治项目推介会,现场签约项目54个、总金额1427.15亿元,取得圆满成功,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三是试点转向扩面提质。省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整治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推进全域整治扩面提质的通知,截至2024年3月底,各地申报入库方案达190个,范围涵盖全省大部分市县。
做好技术支撑,奠定工作基础
起草规则文件和建立信息化平台并重,为方案入库和审查工作高效运作打下基础。一是起草编制规范要点。参与起草推进广东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财政资金“补改投”方案》《全域整治涉及永农调整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编制《实施方案编制指南(试行)》《实施方案厅内审查要点(试行)》《全域整治全周期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制度文件。二是搭建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了包括方案入库、审查审批、实施监管、评估分析、项目验收、后期管护以及智能统计等部分功能,最终实现全流程监测监管目标。三是大力开展宣传培训。开展了多场培训会,分为意义篇、政策篇、行动篇和案例篇讲解,并结合案例对市县镇党委政府及自然资源系统领导干部进行培训,不断加强对全域整治的了解。
完善审查机制,助力加快审批
按照“目标任务化、任务项目化、项目节点化、节点责任化、责任高效化”的工作要求,在厅专班统一部署下,开展实施方案审查审批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指导各地编制实施方案。在深入调研各地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广东整治中心对已入库的近200个方案开展了多轮内业审查和外业踏勘工作,最终提交了首批12个方案完成省厅审批备案,首批审批对全省各地具有重要影响。二是形成四个环节的审批流程。初步建立技术审查、专家评审、厅专班会审、省专班征求意见四个环节的审查审批工作流程。三是助力完成方案省级审批备案。广东整治中心主要负责技术审查、专家评审,对符合条件通过审查的实施方案,及时提交厅专班会审,今年以来完成四批共64个实施方案的备案审批,计划总投资约5042亿元,计划农用地整理约124万亩,建设用地整理约24万亩,生态保护修复约112万亩。
主动担当作为,提供有力政策技术支撑
一是抓住机遇,以有为才有位的认识主动担当。2023年以来,广东整治中心选拔了一批年轻且经验丰富的同志充实中层干部,并修订岗位竞聘制度,补充技术岗位空缺,一年以来,近三分之一的人员获得岗位晋升聘用,大大提升了干事创业的士气。
二是提高站位,做好技术支撑。厅党组明确全域整治是全厅首要任务,广东整治中心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成为全厅唯一技术支撑单位。及时成立中心全域办,下设综合组、政策组、信息化组等三个小组。在人员不足情况下,整合各科室力量,充实骨干力量到三个小组,为全域整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强化部门协同,协助建立奖补机制。广东省委将全域整治纳入省委“百千万工程”考核体系;建立省直部门联审机制、厅内处室会审制度,共同履行监管责任;广东整治中心作为项目推进组,全流程做好技术支撑,搭建协同体系;协助起草全域整治财政激励奖补方案,计划连续三年对工作进展情况好的地区实行全域整治专项资金奖补,以较小的财政资金撬动较大的社会资本共同投入全域整治。
四是协同建立政策技术支撑保障。探索通过全域整治开展耕地恢复、多田套合、小田并大田等耕地集中连片整治路径。在厅耕保处指导下率先编制《广东省耕地保护专项规划(2021—2035年)》,谋划建设“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耕地集中整治区,划定省、市、县级耕地集中整治示范区163个。协同有关处室,构建永农调整、开发边界调整等政策技术路径。起草审查审批规则文件,明确各部门职责、流程及时限。
五是数字赋能,建立全域整治监测监管平台。建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流程监管系统,通过构建“11533”总体架构,即建立1个综合驾驶舱、1本整治空间账,打造“前期谋划—方案审查备案—项目实施—竣工验收—成效评估”5个关键整治阶段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场景,以监管预警、智能分析、辅助管理3大整治业务支撑提供保障服务,最后形成实施方案储备库、融资项目储备库、项目库3套整治数据库,助力全域土整目标不走样、过程可追溯、成效可评价,打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信息平台的“广东样板”。

重庆:打造中西部丘陵山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特色样本

近年来,重庆市坚持党建统领、规划引领,以国土整治为抓手,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理念,组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部级试点12个、市级项目24个,策划实施土地整治市级项目30个、区县级项目120个,有效促进了空间布局优化、乡村环境美化和产业发展,打造了适合中西部丘陵山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特色样本。九龙坡铜罐驿项目、涪陵大顺项目分别入选自然资源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第一批、第二批典型案例。
守红线,促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坚持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建设性保护耕地的重要手段,积极服务“国之大者”。近两年,国家先后出台文件部署乡村振兴、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改革,自然资源部持续强调要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作用,重庆对标对表、积极落地落细,推动土地整治逐步升级迭代。目前,全市正运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念,以生产集中连片、稳定利用的优质耕地为目标,统筹推进全域农用地整治,使碎地变整田、坡地变平地、劣地变沃土、荒地变良田、分割变联通,切实做到保耕地、守红线、提质量、扩产能、促发展。我们指导石柱县洗新乡综合实施耕地、撂荒地、低效园林地整治,新增优质耕地300余亩,培育发展高山生态蔬菜、优质烟草等特色效益产业,实现当地农户年均增收20万元。该项目被自然资源部纳入2024年“6·25土地日”全国五个宣传示范点之一。
优布局,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
