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内心归处:“理解中国·启发读书会”第7期(总18期)精彩回顾

文摘   2024-12-02 21:21   云南  

2024年11月29日上午8:30,本学期第7期(总18期)“理解中国:启发读书会”在新闻学院325室如期举行。本期共读的书目为《回归故里》,本次读书会由李丽莎同学主讲,与会同学结合实际情况,一起分析探讨个人成长、家庭关系、社会阶层、教育与自我认同等议题。

01

书目介绍

《回归故里》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结合自身经历创作的一部反思性社会学著作。父亲去世后,作者迪迪埃·埃里蓬决定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兰斯,重新了解他最初诞生的社会阶层和那群他已经告别三十年的亲人。他重返过去,尝试与母亲和解,与自己和解,坦诚回顾家族的历史,回忆童年时身处的工人阶级阶层,回溯了他如何从工人家庭的穷孩子成为法国著名的知识分子……在这场极为内在又颠覆的“回归故里”中,通过社会阶层、学校教育、身份建立等一系列主题的判决,通过自我定义,主体化梳理集体决定论中不同个体的命运轨迹,剖析了不同社会环境下,人的“一生”是如何被影响、被决定的。

02


主讲人分享

1

作者简介


主讲人李丽莎同学先从作者介绍引入,埃里蓬教授在多个知名学府担任客座教授,其研究领域广泛,包括哲学、文学和社会学,尤其在社会学领域有重要贡献。他的作品揭示了20世纪60年代法国同性恋身份的复杂性与挑战,同时也是当代法国社会学的重要现象。书籍内容涉及人物关系与故事情节,详细描绘了主人公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张与竞争,以及与家族成员的纠葛,展现了一种强烈的共识性与吸引力。

2

主人公的成长故事


在对作者进行详细介绍后,主讲人从该书从三个方面分享主人公的成长故事:首先,描绘了他与父母及兄弟姐妹之间疏离的家庭关系,以及他对工人阶级身份的矛盾情感;其次,着重展现了他与挚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他们共同经历了人生的起落;最后,通过回忆和反思,展示了他如何从模仿上流社会的富家子弟到最终接纳自我,实现个体认同的过程。在介绍本书内容的基础上,主讲人联系了与本书相关的理论:文化相对主义、符号互动论以及主我与客我的理论符号和媒介理论。

3

阅读感悟


最后,李丽莎同学探讨了自己的阅读感悟:通过阅读《回归故里》,了解到个人学习经历能重塑社会认知与身份思维,强调珍惜学习时光,搭建人际关系,培养批判性思维,关注社会现实,以及尊重文化差异,特别是对亚文化群体的理解与包容。


03


畅所欲言

主讲同学分享后,在场的各位同学也都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和所见所闻分享了阅读感受。不少同学都分享了在阅读《回归故里》后感受到了这本,提供了一个审视自己,审视家庭与社会的全新视角。正如作者所言:“即使我们成年之后所处的生活环境相较童年时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即使我们努力排斥过去,童年的生活轨迹以及社会化的方式依然会持续地发挥作用,因此,回到过去的生活环境,总是一种指向内心的回归,一种重新找回自我的过程,包括我们主动保留的那部分自我以及我们否定的那部分自我。”

图片 | 陈慧桐

文字 | 关晴

排版 | 陈丁丁

审核 | 祁志慧

2024-379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