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阳东】为北惯正名

政务   2024-11-21 08:01   广东  















编者按:在阳东区11个镇中,唯有“那龙”和“北惯”两个镇名称的阳江话读音与文字不一致。“那龙”的“那”字不念“na(乸音)”,念“nuo(挪音)”,目前权威的说法是这与古越语有关,“那”是“田地”的意思。“北惯”的“惯”不读“guan”,读“guen(棍音)”,又是何故?近期,阳江市一些自媒体发布了相关视频,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惯镇人,对乡土文化有研究的自媒体创作者利有赞和阳东中学老师林祥悠不约而同发来相关稿件,以他们的所知解释“北惯”的“惯”为什么读“guen(棍音)”。阳东发布分两期推出,以飨读者。













那龙河北惯段景色 许光耀摄













前段时间,一同事在一微信群里转发了一段关于北惯名字由来的抖音视频。里说,南宋期间,为了逃避战乱,林、利、许、范、邓五姓人家一路南迁至那龙河南岸定居。为了共同防卫,五姓结成联盟,派出丁壮到那龙河北岸习练棍法,时称北棍。后演变为地名。因棍难听,改称北习。在《广韵》里,因习与惯同义,故称北惯。到抖音里一搜索,这样“凿凿言之”的人还真不少;百度里一查,原来,在北惯镇条目下“历史文化”栏里也是这样解说北惯地名由来的。这就难怪云者甚众了。
















清康熙二十年版《阳江县志》载,北惯,在阳江城东南方五十里处,居民多艺,呼为百惯,后讹百为北。这就是北惯之所以称为“北惯”在志史里最原始也最权威的记载。百为什么会讹为北?冯峥在2024年10月24日“阳江日报”上发表《阳江古俚语地名漫谈》一文中称:百(也作博、卜、北)——意为河流出口、隘口。阳江有地名“百六”等。惯为什么会读棍音,我想,很可能也是古俚语读音的遗留。


古时北惯的核心区域在哪里?在如今林、利、许、范、邓等姓聚居一带。清康熙二十年版《阳江县志》“北惯都一图”下,只标示着北惯;到清康熙二十七年版《阳江县志》才细分出范家寨、许家寨、邓家寨、利家寨等;并且,在民国版《阳江县志》地图上,在范屋寨一带赫然写着“北惯村”!清康熙二十年版《阳江县志》“墟”条目下:北惯墟在北惯村。可见,当时的范屋寨一带,很可能就是古时北惯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今,许范村依然叫北惯村,范屋寨一带的村道,依然叫北惯村路。同时,古时的阳江曾流传着一句话:北惯大巷,雅韶长塘。北惯大巷在哪里?就是现在从范屋寨到林屋寨之间的那一条长达5里的村道。


北惯大巷 林祥悠摄


那么,北惯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或者说,林、利、许、范、邓是什么时候才迁到北惯河南岸定居的?许氏族谱记载,旧许各村都是明朝中期由新会迁来的;很多公开的资料里,包括2000年版《阳东县志》都说林屋寨开基在南宋时期。我爷爷在他64岁时抄了一本林氏族谱,林氏开基先祖为林寒秀祖,但是前五辈都只有名字而没有出生年月,第六辈为大銮祖,生于明朝嘉靖年间,按约20年为一辈往前推算,林氏一族到北惯定居最早大约也只能在明朝中期;利氏族谱载,到2000年,利氏已在利屋寨繁衍了约22辈,即使按25年为一辈往前推算,利氏一族也只能要到明朝才迁居北惯,而不可能像族谱中所说是在元朝延祐年间。我有一同事,姓范,她父亲曾参与了范氏一族的族谱修订。她说,她父亲曾与族人一起,一路向北,逆着先祖迁徙的足迹,或到湖南,或到福建,去寻宗问祖,终于寻明,范氏一族乃是明朝正统五年才定居北惯范屋寨的。在北惯,邓氏一族人数极少,有资料说邓屋寨也是在南宋末年迁居北惯的,应不足信。


综上所述,位于北惯河南岸的林、利、许、范、邓等姓,很可能都是明朝中期才迁居北惯的。说“南宋时期”云云,应该是最大的历史谣言。


林、利、许、范各姓曾经有结成联盟,共同防卫过吗?有。清末,为了防备山贼及抵御某一外姓欺侮,林、利、许、范等共同出资,在北惯河北岸买下一片土地,取名四姓㙟,租人耕种,所得租金,皆用以供养兵勇,保卫地方。但这时的北惯早定名为北惯矣。


北惯旧圩河段端午龙舟比赛情景 许光耀摄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便渐渐向交通更为发达的北惯新圩转移,北惯镇政府也迁到了新圩,古北惯,便成了“陪都”。


来源丨阳东发布 
供稿林祥悠
编辑丨许德志   谭雅丹
审核丨李宜立   冯译莹
终审丨黄   敏   林智慧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阳东发布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做好全区新闻报道。组织实施全区新闻宣传工作,利用公众号平台宣传上级决策部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