一是让农用地焕发田园之韵。聚焦耕地破碎、林园耕交错,在永川茶山竹海、荣昌清升等项目中开展了600亩坡度25°以上零星分散耕地与6°以下残次园林地逐步置换,促进农用地空间布局更加符合自然地理格局和农业生产规律,形成一幅“山上林、山腰果、山下粮”的立体农业发展新景象,探索打造乡村生态新格局。二是让建设用地激发兴业之力。聚焦乡村生活品质提升、产业发展需求,综合运用耕地占补平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工具,持续做好建设用地盘活利用,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和城乡融合发展。我们指导梁平区推行“带方案入市”,在既维护群众权益、又精准靶向用地者需求的基础上,为该项目争取到政策性金融资本融资授信6.9亿元,并成功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为生活空间布局优化注入活力。三是让乡村环境展现好客之意。聚焦提升人居环境的品质和内涵,对院落周边闲置和未利用地进行“微整”,实施人居环境整治1236处,打造“小而美”新型农村院落148处,形成聚人气的好环境。大足拾万、梁平合兴等项目依托整治后的新型院落,将乡村旅游、农耕体验、电商直播等向庭院集聚,举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柚博会等活动,年均吸引300余万人,让传统村落逐渐充满“烟火气”。
护生态,打好“复绿、治水、添彩”组合拳
一是复绿,统筹实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6000余亩,修复受损土地,抚平昔日“地球伤疤”,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实现从“生态疮疤”到“满目青绿”的转变。二是治水,系统实施小流域治理和湿地修复122公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6万亩,促进河湖水面和水田等湿地生态系统更加稳健,修复地球肾功能。三是添彩,以“绿”为基调,开展绿化造林1000余亩,打造“田、塘、渠、沟、堰”农田小微湿地群30余处,以“彩”点睛,实施林相改造4000余亩,助力巴山渝水缤纷多姿,让“3D”重庆变为“多彩”重庆。
铸乡魂,为乡村记忆留存“载体”
一是保护老院子,留住承载乡愁的空间。联合文物保护等部门,对具有巴渝乡村特色的荣昌清升田间院子、梁平合兴邓家院子等古院落挂牌,彰显巴渝乡村地域特色和建筑风貌之美。二是发掘“土文化”,显化民俗的“DNA”特质。在当地村史馆、乡情馆中增加老物件、老照片、老技艺,传播历史故事,留住乡愁记忆。三是延续历史根脉,为巴渝文化铸魂。整治工作中,保护并修缮九龙坡铜罐驿周贡植故居、涪陵大顺碉楼民居建筑群、武隆沧沟贺龙元帅部队驻扎地旧址等乡村历史文化建筑,彰显巴渝人民的革命奋斗精神。同时,我们还指导大足拾万项目以水稻育种产业为媒,将“农业芯片”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并打造大地艺术“五彩田园”彰显农耕精神。
兴产业,“三管齐下”为乡村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一是针对优势产业,以壮大为策略,聚合各方资源共同发力,优品质、扩规模、创品牌、拓市场,打响了酉阳花田贡米、奉节脐橙、梁平蜜柚等“金名片”,酉阳花田梯田还被誉为“摄影家的天堂”,曾在央视《辉煌中国》大型纪录片中播出。二是针对中小产业,以联动为抓手,将小、散、弱的产业串珠成链,促进乡村产业抱团升级,引导“泛海扬帆”等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落户,吸引2800余名年轻劳动力返乡创业,发展竹编、蜡染、植物染绣等特色产业,帮助3000余名农民家门口就业,将“空心村”变成充满乡音乡趣的“实心村”。三是针对新兴产业,以发展为目标,结合特色资源衍生发展共享农庄、艺术活化乡村、乡村马拉松等新兴业态。目前九龙坡铜罐驿项目的乡村振兴学院、涪陵大顺的共享农庄、璧山七塘的乡村艺术集等新兴业态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并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增强了乡村“造血功能”,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均增收63.5万元。

上海:以高水平整治修复助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近年来,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聚焦自然资源工作定位,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行动为抓手,以科技协同创新为支撑,不断推动整治修复业务提档升级,致力以高水平整治修复持续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以规划为引领,统筹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大格局
近年来,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以“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为引领,构建“1+2+1”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体系,实现国土空间一体化保护修复。
发布1项全域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以《上海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2021—2035年)》构建形成陆海一体的全域国土空间保护修复格局,并提出覆盖农业、城镇、生态三大空间、包含11项任务及12类分区的生态保护修复体系,为一体化保护修复提供行动指引。
编制2项特色专项规划。以《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构建起“六域、八脉、十二意象”的沪派江南特色水乡风貌空间格局;以《上海湿地生态空间发展专项规划(2024—2035年)》统筹“滩水林田湖草荡”蓝绿基底,推进“湿地入城、蓝绿润城、生态营城”。
探索完善郊野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对郊野“水田林路村”等各要素开展传承保护、整治修复和时空复合赋能,为各类保护修复行动落地提供规划依据。
以具体行动为抓手,探索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都市乡村空间治理路径
紧抓自然资源部支持上海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创新的一揽子政策,探索构建以沪派江南、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低效建设用地减量等系列行动为抓手的大都市乡村空间治理路径。
试点先行,着力筑牢上海特色蓝绿基底。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理念,坚持“五划联动”、“三师联创”,配合推进15个沪派江南营造试点,统筹“滩水林田湖草荡湿”一体化保护修复,筑牢城市蓝绿基底。
