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24年,于洪上下以破局者姿态开局,全新的战略蓝图磅礴铺展。储能产业奏响激昂新能源旋律,国际陆港绘就港产城融合的恢宏长卷,投资、消费如汹涌浪潮,托举经济巨轮破浪前行。
产业变革风劲帆满,新型工业化、高端服务业、现代化农业并驾齐驱,优化升级之路繁花盛放。营商环境的优渥土壤,滋养改革春笋节节攀升,创新火种呈燎原之势。城乡建设精琢每寸山河,生态美颜清新出镜,民生福祉厚植心田,幸福之花处处绽放。
丁香湖畔,秋晚余晖镀就金色名片;政策东风下,百亿资金振翅赋能;教育强音里,育才学府落地扎根;回迁新居前,百姓笑颜灿烂胜花;创新宣传上,于洪文旅爆火出圈。于洪,正踏浪逐光,全速奔赴锦绣未来,镌刻高质量发展的不朽传奇……
☆幸福回望2024☆
抓项目 育产业
经济发展更稳更强劲
“双百亿、双突破”战略提速进位。沈阳国际陆港建设深入推进,“两方案、三规划”通过市级审核,确定“以通道建平台、以平台聚产业、以产业塑新城”的港产城融合发展思路;成立铁路、海关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市级工作专班,与盛京资产集团共同出资组建陆港建设公司;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封顶,中欧班列保税商品集疏运配套设施(南区)如期开工,45家“产贸一体、运贸一体”企业入驻港区;推出TIR监管、整车定制等新业务,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稳居东北第一;沈阳蒲河站获得国家扩大启运港退税政策支持。储能产业链加速构建,公共储能中心一期200MW/800MWh混合储能示范项目入选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名单,水系有机液流电池项目完成土地摘牌,展博液态压缩气体储能装备生产基地和5MW级PEM电解氢设备生产项目完成签约。
▋项目建设 提质扩量
成立项目工作专班、重大项目作战指挥部,5个项目获国家超长期国债支持,16个项目通过国家审批,200个项目开复工建设,56个项目竣工投产。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104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0个、落地亿元以上项目82个,盘活闲置楼宇18万平方米,一批好项目落户于洪、动工建设,推动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基础设施和产业投资占比超过75%。
▋工业经济 提档升级
成功举办机床产业链大会和建设领域项目供需对接会,苏辽产业园启动区投入运营,3户企业完成技改升级,30户企业实现升规入统。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9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户,新备案雏鹰瞪羚企业14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户,3家单位成为市级众创空间,华天航空入选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中变电气干式变压器填补国内空白。
▋服务业 提级增效
成功举办2024于洪“向上生活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全市唯一滨湖露营业态丁香西里营地开门迎客,5个品牌首店正式营业,瑞景酒店实现当年重建、当年运营,省级电商直播示范基地——灵动时代独立运营京东商城“沈阳特产馆”。
▋农业生产 提效增色
全力做好灾后重建,完成秋粮“一喷多促”14.2万亩,新建改造设施农业280亩。成功举办“乡村振兴——我们走在大路上”活动,成功引入雨谦高端食品产业园、铁皮石斛休闲观光产业园。“于洪葡萄”“于洪西红柿”双双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马家干调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金润淡水鱼成为省级水产良种场,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工作获全省通报表扬。
城乡面貌更新更靓丽
空间格局渐趋合理上沙国际公园城4.6公里骨干路网具备通行条件,总投资34.4亿元的甘官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有序推进,居民签约率、回迁房建设进度全市第一;总投资18.4亿元的304线周边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落地实施,发出全市首张房票,选房首套落户于洪。
设施配套持续完善地下管网管廊及设施建设改造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城市建设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全面提升。5条重点市政道路建成通车,4条断头路贯通、3条背街小巷改造如期完成。LNG应急调峰储配站、松山西路片区雨水泵站投入使用,国际陆港1号、2号雨水泵站主体竣工。改造老旧小区14.3万平方米,维修老旧管网71.6公里。
城市管理愈发精细清理消防通道308处,拆窗破网2892处,拆除违建1.4万平方米,集中清理建筑垃圾2.1万立方米,新增停车位1000个。新建“两网融合”便民服务站5座,新增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3个,打造“最洁净街巷”10条,提升口袋公园30座。
乡村环境显著改善维修改造农村公路32.8公里,沙岭客运站完成改造,城郊客运车辆全部实现新能源化升级,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创建特色庭院街12条、和美庭院五星典范户600个、和美庭院7742户,新增农村垃圾分类精品试点村10个,清运农村生活垃圾9.1万吨。
万境于洪文旅宣传片火爆全网
补短板 强保障
人民生活更美更幸福
就业保障日益完善“舒心就业580平台”2.0版本上线运行,新增“舒心就业”示范社区(村屯)20个,投放就业岗位2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5万人次。全省独创劳动人事争议纠纷调处“五步工作法”,开通“快裁快审”绿色通道。成功举办“三省一区”劳务品牌交流活动,沈阳新东方烹饪学校获评首批省级劳务品牌。
公共服务日益优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东北育才于洪新城学校前期手续基本办结,区职教中心新校区主体封顶,成立于洪新城教育集团,“融合型学校”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区教育事务服务中心社区学院入选“国家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典型案例”。
