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阳东区11个镇中,唯有“那龙”和“北惯”两个镇名称的阳江话读音与文字不一致。“那龙”的“那”字不念“na(乸音)”,念“nuo(挪音)”,目前权威的说法是这与古越语有关,“那”是“田地”的意思。“北惯”的“惯”不读“guan”,读“guen(棍音)”,又是何故?近期,阳江市一些自媒体发布了相关视频,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惯镇人,对乡土文化有研究的自媒体创作者利有赞和阳东中学老师林祥悠不约而同发来相关稿件,以他们的所知解释“北惯”的“惯”为什么读“guen(棍音)”。阳东发布分两期推出,以飨读者。
北惯地名的由来
关于北惯这一地名的由来与读音众说纷纭。
北惯旧圩、北惯村、林屋村、利屋村一带 周江帆摄
非北惯人讲北惯的由来
有人讲南宋时,林、利、许、范、邓五姓人为避战乱迁至那龙河南岸,在北岸练武防匪,练就闻名的“北棍”棍法,此地也因此得名。后嫌“棍”字不够文雅改成“惯”,因口音难改,至今仍讲“棍”音。
此说法不成立,首先五姓人迁至北惯的时间不同。①利姓虽有族谱记载是宋朝迁来,但自开基始祖利五湖至公元2000年繁衍到二十二世子孙,按20至25年一代人算只须五百多年,只能推到明朝,故利姓不是在南宋时期迁来②范姓一族谱记:“始祖范仲淹,世居苏州吴县。入粤始迁祖十五世范智,仲淹次子纯仁脉裔,于明正统十年自湖南衡阳徙广东南雄,继迁新会县得行都。康熙八年,二十三世茂贤、应相、允朋、允业、兰兴、逸仓、逸兴、逸明、逸经、卫兴、全兴、卓兴等人自开平县得行都群迁至阳江县平乐乡北惯都博贯(即北惯)”③四平林姓始祖于天啓二年(即明朝末),由福建迁至阳春后,大概康熙年间分迁至北惯四平。
还有人认为北惯应该原叫“北埂”,意为北面的土埂。北惯古时候是以那龙河主流贯穿的小平原为中心,属低洼地,并非土埂貌,那时的北惯不是现在的北惯,新圩那边是荒山野岭,人烟稀少之地。“埂”字阳江话只读“耿”音,就算读奤音,也只能读“北更”(似江城口音)而不是北惯口音“北棍”。
北惯人讲北惯的由来
北惯由那龙河自北而南,贯穿全境,大小支流、水渠纵横交错。那龙河的两岸都是山下的小平原。整个地貌呈“毌”字貌,“毌”为“贯”的古字,取多通贯穿之意,命名为博贯。后因北惯形成三个圩——博贯圩、横梁圩、石仑圩,那龙河贯穿三个圩,博贯圩居北,故又称北贯。到了清朝时期“惯”变为常用字,康熙年间,《阳江县志》地图开始标为“北惯”。《清人篆隷字滙》记:“惯,本作贯”。那龙河上的疍家人读“北惯”为“北棍”音,和“那龙”读“挪农”音一起保留至今,因发此音的主流人群还在,所以音未变。1977年推行二简汉字,“北惯”简化成“北忶”仍读“北棍”。“北惯”原来记作“博贯”,范屋一族谱有记,前面已讲。北惯范氏一字辈:“传挺文广达,华国以朝兴,高平贻远泽,世代显芳声,博贯宗支茂,江东向裕盈,秉承宣祖志,伟业耀贤英。”“博贯宗支茂,江东向裕盈”点明了范氏北惯宗支在阳江北惯东部繁茂兴旺的意向和发展富裕充盈的愿望。
我小时候好奇心重,曾向村中老人问过,为什么“北惯”不读“北涧”读“北棍”,他讲旧时出入北惯主要是坐船,去等北惯圩也得坐船渡过,而疍家佬是那时侯的摆渡人,上船前都会喊:“去北惯、北惯圩的请快上船。”那时大家都是外迁来人群,所以就跟着讲“北棍”音了。就相当于现在的公交车布站:“下一站北惯,北惯站到了。”因此,现在有些外来人会讲北惯为“北冠”的音。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