转变思路,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打造“沪派江南”为目标,深入推进“2+8”全域整治试点,注重规划引领、产业引导、特色风貌保护修复及多方统筹协调,探索搭建社会资本参与服务平台,研究制定新一轮政策机制,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攻坚克难,持续稳妥推进低效建设用地减量。以国土资源利用计划联动为平台,结合产业用地绩效评价,科学制定减量计划,合理引导减量项目向重点区域集聚,推动市属国企减量走深走实。当前,全市累计完成低效建设用地减量超120平方公里。
创新探索,着力构建超大城市耕地保护新格局。配合研究印发“耕九条”、“点状供地”等政策,开展“耕地保护宣传下镇(乡)进村”培训,扎实做好用途管制项目实施监管和耕地质量评价,强化耕地“五位一体”保护。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持续提升国土空间整治修复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依托大都市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NbS亚洲中心上海中心建设,集智引智,搭建科技创新联盟,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及集成应用,为科学整治修复提供有力支撑。
搭建“1+3+N”科技联盟,夯实智库支撑。联合创新中心3家共建单位,联络科技资源外延合作单位,集合多学科优质团队,形成院士领衔,涵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在内的“1+3+N”科技联盟体系,加强合作交流,形成创新合力。
强化科技攻关,丰富技术供给。聚焦基底调查、农林水复合、陆海联动生态廊道构建等重点领域,完善科研项目攻关时序安排。近5年,开展了科研项目研究18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7项。
贯通产学研用转化链条,助力科技与业务双提升。以整治修复项目为依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成“农林水乡”等多个示范基地,并持续开展生态观测监测,推动项目适应性管理。同时,积极开展标准研制,主编地方标准6项,在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基础调查技术标准》行业标准1项,持续提升整治修复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新时期,面对新问题新挑战,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将面向“两统一”核心职责落实,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力度,进一步强化国际先进理念吸收应用能力,进一步谋划系统性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未来,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将重点聚焦规划实施与科技赋能,进一步谋划工作布局,强化创新引领,持续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都市建设。
聚焦规划实施,着力谋划“十五五”工作布局。结合“上海2035”总规实施评估,系统总结历年整治修复工作成效及典型经验做法,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深入思考未来五年工作布局。重点聚焦传承特色水乡肌理和文化基因,全面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实施“沪派江南”试点,贯彻NbS理念营造湿地生态空间,谋划开展“山水工程”;持续推进低效建设用地减量盘活,落实“大占补”,实现耕地“三位一体”保护。
聚焦科技赋能,全面塑造业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把握“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坚持全球视野,谋划共建NbS亚洲中心上海中心,持续强化科技创新攻关与成果转化应用,强化国际交流合作和青年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智库支撑水平和科技创新支撑能级。激活“数字赋能”关键引擎,按照“沪派江南”量子城市应用场景,探索构建全流程、多层级、强监管的国土空间整治修复信息系统,提升数据辅助决策效能,助力国土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发展。

广西:以科技创新厚植生态福祉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是自然资源部南方石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广西科研工作站的依托单位,也是广西生态修复协会第一届会长单位。近年来,中心依托创新平台,聚焦主责主业,开展了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修复、耕地保护、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科技创新、土地利用和权益保护等8大板块技术服务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构建广西生态修复顶层制度体系。制定了广西 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指南,完成自治区级和13个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以及漓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构建了“自治区+市级+流域”多尺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布局了漓江、西江、平陆运河流域山水工程及一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重大工程;从项目管理、资金奖补、社会资本参与、政策性金融支持、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出台了生态修复制度10余项,研究制定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自然恢复技术指南、转型利用工作指引等政策和技术规范,构建了生态修复工程制度体系,规范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了自治区山水联席会议制度,高位推动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推进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完成了漓江山水工程、南宁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2个国家重大工程,以及15个自治区矿山生态修复重大工程的实施方案编制,支撑地方成功申报国家和自治区试点,获得中央资金23亿元、自治区资金7.5亿元。通过重大工程实施,保护和修复漓江流域近900平方公里,修复废弃矿山超50平方公里,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筑牢了南方生态安全屏障。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一是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取得专利39项,获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等多项荣誉,成功培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部先进工作者、青年科技人才2名。二是研发了基于自然的石灰岩矿山生态修复技术集成,该技术可实现危岩精准快速识别、高陡边坡点状复绿、裸露岩石加速风化、缓坡大面积复绿,已在广西生态修复重大工程中试验应用。
