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上方文字
关注我们~
近年来,住建部领导高度重视关心我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已连续多年支持我市麻城、红安等地申报中国传统村落,在全国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麻城就有五个传统村落入选。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麻城市按照“红色老区,绿色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一圈打造”,“三线”串联,“五片”统筹的规划要求,完成了计划所列全部项目,完成投资3.738亿元,2024年5月顺利通过了住建部专家组的验收。
罗田县在传统村落保护和修复过程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禁止无序建设;坚持保护优先、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传统民居、历史建筑和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了保护。目前已有4个村列入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分别是九资河镇官基坪村、河铺镇肖家湾村、白庙河镇潘家湾村、胜利镇瓦屋基村。该县以古村老屋为载体,以书院、店铺、民宿、博物馆等不同形式,挖掘宣传,推广在地文化经营在地文化产品,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文化+旅游”的乡村旅游模式。在基础建设方面对传统村落周边道路、雨污管网、建筑风貌进行改造,积极宣传非物质文化,“鸠兹古镇”每周推动文艺轻骑兵下基层演出,并有戏曲进乡村演出等活动。胜利镇老闫家垸垸内经常展示扯油面、舞狮子、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央视十套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深山秘宅》节目更是聚焦九资河镇官基坪村新屋塆,实地考察一步一步揭开了神秘古宅的面纱。
武穴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保护工作方针,对廖宗泰村、同心村、龙坪镇花园社区等传统村落,一是更新发展理念,制定保护规划,打造宜居宜游的和美水乡传统村落,形成鲜明特色的文旅品牌。二是完善功能区划,打通文旅脉络,打造武山寨门坊、渔夫憩场、渔耕农园、湖光春色、渔园、恋渔路到民宿、茶馆、古渡等功能场景,通过文旅脉络的畅通让渔歌水寨焕发新的生机。三是盘活沉睡资产,多元融合发展。通过社会各界多方支持把破败的房舍复原、把凋零的村庄活化、把闲置的资源盘活,实现文旅共富目标。四是实施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示范、防灾安全保障、历史环境要素修复、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5大建设项目,加快传统村落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步伐。五是以古村落建设为依托,深入挖掘会元故居古建筑的文化和历史故事,整合资源筹措资金,对濒临倒塌的金会元故居按照文物保护要求进行加固维护。
红安县共成功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16个,2023年4月3日,红安县成功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湖北唯一。该项目按照“一环四区”的格局,涵盖6个乡镇(八里、华河、七里、永河、太平、高桥)4个片区(“英雄大别山”红绿融合发展区、“将军故里”红色乡村旅游区、“渔樵耕读”荆楚田园生活区、“都市花园”现代农旅休闲区)16个村,项目概算总投资2.32亿元。主要包括传统建筑保护修缮、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提升、传统村落数字化平台建设等内容,约151个具体实施子项目,建设工期为两年。
红安县通过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制定了《红安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方案》细化了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等四部分。规划统筹引领,开展规划设计,按照“1+6”的工作模式开展规划编制,高标准开展连片示范设计工作。通过强化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建立了县、乡(镇)、村、湾的四级基层工作专班,建立了各乡镇为建设主体,县住建局全程监管、考核验收的体系,同时积极开展培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专班多次赴麻城谢店村、丫头山村等处实地考察学习,跟随住建部赴陕西柞水县、福建长汀县参观学习传统村落保护,提升了参建人员的业务水平。目前,红安县华河镇祝家楼、八里湾镇陡山、七里草鞋店村、高桥镇程河等15个村,正在抓紧开展对传统建筑抢救性修复、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预计2024年年底前可完成项目建设。
团风县先后两批次申报回龙山镇林家大湾村、贾庙乡百丈岩村、水晶坳村、杜皮乡上石门村等4个古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贾庙乡百丈岩村通过对古民居的文化、历史和传统进行深入研究和了解,明确了其文化内涵和传统特色,通过对古民居建筑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科学对建筑进行加固保护。在完成保护的同时,对百丈岩村进行科学开发,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民俗表演等,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传统村落的魅力。通过增设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卫生间等功能,提高游客的便利性和舒适度。通过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等措施,打造与周边生态环境融合的绿色空间。回龙山镇林家大湾村:通过挖掘其文化内涵和传统特色,对林氏三杰及浚新学校党史教育基地的建筑进行加固整治。走出了一条以红色旅游为主线,以体验农业观光为乐趣,以制作农家乐、手工艺品等为载体的文旅之路,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同时也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