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听到“比航母还难造”这句话时,会想到什么?没错,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中国造船工业的“天花板”——13.55万吨的大型邮轮。
大家知道,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和大型邮轮被誉为造船工业的“三颗明珠”,其中航空母舰和LNG运输船的建造,我们早已实现了。从瓦良格到辽宁舰,从山东舰到福建舰,中国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航母发展之路。而LNG运输船方面,2023年交付的“昆仑”号更是刷新了技术标准。但是,大型邮轮呢?这是我们造船工业最后的一道“堡垒”。
为什么难?邮轮不是简单的大铁壳,它是漂浮在海上的“移动城市”。光是零件,就有2500万个,相当于复兴号高铁的13倍,国产大飞机的5倍。仅电缆总长就达4200公里,几乎是从拉萨到上海的直线距离。
想象一下,136个系统像“神经网络”一样分布在整艘邮轮上,要供水、供电、排污,服务5000多人。一点点误差都可能导致巨大的隐患。有人说,建造一艘邮轮的精度几乎可以媲美手表制作,这就是邮轮为什么“比航母还难造”。
而中国呢?没有选择退缩。从2017年签下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的订单,到2019年实质性开工,再到如今即将下水,仅仅用了三年多。这艘13.55万吨的巨舰,全长323.6米,宽37.2米,重量超过福建舰,比福特号、尼米兹级航母还重。它用事实告诉世界,中国不仅能造航母,也能造邮轮!
那么,大型邮轮的意义在哪?它不仅是技术的象征,更是造船工业价值链的“皇冠”。之前的市场几乎被欧洲三大船厂垄断,意大利芬坎蒂尼、德国迈尔、法国大西洋占据了全球9成订单。而我们首艘国产邮轮的签单价高达7.5亿美元,6艘总价45亿美元。
如今,这艘被称为“H1508船”的巨舰,正在3000多名工人的精心雕琢下,进入最后的冲刺。100天后,它将以傲人的姿态出坞。11月,我们将看到它的命名仪式,见证中国造船工业的又一次腾飞。
从曾经的“短板”到如今的“王牌”,这艘巨舰的背后,是中国无数工程师的智慧与坚持。它不仅是一艘船,更是一座里程碑,见证了中国造船工业补齐最后一块拼图的决心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