——实现生态修复全过程监测监管。依托国家重大工程,搭建了基于“天空地人网”的监测评估和适应性管理平台,开展了不同尺度的监测评估,推动了生态修复工程监测、管理、评估、决策、服务工作一体化、数字化、精准化、智慧化。
——传播推广生态修复理念。一是通过对生态保护修复理念和技术的培训宣贯,转变了技术单位传统设计理念,提高了生态修复项目设计成果整体质量。二是通过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开展生态修复大讲堂、科普进校园、漓江山水工程LOGO征集、典型案例宣传等活动,普及了生态修复理念和知识,提升了群众对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的配合度和认可度。
——开展全过程咨询,服务重大项目落地。一是建立项目进展定期报告机制,联合专业工程咨询机构,规范工程管理流程,构建覆盖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制度体系,保障项目规范高效推进。二是组建技术服务专班和专家团队,为重大工程子项目配备“一对一”精准负责人,提供定制化、专业化技术咨询与指导服务。例如,在推进漓江山水工程过程中,组织参建单位和相关部门开展集训6轮,累计培训千余人次,开展现场巡查指导300 余次,精准反馈意见2800余条,及时化解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与潜在风险。三是构建多维度监测指标体系,打造天空地人感知监测网,建设生态资源与地理空间数据中心,搭建一体化监测评估与适应性管理平台,并以监测数据为支撑,开展工程成效评估和适应性管理。
——强化技术攻关,推进示范应用。一是通过项目列支和自行出资等方式,围绕重大工程难点、堵点,开展了10个课题研究和多项技术攻关,设立了35项开放课题,并将研发成果进行工程化应用。二是依托创新平台,总结提炼一批适用于不同地形地貌、坡面岩性、土壤环境等各种场景的修复技术。三是建设5个技术应用示范基地、4个实验场地和中试基地,为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了示范和实验场地。
——打造典型案例,提供“广西经验”。一是在漓江山水工程和矿山生态修复重大工程中,从管理模式、技术方法、资金筹措等方面,培育遴选了38个有创新的项目点,邀请专家团队指导推进。二是以单个子项目或多个子项目整合包装形式,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并通过媒体报道、宣传展板、科普长廊等媒介宣传推广,为国家贡献生态修复“广西经验”。
——持续开放合作,汇聚多元力量。一是加强部省合作,积极与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等单位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和项目策划。二是依托创新平台、科研工作站、广西生态修复协会,与多领域机构合作,整合资源服务重大项目。三是承办中国—东盟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研讨会、2024年自然资源部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学术交流会等大型会议,交流科技创新成果,强化生态保护修复支撑能力。

江西:探索“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江西经验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江西省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奋力在“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方面探索试验。
支撑全国首个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省级地方性法规《江西省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条例》出台,支撑全国首个省级生态修复规划《江西省“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发布,支撑全国首个市场化生态修复政策《江西省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实施办法》印发……近年来,江西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院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把技术服务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作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的重要内容全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
——全面做好支撑,将技术向管理转化
支撑江西省自然资源厅研究出台生态修复市场化政策、项目管理办法、矿山生态修复基金管理办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文件,为构建生态修复制度体系提供决策服务;开发了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信息系统,承担基础数据日常审核、系统运维,服务生态修复信息化管理;技术支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义务履行年度“双随机”检查、矿山“二合一”方案审查、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图斑核查、奖补项目核查、示范工程项目实施评估等省级核查、检查工作,为生态修复日常监管提供技术保障。此外,该院积极配合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开展生态修复标准制定,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废弃矿山自然恢复技术规范、高陡边坡治理技术等地方标准。
——大力拓展市场,将管理向实践转化
在技术支持新一轮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修编基础上,承接抚州市、宜春市等9个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服务进贤等地开展全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吉安、萍乡全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规划设计,11个市、县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图斑核查与销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印发以来,全省各地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性较高,目前该院已承接近20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编制、技术服务工作;今年,自然资源部批准江西省5个采矿损毁土地调查试点,该院除承担省级审核技术支持外,还承担其中2个试点具体技术支持。