医疗服务便民惠民区医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7家三甲级医院建立专家远程会诊合作关系,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人数增长13%,陵西卫生服务中心入选国家卫健委“美丽医院”建设优秀案例。文体事业丰富多彩,承办全国男子排球超级联赛等系列体育赛事,举办丁香小镇冰雪半程马拉松等百场惠民文体活动。
民生底线日益稳固新培育“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25个。为低保、特困、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发放各类救助补助金9000余万元,完成回迁安置2161套,“保交房”实现100%交付。开展“洪善巡游慈善citywalk”等系列活动,创新发布“一刻钟倾听”“一小时陪伴”等慈善微任务。
优服务 守底线
发展环境更好更优越
生态环境更加美好整改涉VOCs问题169个,农村清洁取暖改造6700户,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1320蒸吨,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大气优良天数、综合排名全市第一。小浑河两岸污水直排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水环境质量创历史最佳水平。新增绿地58万平方米。
社会环境更加安定新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1.9万个、电梯禁入系统3000套,设立社区综合应急救援服务站20个,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三年保持下降。成功应对建区以来最强降雨,汛期灾害实现“零伤亡”。在造化大集设立全市首个食品安全抽查快检室。刑事、电诈两类警情分别下降11.66%、25.99%。
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当好助企纾困“店小二”已成为政务服务新风尚。打造全市首台“移动审批车”,召开优秀企业家“于快享”尊享服务发布会,组建“小于儿”帮办代办团,外商办理股权变更时间缩短至1小时,“惠帮企@链上沈阳”平台办结率全市第一。
“爱在沈阳 幸福起航”移风易俗集体婚礼
☆幸福展望2025☆
波澜壮阔欣回首,屹立潮头续远行。2025年,于洪区将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
聚焦产业发展与转型
推动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
于洪区正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开展重点项目“四个一批”行动与“双百亿、双突破”战略,以项目促产业发展,大抓项目推动经济增长。包括科学谋划项目,抢抓政策机遇提升储备项目成熟度;精准招商,围绕重点产业链依托载体平台引强引优,推动重点在谈项目落地;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涵盖产业、市政、房地产项目。
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通道经济,借中欧班列契机,打造沈阳国际陆港“黄金通道”;培育循环经济,多侧综合发力推动储能项目建设,助力沈阳打造“储能之都”,发展汽车循环产业;深耕流量经济,借文化热度策划活动,拓展新模式发展新经济业态,繁荣消费;壮大银发经济,推进智慧养老研学基地建设,鼓励新业态发展。
同时,聚链成群推动产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聚焦“土特产”,助力农企做强、项目建设、扩大种养殖;推进新型工业化,升级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汽车“后市场”,发展快消零售,稳定房地产业。
聚焦城市发展与转型
推动城乡环境进一步改观
秉持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理念,于洪区全方位推进城乡高品质建设与高水平治理,力促宜居宜业环境的打造。
于洪区着眼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全面落实城市更新行动,在推动甘官、304线周边“城中村”改造的同时,积极争取更多国家政策扶持项目;有序开发城市核心区,开启丁香湖滨湖区与上沙国际公园城(一期)基建,助推房地产项目落地,加速产业与招商布局,塑造城市新地标。
基础设施完善工作稳步迈进
于洪区紧跟政策导向,分步构建现代化基建体系。通过拓路疏堵、改旧立新、为民惠民一系列举措,加速“城中村”改造、停车场建设,推进水利防洪、排水系统优化以及老旧小区、供热管网、天然气管道改造等项目,保障城市运行高效、居民生活舒心。
城乡环境改善行动多点开花
一方面,精细化管理城市,专项整治线缆、围挡,强化市容市貌常态化治理,让城市更整洁;另一方面,推进城乡融合,整治三环四环及铁路沿线环境,改造农村公路,建设美丽乡村,做好农村垃圾、废弃物处理,提升乡村“颜值”与“内涵”。
生态防线持续巩固
于洪区深化“三大攻坚战”:提升空气质量,修订预案、严管烟花禁放;改善水环境,谋划污水厂改扩建;推进净土行动,建设“无废城市”,从大气、水体、土壤多维度守护生态,绘就绿色发展底色。
东北育才于洪高级中学开工仪式
聚焦社会发展与转型
推动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
于洪区一心为民,做实工程、办好实事,全力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在夯实保障根基上发力
于洪区借助大数据升级“舒心就业580”,开展劳务品牌进社区、成立权益维护中心,力保就业目标达成与家庭无失业;精心打造“品质养老”,改造敬老院、擦亮养老品牌,落实回迁安置,强化国防双拥与退役军人保障。
提升公共服务尽显关怀
于洪区以“优”促教,新开公办园、推进多校建设,助力职校、高校发展,迈向教育优质均衡;以“实”筑“健康于洪”,兴建疾控设施、壮大透析中心、培育全科医生,攻坚国家卫生城复审。
守稳安全底线筑牢屏障
一方面,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攻坚与隐患整治,排查燃气、消防等重点风险;另一方面,谋划生命安全教育体验中心,拓展预警平台感知范围,提升应急防灾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发展动能
于洪区深化“综合窗口”与“极简审批”改革,拓展“帮代办”等多元模式,推动政务下沉;升级“于快享”平台,设专区、办活动、优办理模式,为企业排忧解难。
来源:沈阳日报
<<左右滑动浏览海报>>
中共沈阳市于洪区委宣传部