——积极创新科研,将市场向科技转化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该院院成功核定为省级科研机构,获批建设自然资源部科研平台2个,其中大湖流域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在赣挂牌并实体化运行。获批认定江西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
大力加强科创人才队伍建设。成功获批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科技领军人才4人、省双高人才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1人。
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获批国家标准化委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1项、部省合作项目1项、部智库项目2项、省社科基金1项、省厅科创项目18项。获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社科奖二等奖2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7项,其中已发布8项。获得有效专利授权数12个、软著8个。取得省科技成果登记证书7项。累计完成技术合同登记566个,登记金额6.29亿元。
不断提升行业知名度。组织召开武功山学术交流会,邀请了4名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15位国内各大院校、科研机构知名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共同探讨自然资源生态安全与资源资产价值提升路径。 

新疆:筑牢西北生态安全屏障

新疆作为我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三区四带”的北方防沙带和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的组成部分,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重要战场,是我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近年来,新疆国土综合整治中心以高标准整治修复为引领,初步建立了以“政策为引导、需求为导向、数据为核心、科技创新为抓手”的业务体系,不断推动全区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取得新突破,为筑牢西北生态安全屏障作出积极贡献。 
——规划先行,优化生态保护修复格局。组织编制自治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四五”规划、中长期规划,正在谋划“十五五”规划。新疆生态问题复杂,各地差异较大,新疆国土综合整治中心立足新疆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系统现状,识别不同区域的突出生态问题,落实上位规划、有效衔接相关规划,着力构建和优化“三屏两环多廊”的生态保护修复格局,科学确定目标指标、修复分区、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为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提供空间指引。
——完善治理体系,开展技术研究。一方面,不断完善生态保护修复长效机制,起草《自治区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不断完善生态保护修复相关制度。另一方面,围绕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化、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并发布《干旱区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水、土、种子富集技术规范》《高盐土壤环境下高咸水灌溉耐盐植被种植技术规程》等6项地方标准。申报干旱区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水、土、种子富集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作为自然资源部第二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名录。
——开展项目谋划,承担重大工程监测评估。积极协助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做好申报中央支持山水重大工程的前期工作,“十三五”、“十四五”获批了额尔齐斯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源区两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程参与塔里木河流域源区重大工程、吐鲁番市、克拉玛依市两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技术指导,协助做好建章立制、综合成效评估、信息化监管以及规范化档案建设等工作,为工程整体验收提供技术服务。聚焦新疆重要生态功能区,积极谋划、兵地协同开展“十五五”时期山水工程联合申报前期工作。开展自治区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核算等基础研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发布8个生态修复典型案例、10个自治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和8个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
——加强人才培养,搭建创新平台。联合相关科研院所,成功申报自然资源部创建荒漠-绿洲生态监测与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塔里木河源区绿洲水土过程与生态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两个部级创新平台。牵头发起成立新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学会,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普宣传教育,建立专家库,发挥生态修复领域社会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报送的“内陆干旱区盐碱地原土种植改良技术”入选全国科技活动周自然资源领域18项科技成果展。
——开展数字化建设,构建全过程监管体系。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开发建设“新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监测监管平台”,推动山水工程、矿山生态修复、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监管等业务全方位、全周期等数字化监管应用。依托山水工程、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示范工程,在塔里木河源流区山水重大工程实施区域,建设1个野外科学观测基地,占地13亩,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4个野外综合观测场,涉及大气、水、森林、草原、农田、荒漠等自然资源要素、数量质量、保护与开发利用状况和演化趋势综合调查监测,并对矿山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区生态变化情况开展重点监测,为长期观测监测生态效果提供数据支撑。

山西:扎根黄河,开启生态修复新局面

近年来,山西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紧抓住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创新工作思路、科学布局谋划,积极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等重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双轮驱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组织开展了4个批次46个省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以及11个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整治总规模约1.46万公顷,预计投资约21.63亿元。
今年8月召开了山西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现场会。会议紧扣“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关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第一时间落实自然资源部文件精神,交流推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经验做法,研究部署高质量推进全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工程建设。先后争取了山西省汾河中上游山水工程、吕梁山山水工程两批次国家山水工程,共获得40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同时撬动地方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参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通过两批次项目实施,治理区域将近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近1/5,大幅提升华北地区特别是雄安新区水源涵养地生态功能,协同筑牢黄河、海河两大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多措并举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建立健全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机制,出台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管理办法,截至目前,全省矿山企业自主缴存生态修复基金和土地复垦费用约700亿元,专款用于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累计修复面积10.95万公顷,全面开创了山西省生产矿山生态修复新局面。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稳妥有序推进,近年来,接续开展国家层面的历史遗留矿山修复项目10项,累计完成修复面积约1.46万公顷。
——久久为功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创新中心获批以来,在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多项成就:在研项目共计48项,总金额7953.85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25 项;发表论文22篇,其中SCI 17篇,中文核心及CSCD 5篇;发明专利8项,出版著作1部,制定地方标准13项;研发关键技术和工程技术 5项,并在多家企业中实现成果转化与推广,经济效益显著。今年11月,经省政府相关领导批示,省财政给予创新中心28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为下一步创新中心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探索推动耕地保护工作高效完成。高质量完成了山西省2020年—2023年度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年度更新与监测工作;持续深入解决山西省25度坡耕地问题,在部领导及相关司局的大力支持下,该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截至11月13日,目前已入库4个试点项目,涉及25度以上新增耕地2747.05亩;新一轮省级耕地开发基金(试点)项目完成了16个新基金项目的前期工作,预计新增3万亩耕地。
——持续开展山西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地下水监测、重点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重大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及应急调查等工作。从2004年开始,每年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全省盆地平原区地下水监测265个省级监测点、761个省级统测点、335个国家级监测站点,取得水位监测数据140余万个;对重点地区地裂缝持续开展水准变形测量工作;每年开展全省140多处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及防控指导工作。
下一步,山西将在自然资源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及早谋划、找准路径、精准发力,全力将全省生态修复工作由量变提升到质变。

来源:i自然APP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瑞昌自然资源发布
瑞昌自然资源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